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因素促成国羽最强单项大变脸 奥运6连霸在此一举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09:5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上周六,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正式公布了国羽为备战伦敦奥运会而进行的队伍调整,其中女双调整幅度最大,一双、二双均重新组合。女双是国羽队征战历届奥运会的第一夺金点,在距离伦敦奥运不足两年之际,中国女双进行了大手术,这一动作显示出国羽队冲击奥运女双“六连冠”的雄心和魄力。

  调整力度历届之最   

  自从羽毛球进入奥运赛场以来,女双一直是国羽队的第一夺点金,五届奥运会除1992年屈居亚军外,其他四届均摘金而归。这期间,女双在奥运周期中间均有重新组合的记录。

  悉尼奥运会周期,中国女双最初的几对主力阵容是:葛菲/顾俊、秦艺源/唐鹤恬(唐永淑)、钱虹/刘璐、刘仲/黄楠雁,由于刘仲、唐鹤恬在1998年、1999年先后出现伤病,加上钱虹/刘璐因种种原因未能坚持到悉尼奥运会备战的冲刺阶段,到了1999年世锦赛前,中国女双主力演变为葛菲/顾俊、杨维/黄楠雁、秦艺源/高凌,三对女双组合在悉尼奥运会表现不俗,携手登上奥运会领奖台,创造了中国奥运史上的一大奇迹。

  雅典奥运会备战期间,女双同样在中途阶段对阵容进行了大手术。2002年,中国女双在尤伯杯、釜山亚运会和其他一系列国际公开赛上,连续受到韩国对手的强有力冲击,一双高凌/黄穗、二双杨维/黄楠雁以及张洁雯/魏轶力、陈琳/蒋雪莲两对主要组合均有记录,尤其是釜山亚运会,韩国一女罗景民/李敬元连挫数对中国选手,促使决策层在当年对国家队几对主力重新调整,高凌/黄穗保留,张洁雯取代黄楠雁,与杨维手拉手,魏轶力则与赵婷婷合作。翌年,中国女双即在世界赛场重新夺回优势,2003年世锦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均囊括金银牌。

  相比之下,国羽女双备战北京奥运会时变动最频繁,过程也复杂。由于种种原因,2006年魏轶力与赵婷婷“分道扬镳”,前者改与张亚雯手拉手,后者与张丹等几人合作过,但一直未能找到最好感觉。2007年初,决策层决定将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杨维/张洁雯拆开,理由是她俩战绩下滑,赵婷婷取代了张洁雯的位置。她俩很快在比赛中找到感觉,连续取得不俗战绩。谁也没有料到,她俩合作后的第四个月先后在中国大师赛、菲律宾公开赛先后负于印尼选手纳西尔/玛丽萨、波莉/诺维塔,加上世锦赛报名时世界羽联将“杨维/赵婷婷”错写成“杨维/张洁雯”,国羽队便“将错就错”,结果杨维/张洁雯在世锦赛上重新打出威风,一举夺得冠军,这使她俩重新成为一对固定搭档。2007年10月,奥运会积分赛已进入中段,黄穗为服侍重病中的父亲退出国家队,她的选择使国羽队整体实力明显受到损失。好在小将杜婧/于洋在北京奥运会打出威风,为女双成功实现“四连冠”。

  与前几次相比,国羽女双这次变动力度是最大的,因为一双杜婧/于洋、二双马晋/王晓理均拆对,一双、二双同时“变脸”,在历届奥运会备战中还是首次。

  三大因素促成调整

  中国女双选在这时间调整有三大因素。

  一是杜婧伤病难愈。由于伤病,近一年来杜婧一直没有找到鼎峰时期的感觉,后场杀伤力下降,这也影响了她在尤伯杯等大赛的发挥。中国女双好手如云,为了充分发挥于洋技术、经验的优势,主力阵容重新调整势在必然。于洋改与王晓理合作,她俩在首届羽超联赛证明了实力,两人联袂出战取得11胜1负的上佳战绩。

  二是尤伯杯双双失利。五月间举行的尤伯杯赛,中国女双两对主力双打在中韩冠亚军决赛双双失利,这是中国女双近18年来首次在尤伯杯决赛连丢两分。是役,韩国女双推出奇兵,拆开李孝贞/李敬元、河贞恩/金旼贞两对常设组合,推出了李孝贞/金旼贞、李敬元/河贞恩两对临时组合。面对伤病缠身的杜婧/于洋和经验不足的马晋/王晓理,此招大显奇效,一双马晋/王晓理被李孝贞/金旼贞逆转,杜婧/于洋同样以1:2败在李敬元/河贞恩拍下。两场失利虽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说明了整体实力过人的中国女双,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撼动的高度。

  三是尚有磨合时间。目前距离奥运会积分赛还有七个多月时间,这期间中国女双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国际比赛、冬训磨合阵容,对备战奥运会没有明显影响。当然,新阵容如果在这期间以及积分赛开始阶段表现不理想,均有可能被调整,北京奥运会周期杨维/赵婷婷的“夭折”就是一例。对此,李永波已经表示,“现在距离明年的奥运积分赛还有一段时间,在接下来的几站公开赛里,如果新组合表现好,就按照目前的搭配打积分赛,如果表现不好,教练组再根据情况进行微调。”

  奥运缩编难度加大

  悉尼奥运会,中国女双包揽金银铜;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双均闯进四强。伦敦奥运会,整体实力过人的中国女双不可能出现这般盛景,由于奥运会羽毛球赛各代表队双打参赛名额的缩水,中国女双最多只能有两对组合出席伦敦盛会,这势必给中国女双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奥运会,志在卫冕的杨维/张洁雯出人意料地不敌前田美顺/末纲聪子,被挤出四强。半决赛,杜婧/于洋与队友魏轶力/张亚雯PK战,两对组合只能产生一对进入决赛。幸亏杜婧/于洋在决赛中以气势压倒了实力不俗的李孝贞/李敬元,使中国女双得以实现四连冠。

  毫无疑问,双打缩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女双的优势度,前五届奥运会国手届届闯进决赛,但仅有两次囊括冠亚军,伦敦奥运会完全有可能像上届一样出现中外选手角逐金牌的一幕,如果中国女双在决赛前发挥失常,甚至有可能无缘决赛。这决非杞人忧天,上届世锦赛整体实力过人的中国混双集体止步于1/4决赛就是一例。

  面对种种严峻形势,国羽队决策层利用尚存的半年多练兵时间对阵容动手术,应该是明智之举。对于中国女将将士们来说,这次调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未来半年多时间的表现很可能决定各自伦敦奥运前途。                      

  (王全立)


相关专题:2010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专题 

更多关于 国羽 女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