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象棋界内末位淘汰反响好 强手精英望辟中象新纪元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13:05 新浪体育
作者:武汉大学王雪 前言:象棋界的末位淘汰制最早由吕钦在广东男队内推行,多在选拔和企业内部应用,是企业根据本单位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将一定比例的排名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辞退或调岗)的绩效管理制度。 2007年春节刚过,广东棋坛暴出猛料:广东象棋队主教练吕钦在队里推出一条新举措——在男队引入末位淘汰制,经考核名落孙山的队员将被劝退,重新分配工作,被淘汰者为新引入的人才腾出编制,这就意味着,广东象棋专业棋手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金饭碗。 此举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认为广东队这是自己人拿自己人开刀,明显是在自乱阵脚,有人认为这样的淘汰制会造人才流失,无异于自毁长城!莫非一向精明的少帅又祭出了一把飞刀?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去年象甲联赛的两件大事:先是卫冕冠军湖北队惨遭降级,从天堂到地狱仅仅相隔392天,创造了中国象甲联赛史上的最大冷门!接着有着28年组队历史,四夺全国团体冠军的河北队降级(后因重庆队退出,得以重返甲级队)!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这两枚苦果,不难看出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流失了,造成队内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没有了,队员的状态无论好坏,你都得依靠他,因而两队降级虽有偶然,但更多的是必然。 精明的广东人就是看到了这点,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必然造成象棋市场的开放化,象棋市场开放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人员流动的双向化。在象棋市场的运作方面首先加强俱乐部建设,2005年广东王老吉象棋俱乐部完成三方合作,打造金牌俱乐部。“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吸引高水平的棋手加盟广东,确保广东象棋水平长盛不衰;2006年象甲联赛中,队内不再设替补队员,就是为了激发队员的斗志,给予队员充足的实战机会;2007年又在队内建立末位淘汰机制,改变队员只进不出的旧观念,通过对队员今明两年的全国个人赛成绩、国内各项杯赛成绩、两年的个人等级分、平时的训练考勤情况、训练态度等一系列量化指标考核,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排在末位的队员直接淘汰出省队。这项制度的出台让队员,特别是一些年轻队员清醒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竞争无时不在,进而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据悉,本次大师赛是建国以来首次在象棋的正式比赛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凡响却出奇的好.起初,许多棋手在好奇和期待之余多少有些疑惑:真的行的通吗?也许毕竟害怕适得其反,组委会在事先也对这个跨越的对外宣传保持得极为低调。由于象棋活动自身的局限性和管理机构的不完善,以及各类象棋比赛体制的不健全,使得末位淘汰制在围棋等许多其它棋类比赛中已轰轰烈烈时,在象棋界却终究只能是初步尝试。事实证明,这是足够大胆果敢的尝试,这一步迈得如此有力,也如此成功。得到的是一致的好评。几乎所有的棋界人士都看到了它的光明前景。本次比赛编排长刘继军老师很早就预言,末位淘汰制的实行将带来象棋比赛的新一轮春天,将掀起象棋界的又一阵思论热潮。 刚到鄞城宾馆时,就听许多棋手说,今年据说是末位淘汰制,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个淘汰法,要是真的实行就好了,省的后面的比赛折磨某些人。后来又有人说其实和原来是一样的,然后就有许多人大叹失望。它真有那么大魅力吗?“末位淘汰制”这几个字从那时起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到打补充细则时才真正清楚是怎么回事,决定拭目以待它带来的新气象。临开赛时,大家已对本次采用的赛制和形式比较清楚,听到的便成了“这样多好,省的像以前一样,前面打的不好,后面还要受煎熬,根本就是‘陪太子读书’。” 在比赛的第四、五轮,已经能听到许多关于如何保本是否淘汰的谈论,而第六轮前徘徊在淘汰边缘的选手是最有压力的,每个人心里都已精算了无数遍自己和同等积分的对手的积分甚至累积分的可能性。第七轮前则有了两种声音:一是,反正早晚要走,早点淘汰了还轻松一些;另一种是,反正早晚要走,不必计较了,下午不走,明天也要走,只是多呆几个小时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清楚,无论出自谁口,这些话虽是自嘲,心理上却确实是平稳的。这也就造成了黄竹风与谢卓淼战至中盘,后者因定好明天上午的飞机票而不愿再进入下一轮,所以选择弃战求和的花絮。但这毕竟是少数,后面的几轮赛事进行的越来越精彩,从第七轮起最后6桌全是刺刀见红拼出了胜负,这在象棋慢棋赛中十分罕见,压力产生动力,这为饱受和棋“折磨”的中象棋坛提供了解决的参考方案。 其实真正的棋坛斗士会直面每一次挑战,会抓住每一次机遇,在棋队编制中,在编的队员必然不会对末位淘汰制有什么抱怨情绪,因为他们自信不会排到末位。同时,他们也相信,凭借他们的能力与忠诚,省队的伯乐是绝对不会放任他们流失的。相反,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谢队中给了他们一个强制性的竞争机会.他们会利用这个机会使自己的棋艺水平得到提高;游离于省队之外的棋手也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凭借自身的实力,以优异的成绩走进这座象棋的神殿。我想这正是小吕飞刀的用意所在。 同样,在比赛中,真正经的起风雨的将士会正视每一场战斗,正视每一份血汗和收获,发挥稳定技术过硬的棋手自然不会对该赛制产生什么不满,因为他们只会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或化压力为动力,同时,末位淘汰正好是对他们棋艺和心理素质的挑战考验和培养提升,越激烈的竞争越能发掘他们内在的潜力。而徘徊于边缘或状态不稳定的选手,自然更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提高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重视前面的每一轮。发挥不好毕竟不能一直作为失败的理由,它只能体现赛场应对能力的不足和心态的不过关甚至基础的不扎实,所以更需要磨练,更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各方面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以攀登更高的峰顶。即便那些已经发挥不佳而痛失机会的棋手也可以不必再承受心灵上的煎熬,有了充分的时间总结反思,调整心态,为新的战斗作准备。正如状元陈寒峰认为的:“(末位淘汰制)很有创意,很合理,因为到最后几轮,分数不够的选手下棋也没什么拼劲,这就使前面的每局棋都很关键,只有前面打好后面才更有机会。”至于比赛本身,末位淘汰无疑成为对战质量和战争精彩性的保证,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默契棋,使比赛更具可观性。这便使人们意识到,其实末位淘汰制在比赛中的采用比在编制中更有效,也更必要。一如蔡伟林裁判长所述:“其实不说数据我们都看得出,比赛质量肯定是提高了,确实为组办方和棋院开辟了新的实施空间,也为象棋比赛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便最无所谓的也不过那些老棋手,只是“凑个热闹”,对赛制已经“没什么感觉了”,抑或是本来就只是来“学习”的。可这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参赛选手中,对于本次采用该赛制的效果可以说是“有口皆碑”的。 诚然,新生的事物,即便再完美也总是有利有弊,所幸的是,末位淘汰在棋赛中的弊并不在于“末位淘汰”而在于“制”。正如年轻有为而久经沙场的棋坛俊才孙浩宇在第七轮被淘汰时所言:“制度是好的,值得肯定的,只是有待完善,可以不要在积分后按照累积分淘汰,这对有些棋手毕竟有些不公平。”我想,末位淘汰制的无限发展空间还有待挖掘有待推进。 如果说前年湖北、河北两支队伍的降级是为棋界敲起了警钟,那么广东队的末位淘汰制则给棋界带了沁人心脾的春风,大浪淘沙,淘下去的是弱者,留下的是精华;吐故纳新,故人渐渐离去,为今人提供更多展示能力的空间,只有这样象棋之树才会长青不败。 如果说,曾经过多低质量不用心的和棋让关心棋界发展的朋友们担忧失望,让象棋比赛本身蒙上灰纱,那么本次大师赛的末位淘汰制则给兵戎战场增添不少硝烟,为强者提供了更纯粹的展现舞台。只有这样象棋比赛才可能呈现新的面貌,选手的水平才可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风起云涌,只有撞向岸边陡峭的石壁才可能顷刻间绽放万千奇美的浪花。大浪拍岸,簇拥托举的是绚烂光源。飒飒秋风之所以扫尽满园落叶,将万千枝条梳理洁净,正是因为大地养精蓄锐,给来年风蝶喧闹,繁花簇拥的春色降临备好舒适的产床。让我们一起期待末位淘汰筛出真正的精英,培养过硬的强手,辟出崭新的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