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C米兰儒雅绅士登场即变屠夫 打皇马若有他怎会被完爆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09:3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兵败马德里之后,阿莱格里就下定决心对AC米兰的中场进行革新。在意大利媒体眼中,同皇马一役中表现抢眼的加纳中场博阿滕进入首发阵容已是板上钉钉之事。阿莱格里同样对身体素质出色、攻防俱佳的博阿滕寄予厚望,少帅希望加纳人能起到“平衡器”的作用。客战那不勒斯的比赛进程最终证明,球风扎实硬朗的博阿滕完全有能力在如今米兰的主力阵容中扎根。

  同那不勒斯的比赛,其实只是博阿滕第4次代表AC米兰首发出场,距离上一次首发上阵刚好满1个月。但坐板凳显然没能让博阿滕的激情四溢的球风变冷,在雨夜中的圣保罗球场内,博阿滕就像是一道屏障,为残缺不整的米兰后防阻挡了那不勒斯人的猛烈进攻。阿莱格里周中曾说,打皇马的比赛其实和甘珀杯对巴萨差不多,只不过对巴萨稳住了,而对皇马先被打花了。对皇马时,米兰没上博阿滕;打巴萨,则是博阿滕的处子秀,攻防表现不俗,赢得满堂喝彩。此番面对拉维奇-哈姆西克和卡瓦尼的进攻组合,阿莱格里同样要倚靠博阿滕来稳住局势。

  客观地讲,本场比赛属于博阿滕的精彩画面并不多见。尽管这位加纳中场拥有出众的进攻才华,但由于皮尔洛和加图索年岁已高,跑动和力量对抗上均不如博阿滕出色,因此阿莱格里要求博阿滕本场比赛主防。比赛中,博阿滕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皮尔洛和博内拉拾遗补缺。

  博阿滕的蓝领工作干得出色与否,从皮尔洛的表现上就能看得出来。上场球米兰在马德里完败而归,皮尔洛的传球数甚至不及西多夫和加图索,拿不到球,皮尔洛自然也无法发挥组织进攻的特长。米兰大脑运转不畅,球队踢得自然混乱。这一点,阿莱格里也十分清楚。反观这场同那不勒斯的对决,米兰人从一开始便牢牢控制局势,全场比赛控球率高达58%。如果不是最后阶段的松懈,米兰人的优势无疑更大。而皮尔洛82次传球72脚成功,为全队之首,而且皮尔洛还有7次传中,在进攻端的表现全面且出色。博阿滕这个僚机的数据也不差,55传47次成功,3次上抢1次成功,此外还有3次解围。博阿滕在比赛中还送出了一次关键传球:第66分钟,博阿滕后场断掉那不勒斯的传球后,直接用外脚背将球推给前场的伊布,瑞典神塔将球敲到右路,帕托不停球单刀射门,但被德桑科蒂斯出击扑出。相比于西多夫和小罗出球时的拖沓、缓慢,博阿滕这种注重速度的踢法,无疑更受阿莱格里的青睐。

  赛后阿莱格里就特意表扬了博阿滕:“他踢得很有纪律性,我为他感到高兴。”这或许是对博阿滕的最大认可。加纳人以前在柏林赫塔效力期间曾被人斥为“自私、不守纪律”,但在红黑军团中,博阿滕的战术素养明显有所提高。

  在比赛中,博阿滕还展示了相当强悍的一面,除了硬汉加图索,博阿滕这样的血性表现在球风偏华丽、作风偏软的米兰队内可并不常见:第80分钟,罗比尼奥在与对方拼抢中倒地,那不勒斯球员并未在米兰人的提醒下终止比赛。博阿滕的火爆性格这时显露了出来,加纳人就像加图索那样抡圆了大腿,冲上前去把坎帕尼亚罗的脚下球踢到了看台边上。此举虽然引发两队发生争执,但博阿滕一不做二不休的果敢气质显然令人钦佩。阿莱格里赛后在谈到这次冲突时,也没有批评博阿滕的不是,反而是提醒罗比尼奥不要有“太过夸张”的表演。

  博阿滕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然也会换来黄牌1张,但有火爆、硬朗的性格之下,博阿滕却拥有了像德国男人那样严谨的、说一不二的作风。赛前,《米兰频道》的女记者布鲁内利在采访完博阿滕后就这样点评这个23岁的加纳中场:“他面带微笑,身穿一套阿迪达斯的西服,不是那种紧身的,而且他头上的帽子也从没被摘下来。他身上所有的一切都拥有德国人的气质。”不光是布鲁内利一人这样看待博阿滕,事实上,气质硬朗的博阿滕还获得了贝卢斯科尼的女儿芭芭拉的青睐。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芭芭拉就特意夸赞了博阿滕:“博阿滕令我感到惊讶,这个中场球员看上去总是充满勇气和活力,而且在场上拼尽全力。说实话,这是我喜欢的那种球员。”

  受到米兰上下喜爱的博阿滕自然清楚,这只是融入球队的第一步,有他的加纳同胞阿迪亚的前车之鉴,博阿滕很清楚自己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彻底在米兰站稳脚跟:“我为自己能够和这么多冠军级球员一起踢球感到高兴。我不想做第二个阿迪亚,我现在和伊布的关系很铁,因为他也会说英语,他现在就是我的翻译。”展望未来,博阿滕豪气冲天:“现在,我们只需要团结起来,去力争战胜每个对手,这没什么好怕的!”

  (铁匠) 

  

相关专题:10/11意甲联赛专题  意甲积分榜

更多关于 AC米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