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欧洲足坛的主角中就多出了两个“新面孔”——曼城和巴黎圣日耳曼。这两支球队在本赛季2个转会期内疯狂砸钱的举动震动了整个足坛,大巴黎豪砸4亿欧元抢来内马尔和姆巴佩两位“标王级别”的超级球星,而曼城更是花费超过2亿欧元重点打造了一条后防线,这两支新贵试图挤入欧陆豪强之林的志向也展露在世人面前。但是时至今日,两支球队却各自迎来不同的结局:大巴黎“理所应当”地在法甲肆意妄为,却在对他们来说唯一具有挑战性的赛事——欧冠中表现差强人意,整个赛季都被打上“中规中矩”,甚至“令人失望”的标签;而曼城则一扫上赛季四大皆空的颓势,已经收获联赛杯冠军的他们早已在竞争激烈的英超中强势领跑,而在欧冠赛场上,曼城也通过持续强势的表现成为夺冠大热之一。如此看来,同样是砸钱,和曼城相比,到底大巴黎还差在哪呢?
想要用好手中的资金,就要找准球队运转中的最大短板,进行针对性的调整、补强。由于欧洲足坛存在着“财政公平法案”这样的“紧箍咒”存在,再有钱的欧洲豪门,也要在花钱引援方面受到限制,故而就算是“土豪”如大巴黎,也要在花费2.22亿欧元买进内马尔后,再用“先租后买”的方式引进姆巴佩,才能避免踏入“财政公平法案”的雷区。在这一前提下,豪强们的引援资金就有了上限,如何花好这笔钱也成为球队提升的关键。
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支球队无论把钱花在引援、换帅还是设施建设等方面上,都要考虑操作的性价比和重要程度,尽量把资金用在更关键的地方。在这一点上,巴黎圣日耳曼就没有做到最好。在大巴黎的提升和改造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引进可以提升球队实力上限的巨星,而忽略了对掌握球队运转的主帅的升级。大巴黎引进内马尔、姆巴佩等巨星的举措固然没错,但对于上个赛季欧冠淘汰赛中被巴萨惊天逆转的大巴黎来说,或许格局不大、战术保守的主帅埃梅里对球队的限制更为明显。可以说,埃梅里看起来并不是那种足以完全掌控内马尔这种个性巨星的名帅,也和巴黎冲击欧战格局的志向不太“搭调”。埃梅里对巴黎掌控力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对阵海因克斯率领的拜仁和欧冠卫冕冠军皇马等传统强队时战术保守、滞后,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球队中没能树立权威和话语权:在内马尔、卡瓦尼“争点球”事件中,埃梅里对巴黎更衣室的失控就体现了出来;此后埃梅里对内马尔在球场内外的出格举动也无动于衷,没能及时作出规劝、限制;在欧冠中巴黎被皇马淘汰后,巴黎大将德拉克斯勒公开质疑埃梅里的调整和战术,更是将这位西班牙主帅在大巴黎的窘迫暴露无遗。
这样的大巴黎,就如同一艘配备了超级火力(内马尔、姆巴佩)的超级战舰,却被一名无力操控这艘战舰的船长所掌握,无论这艘战舰多么豪华、动力多强、火力多猛,也很难顺利到达期望的目标。
而在这方面,曼城则给大巴黎做出了最佳示范。曼城很早就打算在提升球队实力的同时,引进一位能总领全队的掌舵人,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成就了“梦三巴萨”的主帅瓜迪奥拉。为了得到瓜帅,曼城不仅仅为瓜帅提出工作机会和高薪,更是使用许多讨好瓜帅的技巧:2012年,曼城将2位前巴萨高管索里亚诺和贝吉里斯坦招致麾下,而这2人都是瓜帅在巴萨时的密友(索里亚诺提拔时任B队教练瓜迪奥拉到巴萨一线队主帅位置上,贝吉里斯坦则是巴萨最支持瓜帅的高管之一);2014年,曼城豪砸2亿英镑打造的青训基地和青训学院,也被认为是吸引瓜帅的重大举措之一;而当瓜帅的弟弟佩雷-瓜迪奥拉收购了西班牙球队赫罗纳后,曼城又和赫罗纳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输送人才的方式为其提供支持。曼城的这些“曲线救国”的战术也取得了成效,2016-17赛季,瓜帅正式入主曼城,曼城也走在了从“豪强”升级成“豪门”的道路上。
从曼城和巴黎构建豪门的历程中,可以看出,花钱固然重要,砸钱也是新贵们试图上位,挑战传统豪门格局的“必修课”,但如何花钱,如何真正把金钱、精力使用在最关键、最有效的地方,才是大巴黎应该学习、掌握的技能。当大巴黎也具备这种眼界和智慧时,他们才能真正从“土豪”变成“豪门”。
(长歌)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体育资讯、趣闻和视频,更多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