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日前在围棋学研网(http://www.weiqiok.com)上看到一个非常实用的基于棋谱“特征检索”的查谱工具--谱度。据该网站的负责人周进先生介绍,所谓的“谱度”,就是要将围棋学研网做成“棋谱百度”,能够根据您输入的各种查询条件迅速检索出您所需要的棋谱。
而所谓的特征检索,举个例子:就好比针对一个人来检索,我们可以根据这个人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信息检索,这个相对容易实现。但如果根据这个人面部特征、指纹等生理特征进行检索,其难度会大很多,当然,在一定范围内,这种检索方式的价值也大很多,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特征检索”。棋谱的布局、定式就是隐藏在棋谱内部的特征,围棋学研网正是把这些特征从棋谱中筛选出来,最终形成“谱度系统”。
以往也有很多棋友也收集了很多棋谱,但如果无法检索,这些棋谱可以说只是简单的数据堆积,他们无异于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是很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的。要使这些棋谱发挥出作用,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将数据转换成为可以检索的信息,而这个转化过程是很艰苦的,因此信息就更具有价值,由此可见,围棋学研网在棋谱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此记者在网站上的“谱度”系统中分别输入一个中国流布局或一个妖刀定式,网站在很快就检索出所有出现过这种布局或定式的棋谱。而且我们还惊讶地发现,显示出来的结果中还提供了智能化引导:就是能告诉我们下一步黑方和白方会继续走哪些点,每一点所占整个棋谱的比例,并提供这一点黑白的胜负情况,所有这些功能无疑将我们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围棋世界。这个数据库系统太强大了,这是对计算机围棋的一个重大创新和贡献,它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在世界计算机围棋应用上也处于引领之列,我们为中国有这样的围棋网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们不难想象,有了“谱度”,对于计算机围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为“人机对弈”提供了一些数据支持。我们知道,当年IBM的“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就是因为“深蓝”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做支撑,而这些数据库系统中存放的大量数据就是以往特级大师的棋谱信息。正是由于有了这个庞大的棋谱数据库,“深蓝”才能够减少相当的计算量,迅速找到取胜的路径。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围棋学研网还在进一步做“围棋研究”这一领域的探索,我们真心希望围棋学研网能够在包括“人机对弈”的其它计算机围棋应用领域内有所突破。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研网上有不少涵盖围棋方方面面的功能,其中“围棋猜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功能就是先给我们展示任意手之后的棋形,然后根据这个棋形判断出整个棋局的进展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有趣的、带有思考的打谱过程,而且也给人感觉好像有个职业棋手在跟自己对弈,其中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这无疑会提高众多爱好者学棋兴趣,同时在趣味中提高棋艺。
当然,上面描述的两项功能主要适应于有一定水平的高段棋友,对于刚刚入门爱好者,学研网上也有诸如:围棋题库、围棋教程、名局精解、人机对弈等功能,其中:网站题库有从基本吃子到业余五段的各类题库有15,000多道,这些题库可以自由组合打印,非常方便。题库的做题软件也十分生动有趣,当我走错了,其中一个小姑娘的“这种棋都能下出来,太臭了吧”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哈哈大笑,问问自己:我真的有那么臭吗?
此外,我还发现该网站还有英文版,为此,周进先生是这样解释的:现在的国外围棋英文网站大多是日本人做的,不得不承认,日本在近代对于围棋传播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落后了。现在西方基本都认可了象“Tusuji”(手筋)、“Fuseki”(布局)、“Joseki”(定式)等等这样的日语外来词,连最常见的“围棋”也是源自日语发音而形成的“Go”,而中国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恐怕只有“Weiqi”了,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的一种遗憾。
有鉴于此,围棋学研网希望在这方面也做一些尝试,希望更多的国外朋友了解中国的围棋。“World Wide Weiqi”是学研网的愿望。事实上,网站也正在逐步做到这一点,据统计,网站每天有大约15%的访问量来自于国外,其中不乏真正的老外,尽管由于支付上的种种障碍,网站还是有不少国外的VIP会员,其中有些老外给网站发的Email中也包含了诸如“Creative”、“Great”等等这些充满激情的词汇。
经过对围棋学研网的初步了解,我们不由得对该网站有了诸多的好感,这种好感源自网站对围棋技术的创新,对围棋求道的追求,对振兴中国围棋的默默耕耘,我真心希望这样的网站能够做大做强,最后送网站一句话:围棋学研网,加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