苏宁易购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富士通杯之韩流天下(一):2002年新时代的到来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4月13日17:33  新浪体育微博

  新浪体育讯 第三部 韩流天下(2002-2007)

  从1998年李昌镐夺冠起,富士通杯冠军榜就要连续十年刻上韩国人的名字。在上一阶段,起码场面上中日棋手还不逊色。但进入本部,韩国迅速崛起的新锐群使对手们猝不及防,韩国围棋彻底天下一统。这是韩国围棋的辉煌时代,同时也是世界围棋的黑暗时代。当竞技围棋彻底霸占主流的时候,闲庭信步的田园悠情付于幽渺,只剩下狰狞的血腥之美。实战解决,面向商业,这既是功利社会的表征,又推动了围棋的功利化。漫漫长夜,凭何以恃?卧薪尝胆,触底反弹,是为此一阶段中国围棋的心路。但如早年韩国对富士通杯久攻不下一样,这里也成为中国围棋最后攻克的堡垒。无论如何,韩国围棋的十连霸,已凝固成世界围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2002:新时代的到来

  2002年,对于中日围棋来说,是最长最冷的一年。韩流到处,草木凋零,太极旗飘扬在本年度世界棋坛的每一个角落。年初,第三届农心杯最后阶段已经没有了日本棋手的身影,中国俞斌、常昊(微博)、周鹤洋三将面对曹李铁门依旧无可奈何。李昌镐击败老对手常昊后,2002年2月1日反克“苦手”,在战胜周鹤洋举起农心杯冠军奖杯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千胜的伟业。此前存在于这一榜单上的人物:坂田荣男、林海峰、徐奉洙、曹薰铉、加藤正夫、小林光一、大竹英雄、赵治勋、桥本昌二、羽根泰正(中国棋手因种种原因数据缺失),没有一人比李昌镐获得千胜时年轻,也没有一人费时比他更短。

  已经被韩国围棋包揽四强的第六届LG杯,最终由刘昌赫3:2战胜曹薰铉获得冠军。继而进行的第七届LG杯,韩国棋手更是史无前例地八强占七。损兵折将的中日棋手仅有周鹤洋“一棵独苗”,又在八强战中负于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元晟溱。韩国围棋雄风更烈,而且除了李昌镐,四强中的其他三人:李世石、朴永训、元晟溱,都是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

  闻名世界的日本丰田公司,逆流而上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丰田杯。这项世界围棋史上最悲情的赛事,亲眼目睹了本国棋手连年的惨淡无为。十三人出征的日本队,首轮过后仅余四将。这两个中西文化均不喜的数字,预示着日本围棋颜面无存。四强被中韩棋手包揽,最终李昌镐完胜常昊夺冠。

  随着丰田杯的启幕,亚洲四强赛也在日本进行。这项中日韩台各出五人的团体对抗,又成为韩国围棋展示群体优势的靶场。由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李世石、朴永训组成的韩国队。连续以两个5:0大败日本队和中华台北队。恐怖的不仅是比分,还有棋的内容。而本项比赛中唯一有与韩国一争实力的中国队,在精英尽出的情况下竟爆冷不敌台北队,仅仅战胜了以过气老将为主的日本队而免遭垫底。

  除此之外,中国占有绝对优势的女子棋坛,也不再是“孔芮杨”时代的天下无敌。2002年,尹瑛善2:1胜朴志恩获豪爵杯,冠亚军均被韩国女子围棋据有。随着张璇华学明徐莹(微博)一代离开竞技一线,中国女子围棋也跌落至一个追赶者的角色。

  七人参赛的韩国队,对今年的富士通杯更成黑云压城之势。曹薰铉、刘昌赫、李昌镐、崔明勋、睦镇硕、李世石、朴永训(新夺天元),可以说没有软肋。危城摇摇欲坠,除了林海峰、王立诚、依田纪基、王铭琬免选,赵治勋连续十四年参赛的纪录终结,通过预选的加藤正夫、小林光一、小林觉、结城聪都是老面孔。

  伴随着贴目规则的变化(由黑贴2又3/4子增为3又3/4子,即七目半),中国棋界易代的浪潮也开始翻涌。“虎辈”胡耀宇力压马晓春(微博)夺得去年CCTV杯快棋赛冠军,战胜师父刘小光、“前辈”王磊夺得乐百氏杯挑战权,也获得了今年富士通杯的参赛资格。而独霸国内数年的常昊虽然在乐百氏杯击退了胡耀宇,天元战却负于另一位年轻人黄奕中。赛后分析,除了天元战决赛首次改为三番棋外,大贴子成为年长者不太能迅速适应的一个羁绊。

  首轮成为韩国队“屠城”的一役,五人出场竟获全胜,而且在内容上也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虽然受到阿基鲁尔在丰田杯上神勇表现的感染,王森峰也意欲有所突破,但面对“不败少年”,李世石没怎么发力就大胜十八目半。结城聪与睦镇硕互围大空,细微处略逊一筹,一目半小负。

  小林光一不甘去年失利,重返征程,却遭遇韩国天王刘昌赫。刘昌赫施出古老的向小目,从布局起小林就未获优势,中盘战更被时人评为“老态龙钟”,刚过百手就被刘昌赫围出一块大空,胜负已分。双方在收了近一百手的官子后终局,执黑的小林光一竟以十五目半大败。此前二人在富士通杯两度交手,一胜一负,盘上内容也无分轩轾。但此时,不在巅峰期的小林已无法与对手抗衡,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富士通杯。

  世事无常,但又百般巧合。与小林光一恩怨难解的马晓春,和小林同时出现在同一赛场,也一同谢幕。他的对手,是令他心情更加复杂的李昌镐。十一年前,两人的第一次交锋就在这里,那是马晓春的得意之作。如今,两人的最后一次相遇,十一年间写尽无言。棋盘上马晓春抗衡了半盘,形势还算难分难解,但李昌镐连续的妙手依然在精微之处打垮了老对手。收罢官子,马晓春四目半告负。马李之战就此落下帷幕,李昌镐也终于在老对手身上扫去了连续三年富士通杯早早出局的阴霾。

  至今为止,马晓春与小林光一仍是中日两国在富士通杯多胜榜上分别居首的棋士。

  唯一有些波澜的一局出现在首次参加富士通杯的朴永训身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的对手胡耀宇也是首次参赛,韩国围棋曾经出师不利的老传统,也就不复存在。胡耀宇开局飘逸大胆,优势历然。但胜负之处的把握还是韩国新锐厉害,中盘战后朴永训逆转成功。在年末的农心杯三国擂台赛里,两名对局者即将相继掀起连胜狂潮。

  两名对阵日本老将的中国棋手却是喜忧参半。孔杰(微博)中盘击败了年迈的加藤正夫,虽然孔杰事后坦诚印象里的加藤先生应该对胜负更敏锐一点,但可能加藤已将重心放在了国内。既担任了要应对千疮百孔的日本棋院副理事长(负责实际工作)之职,又于本因坊决赛4:2挑战王铭琬成功。在获得六超新世纪唯一一个大三冠的同时,五十五岁的加藤正夫成就了世人无法企及的最年长本因坊的功业。

  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常昊面对已多次交手的谦谦前辈小林觉却完全不发挥,从大局到细节均被对手压倒。被禁赛一年的小林觉重返世界赛场,仍旧是不为人小视的高手。但常昊从今年开始,就要接受连续几届对日本老将发力无门的尴尬。

  没有悬念的一盘是时隔一年出战的车敏洙不惜被打成一团愚形,强力开劫、治孤,中盘大胜扎伊斯特。

  进入次轮,人们更加关注韩国队的虎狼之师能走多远。中日还在赛场上的七名棋手全部担起抗韩大任,年纪最长的林海峰面对最有冲击力的新锐李世石,“二枚腰”再坚韧,终也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李世石第一个侵消战过后,老将的厚味就再无用武之所。虽然顽强抵抗,但盘上的差距只是越拉越大而已。今年是老将告别之年,已经六十岁,即将获得名誉天元头衔的林海峰后来在其他国际赛场仍有不俗表现,但与富士通杯——他唯一夺冠的地方——已不再续缘。

  2002年对于王立诚来说遗恨绵绵,年初的棋圣战决赛里,王立诚与柳时薰携手“双输”。决定性的第五局中,柳时薰在单官阶段对打吃视而不见,是为职业棋战里不可思议的一幕。同为外籍棋手,王立诚在赢得了最后胜利的同时失去了舆论与运气。未来日本第一人地位的丧失,早在2002年就埋下状态低迷的种子。此轮遭遇去年在第三届春兰杯决赛惜败的对手刘昌赫,王立诚攻击无效,胜负手无果,堪称完败。

  当日本棋界将信心再度聚焦到依田纪基身上时,面对曾经连战连胜的李昌镐,时隔六年才重返富士通杯的依田却没了曾经乳虎啸谷的激情。成熟如斯的李昌镐难道还会对少年时的阴影念念不忘么?对角小目·三三的开局是继承了日本传统古风的依田纪基所喜,李昌镐偏在这样均衡的开局里取得大优。依田纪基虽然突施强手挽回局面,但几手交换过后,依田不经意间一招撑得过满,被李昌镐敏锐地抓住反扑,老虎就再无翻盘机会。

  另一位为韩国围棋立下功劳的是十七岁小将朴永训,面对成名已久的俞斌,后来被认为官子神功不逊于李昌镐的朴永训几乎取得了一盘完胜。虽然在经验老道的俞斌不断的巧手蚕食下,朴永训的优势一点点丧失,但差距锁定在一目半的时候,棋局也结束了。

  令中日两方安慰的是,并非所有的韩国棋手都能在日本的主场歆享运气。上届亚军崔明勋沿着他状态下滑的轨迹遭遇气势正盛的小林觉,在对围的较量中棋差一招,两目半出局。而睦镇硕则着了王铭琬的怪腕,强行撕裂王铭琬看似薄弱的外势,应对对手的反击却显无理。虽然已过百手,睦镇硕在实地上依然不落后,但王铭琬发挥其厚味进行新一轮冲击,再度拉开的局面就难以逆转。最终王铭琬四目半取胜,为日本保住八强两席。

  此时中国棋手仅剩下孔杰还在鏖战之中,面对去年使自己脆败的曹薰铉,依然执白的孔杰所要捍卫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实战证明一年来小将成长迅速,失败从来都是淬火锻剑的先声。与去年恰好相反,这盘棋孔杰以布局的新手占据优势。虽然曹薰铉的“翻盘术”天下闻名,但黑棋渐渐追上之后,还是早早下厚的孔杰在漫长的官子战里微微有望。半目险胜卫冕冠军,是萧条期的中国围棋罕有的欣喜话题。但继去年,中国依然只有一人打入八强。颓势之下,这样的独苗还能有几颗呢。

  唯一的两位非三方棋手幸运地争夺行星撞毁,死伤枕藉后的最后一个八强名额。车敏洙中盘时虽然抓住了周俊勋的失着,几乎胜定,却很快又将好局送出,失去了十二年来重温八强的最好机会。至今人们提起车敏洙,仍然会对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富士通杯中连续的黑马故事记忆尤深。在交流相对闭塞,强弱分明的世界大赛初期,斜刺杀来的车敏洙无啻天外神兵。不过后来信息化的世界人人平等,既没有过于悬殊的高下之分,冷门的意义与冲击力也就没那么强烈。当然了,今年是老将告别之年,五十一岁的传奇人物车敏洙也是富士通杯第一世代的棋手了。即使在北美,如潮的后辈也使他难再回返这一曾经使自己无限辉煌的舞台。

  八强战按惯例来到韩国,挟主场之利,多年来四强组合的平衡终于被打破。上一回半决赛以三打一的形势还要追溯到1991年,但昔日东道主的优势,此时已完全被韩国人据有。

  中国围棋仅存的孔杰签运不济,又遭遇去年春兰杯八强赛输过的刘昌赫。虽然有贴目的不适应,刚刚在国内习惯了黑贴3又3/4子,来到国际赛场执白,对手却只贴五目半,可是孔杰的早早主动出击还是体现了年轻人的操切。刘昌赫几度借攻击下厚,六目半完胜,这是“天下第一攻击手”攻而不杀的好局。

  李世石则以与刘昌赫同样的取胜之策成功复仇,不同的是李世石处处主动出击,杀心笼罩于盘上。周俊勋虽然逃过大龙被歼的劫数,胜负之数却无法挽回,执白七目半告负。但去年阻挡了李世石的周俊勋与真的即将无敌于天下的对手间的胜负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继前一阶段连胜马晓春、依田纪基两位老对手,面对小林觉,李昌镐再次成功“杀熟”。这盘棋还是李昌镐的经典胜法,布局平平无奇,对手一个不经意的疏忽就使局势一泻千里。取得优势后简化局势,这局棋中李昌镐的弃子术更是漂亮之极。对手的顽强最后都成为负隅顽抗,小林觉复出后的良好势头也被李昌镐一朝阻挡。

  关键时刻,王铭琬为日本围棋保住四强席位。年轻的朴永训显然不能适应王铭琬“目外·高目大飞”的奔放布局,独特的高空作战使王铭琬早早确立优势。朴永训用尽顽强,但王铭琬阵脚未乱,平稳地将百目大空收拢,这盘棋是王铭琬快心之胜。

  但半决赛面对实力高于朴永训许多的刘昌赫,王铭琬还是不敢再施展怪力。可能赵治勋对于两日制与三小时不能兼得的论断真的有道理,曾在六年前的富士通杯战胜过刘昌赫的王铭琬此局颇不发挥,关键的胜负处反应迟钝,四目半完败。但王铭琬近期状态不佳亦是事实,四天后的本因坊决赛第六局,王铭琬负于加藤正夫,成全了前辈的“复辟”。

  另一场半决赛依然是世界棋坛瞩目的焦点。从去年LG杯决赛起,李昌镐与李世石的每一次交手都堪称巅峰较量。五月,二人还在亚洲杯半决赛厮杀一盘,李昌镐在快棋中依靠经验完胜,进而击败老师曹薰铉夺冠。而李世石此时已经将个性棋士的桀骜一面淋漓展现,五天前的第五届中韩新人王对抗赛第二局,先胜一局的李世石在刚过百手,局势尚处混沌的情况下就中盘认输,棋界顿时哗然。随后,李世石在决胜局中以狂屠彭荃三十一子大龙的方式结束了本次对抗。

  赛程的紧张,旅途的劳顿对年轻的李世石来说并非负担,去年刻骨铭心的失败更成为迅速成长的砥砺。明知李昌镐是从擅长取势的高手处一战成名,执白的李世石还是撑起模样。或许身为前辈,难免有所顾虑,一步走失,就被李世石截开大块。李世石的锐利与把握攻击的能力,在此局中一览无余。李昌镐眼见实地不足,置巨龙死活不顾殊死破空,结果三十三子长龙葬身白腹。对于李昌镐来说,虽然从今年开始终于摆脱了富士通杯连年被“爆冷”的怪圈,但在新时代里却也无法继续无敌,没有办法再夺取此一赛事的冠军。

  为日本围棋争回颜面的,还是失去了本因坊的王铭琬。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三四名决赛面对的虽然是强大到近乎无敌的李昌镐,但在这一赛场与之一胜一负的王铭琬没有成为被李昌镐蹂躏到能随意胜之的熟客。平凡开局的王铭琬与李昌镐在细微处精巧较量,未落下风。事后分析,李昌镐并没有明显的败着,几步不大明显的问题手却均被王铭琬抓住。时隔十三年,王铭琬再胜李昌镐,这局棋可算作王铭琬世界赛的名作。除了实力的充分发挥,规则也助了王铭琬一臂之力。终局时盘面六目,这在同期的中韩,都是执黑的王铭琬的败局,而这也是富士通杯贴五目半时代里的最后一盘黑半目胜。

  今年的富士通杯决赛最终成为两代攻击手的较量,也是富士通杯第二世代的佼佼者对抗第三世代的新力量。这一世代更迭的重大意义,却被本国棋手包揽冠亚军决赛的寂寞冲淡。李世石开局便拿出了颠覆时代的架势,施出了刘昌赫惯用的布局套路。中午尚未封盘,李世石更挑起了极度复杂的战役。年长者权衡再三,将战线拉长。这一战术果然奏效,年轻人在关键时刻少走一个次序,刘昌赫立即出手,以漂亮的转换迅速占据优势。

  优势下瞻前顾后,是每一代前辈高手跌落神坛的开始。刘昌赫身处传统轨道,积习已久,遭到李世石的妙手连发、经典的弃子战法,脑海中仍没有被逆转的警惕。优势意义过浓下,刘昌赫行棋保守。回顾往年,作为后辈的刘昌赫总是冲击力十足,每每赢前辈半目。但辈分轮转,幸运之神却不再眷顾,半目的好运落到了十九岁的李世石身上。

  这是富士通杯的更新换代,这也是棋坛的大换血。

  此时距1992年十七岁的李昌镐夺得东洋证券杯已有十年,十年来,棋坛王者的权杖还是在前辈手中传递。真正有所成绩的年轻人,只有李昌镐一位。与李昌镐同辈的常昊、崔明勋等虽然有过冲击,但功竟无成。而一直默默耕耘,已进入中年的王立诚、俞斌,却都纷纷加冕。进入新世纪,世界棋坛更遭遇了两年的“跌倒”之寒。似乎围棋真的需要经验的积淀与时间的付出,这项诞生最早,资格最老的棋类项目,此前更多地青睐老将。但十年轮回,李世石在逼近李昌镐最年轻世界冠军纪录的同时,也将围棋之神的护佑灵匙夺到了自己一代的手上。

  五月的亚洲杯,中国的前辈马晓春也过有一次阻挡李世石前进的机会。马晓春开局施出古老的日本布局,在现代围棋硝烟里成长起来的李世石自然不识,随后的马氏妙手更是迅速确立大优。但优势下马晓春追求飘逸,却成为看重实战手段的李世石翻盘的良机。本届亚洲杯在中国进行,主场观战的棋迷亲眼看着马晓春大好形势一步步付诸东流。富士通杯第一世代的人物在世界大赛里已经鲜有与李世石相遇的机会,大前辈林海峰今年就宣告不敌。而第二世代中富士通杯成绩最好者,马晓春刘昌赫分别以象征时代更迭的两局“代表作”——凭借各自的成名之技取得优势,又因为“前辈心理”被李世石的实战手成功逆转——为曾经属于自己的时代过早地画上句号。

  新时代是注重实战、效率第一的时代。日本式厚发制人的棋风已经不再是棋坛主流,迅速崛起的韩国新锐们,都将韩国流的实战手发挥到极致。效率、速度、力量、近身肉搏,这显然为传统风格里成长起来的中日新锐们不能及。而李世石,就站在这一浩荡流势的潮头。如果说李世石以一人之力促成了整个世界棋坛大变革的论断有失偏颇的话,至少新时代与此前岁月里的围棋已经思维迥异。李世石登顶富士通,就是新时代到来的劈天惊雷。李世石与前辈们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成名已久后的“前辈心理”。迄今为止,李世石依然在开局就将自己投入苦战,从而开始大半盘的逆势追赶。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风格固然有多种成因,但李世石确实是一位拒绝传统的标志性人物。

  新时代也是棋手竞技巅峰期更加缩短,“各领风骚三两年”的时代。发展到后来,甚至棋坛都没有了绝对的霸者。实力相近,依靠着年轻的体力和算路欲穷尽变化,绞杀与纠缠,成为新时代围棋的显著特征。竞技围棋的无比残酷,新锐群更新换代之速,使得前浪不断“死在沙滩上”。在富士通杯的舞台上我们会更加清楚地看到,此前经年不换的阵容变得新人辈出,年年少不了新面孔。或许应该说,世界围棋的这一条分割线,前后真的泾渭分明。而在我们的多胜榜上,也将迅速增加许多新名字。但他们虽然以无限的速度与效率冲刷超越着前辈们的成绩,可是至今为止,多胜榜的前排还是那几位旧日英雄,刘昌赫甚至从今年起就垄断了榜首。恐怕这无关实力,只是两个时代一流棋手人数的不同,导致出战机会的多寡而已。

  当然,如果说2002年韩国棋手战无不胜,中日棋手望风披靡,也是有悖历史的。第四届春兰杯,中日棋手于前两轮携手驱“寒”。罗洗河速胜刘昌赫,丁伟(微博)战胜崔明勋,结城聪爆冷李世石,赵治勋淘汰朴永训。而日本围棋也看到了希望,连霸天元的将门虎子羽根直树连胜胡耀宇、孔杰、曹薰铉、罗洗河,打入决赛。但最后的冠军依旧为韩国所夺,李昌镐一路几乎无阻碍地击败林海峰、王立诚、周鹤洋、常昊,最终2:0零封羽根直树。

  第七届三星杯从预选赛起,就被亟须一场大胜、一个世界冠军抚慰内心苦寒的中国围棋全心期待。是的,预选赛十六席中国十将闯关,八强更是史无前例地杀入六人。可是2002年10月17日,罗洗河“捉放曹”的一幕,凝固成中国围棋未来数年内不提起都痛的伤疤。留给曹薰铉的最后一道关卡是一直无缘冲上顶峰的悲情人物王磊,但同样的三番棋,又是韩国棋手的零封。

  本年度唯一一项未被韩国围棋揽入囊中的赛事,是第三届三国新锐对抗赛。一年来的攻无不克给了韩国年轻人信心与傲气,直奔冠军而去的赛前宣言却在赛场上冷却。除了李世石,韩国其他强力新锐组成的两支队伍在主场共同垫底。由孔杰、古力、胡耀宇、邱峻、黄奕中、彭荃、汪洋、陈耀烨(微博)并肩出征的中国队三战全胜夺冠,历史在中国围棋的黑暗年代里,悄悄地将希望埋给了未来。

  成绩单

  刘昌赫 26胜11负

  曹薰铉 26胜13负

  小林光一 22胜14负

  马晓春 21胜14负

  林海峰 20胜10负

  李昌镐 17胜12负

  赵治勋 17胜16负

  王立诚 13胜8负

  刘小光 12胜10负

  小林觉 11胜6负

  武宫正树9胜6负

  常昊 9胜7负

  俞斌 9胜11负

  徐奉洙 9胜13负

  王铭琬 8胜5负

  加藤正夫 8胜7负

  聂卫平(微博) 8胜8负

  大竹英雄 7胜4负

  车敏洙 7胜8负

  周俊勋 6胜8负

  李世石 5胜1负

  钱宇平 5胜2负

  睦镇硕 5胜4负

  周鹤洋 5胜5负

  崔明勋 5胜6负

  石田芳夫 5胜8负

  淡路修三 4胜3负

  孔杰 3胜2负

  彦坂直人 3胜3负

  山城宏 3胜5负

  麦克雷蒙 3胜6负

  梁宰豪 3胜7负

  车泽武 华学明 李圣宰 张栩 河野临 朴永训 2胜1负

  芮乃伟(微博) 2胜2负

  彭景华 2胜4负

  曹大元 2胜5负

  白石裕 梁伟棠 坂田荣男 杨晖 陈国兴 张秀英 小松英树 柳时熏 后藤俊午 工藤纪夫 邱峻 1胜1负

  大平修三 陈临新 王磊 石井邦生 1胜2负

  林圣贤 藤泽秀行 邵炜刚 结城聪 1胜3负

  张文东 1胜4负

  张斗轸 今村俊也 莱蒙德 林君浩 师伯伦 本田邦久 江铸久 大卫李 法蒂安 羽根泰正 苑田勇一 甫诺达夫 酒井猛 陈永安 清成哲也 张豊猷 石井新藏 郑弘(微博) 安柞永 赵善津 森山直棋 托马斯 胡耀宇 1负

  陈长清 拉扎列夫 崔圭丙 丁伟 卡塔林 2负

  郭鹃 依田纪基 3负

  扎意斯特 4负

  阿基鲁尔 王森峰 6负

  (杨烁)

  《评说富士通》第二部“三足鼎立”(点击查看)

  《评说富士通》第一部“霸主落日”(点击查看)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孔杰 马晓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