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北京晚报:如何理解围棋的和谐? 少了和局似是缺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27日14:00  北京晚报

  此前文章说到围棋规则需要统一,忽发奇想:围棋缘何没有“和局”呢?比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都有胜、负、和三种比赛结果,唯独围棋只有胜与负。其实,古代人下围棋,是有“和”之说的,只不过现代人在修订围棋规则时,加上了贴目制,于是把“和”这条路给堵死了。那么,是有“和局”好呢,还是没有“和局”好呢?很难评判。但笔者有一种感觉,与其他棋类项目相比,或从竞技角度考虑,少了“和局”,总是一种缺憾。

  说到和局,想到了时下流行词:和谐。其实,围棋也有“和谐”之新说。吴清源大师在晚年就提出了围棋的“和谐”内涵。

  吴清源大师在谈到二十一世纪的围棋时说:“所谓二十一世纪的下法,常有人把它和昭和初年流行的‘新布局’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并不同,‘二十一世纪的下法’不像‘新布局’那样主要重视中央,而是一手一手保持平衡,在全局和谐上下工夫。”“在我喜欢的语言中,所谓‘六合’是一个。这是古代中国的语言,指的是天地和四方(东西南北和上下)。棋的一子一子必须与‘六合’,即和所有的方面相和谐,追求的是恰到好处地处于当时的位置。”

  吴大师所说“和谐”,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过去从没人这样说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围棋是关于兵法的游戏,在下棋的过程中,更多表现出的是诸种兵法上的特点。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其所著《原弈》中,对围棋的兵法特点,作了深刻、形象地阐述。皮日休认为,围棋有“害诈争伪”。所谓“害诈争伪”只是一种形象表述,实际指的是下围棋时的战法,即战略战术。其基本内容是攻城略地及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最后以占地多寡决定胜负,棋手下棋犹如指挥一场小型战争,棋局是战斗场,棋子是供驱使的士兵。如此看来,围棋很难与“和谐”扯上关系,而人们修订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规则,其原因大概也在此。

  那么应如何理解吴清源大师所说的“和谐”呢?曾有人就围棋所含兵法之本质批驳大师所言。但笔者认为,这是大师退役以后,对围棋新的领悟,就好像老僧入定,忽然勘破尘世间的因缘结果,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容易理解的。因此,对围棋“和谐”论还应作进一步的探讨。

  如何理解围棋之“和谐”,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我们这里由“和谐”引申出“和局”一说。试想,两人对弈,如果每一子与之“六合”,即下在“恰到好处地处于当时的位置”,那么可谓平分秋色,是很难分出胜负的。这其实也是围棋艺术更高境界的一种追求,有了“和局”,就有了这种追求。如果非要人为地规定必须分出胜负,那么这样一盘棋对负者来说,可谓终生抱憾之局。

  再者,围棋就是兵法,战争也是有讲“和”的。所谓“和”为贵,如果换个概念,使之用在下棋或竞技上,那么“和”也有可贵之处。如足球比赛,90分钟踢平了,有加时赛,加时赛再踢平了,还有点球大战。

象棋也一样,下和了,加快棋,再和了,加超快棋。总之,这种“和”使比赛充满悬念,使过程更加精彩。这里人们不仅看重比赛结果,更注重比赛过程,这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追求。

  古代有和局,而今没了,都是人制订的。笔者认为,围棋规则迟早是要统一的,而在今后一部统一的规则里,是有“和局”好呢,还是没和局好呢,不妨百家争鸣。“和谐”乎,“和局”也,仅是一家之说。 吕会民马诤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9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