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足坛三大游弋型中锋:伊布竟是万能 魔兽成助攻王(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09:29  足球俱乐部

  克洛斯这样一种不再局限于禁区内头球射门的转变,在世界杯赛场外表现得更为显著。在2005/2006赛季的德甲中,克洛斯代表不莱梅出战拜仁时竟以中锋的身份上演了“助攻帽子戏法”。其中第一次助攻以左边路传中的方式完成,第二次是在禁区内头球摆渡,第三次则是脚后跟妙传队友得分。如此丰富的助攻手段,显然已经超出了传统中锋的能力范围。

  上赛季的德甲联赛,克洛斯的跑位变得越来越飘忽不定,人们在前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看到他的身影。左右两条边路的传中再加上中路如同手术刀般精确的直传,这些进攻手段让克洛斯看起来更像是一位中场指挥官,而非直接终结者。赛季结束时,克洛斯在德甲联赛中总共打进13球,在得分这项指标上的表现只能算是差强人意,但与此同时,他却以15次助攻占据了德甲助攻榜的首位。

  1.89米的身高,以20球荣膺上赛季英超最佳射手,如果仅看这些数据,人们很容易将德罗巴视为一名传统的抢点型中锋。但事实上,“魔兽”的威力绝不仅限于禁区内的抢点射门,他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的意识,以及积极的中前场逼抢作风,才是真正确保其占据切尔西锋线主力位置的关键。

  当初为了从马赛引进尚未名动绿茵的德罗巴,切尔西付出了高达2400万英镑的转会费,这使得科特迪瓦射手从登陆斯坦福桥的第一天开始,就生活在“高价水货”的质疑目光中。而且从头两个赛季的情况来看,德罗巴也的确没有表现出与其身价相符的得分能力。他在2004/2005赛季的联赛进球数只有10个,接下来的2005/2006赛季也仅仅是12球。在当时的英国媒体上,记者们最热衷一件事情,就是折算切尔西需要为德罗巴的每个进球付出多少转会费。

  媒体的质疑,并没有动摇莫里尼奥对德罗巴的充分信任,这倒不是因为葡萄牙狂人存在着什么特殊的偏爱,而是因为德罗巴的价值并不只是在进球数上得到体现。作为一位身体素质绝佳的中锋,他虽然并不经常在门前完成抢点得分,但却总能以头球摆渡的方式为队友们创造出机会,从而成为切尔西在采取高球战术时的一个“进攻输送站”。尤其在2005/2006赛季的英超联赛中,他更是以15次助攻荣膺该赛季的助攻王。

  除了积极传球之外,德罗巴还在球队整体阵型中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每当对方在后场获得控球权时,他总会第一时间上前逼抢,从而破坏对方快速组织反击。有时在防守中甚至还会回到本方半场,远离通常被认为是中锋阵地的对方禁区。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德罗巴,俨然成为了所有对手的梦魇。

  游弋型中锋带来的战术变革

  中锋面临全新挑战

  中锋逐渐远离禁区的趋势,是现代足球战术理念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各支球队对防守重视程度的加强,中锋自然也就成为了众矢之的。在后卫的严密看防下,中锋们非但难以获得轻松起脚射门的机会,甚至就连接球动作都很难顺利完成。而现在的中后卫也逐渐朝着高大化的方向发展,球队经常会派出一两名身高超过1.90米的中后卫驻守禁区,在与他们争抢头球的过程中,高中锋们占不到任何便宜。而且,现在各队门将的身高往往也在高中锋之上,再加上禁区内的“手球”特权,更是令高中锋的身高和弹跳优势无从发挥。

  如果在高球对抗中占不到优势,那么高中锋留在对方禁区内也就没有多少战术价值可言。即使在历来推崇长传冲吊战术的英格兰足坛,只会“站桩”的中锋也已经在英超球队中失去了生存空间,人们通常只能在一些低等级联赛中看到这类球员。而在西班牙或者意大利的一些球队里,甚至在阵型中撤掉了固定的中锋人选,从而确保中前场具有更为丰富的变化空间。在贝尼特斯执教西甲的时期,巴伦西亚就一度推出过“460”阵型,该阵型中没有固定的前锋人选,但中前场的每一名球员都具有威胁对方球门的实力。近几个赛季中,这一阵型又被斯帕莱蒂在罗马队发扬光大。

  中场球员参与进攻的盛行,给那些传统中锋们带来了巨大压力。如果不能改变原有的球风,那么他们将面临着失去场上位置的危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锋们才会在场上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跑动欲望。对于他们来说,现在面临着“不游弋就失业”的处境。

  得分任务由他人分担

  不再固守在禁区内,意味着中锋们可能会减少一些射门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支球队的进攻实力会有所下降。恰恰相反,依靠中锋们游弋扯出的空间,为中后场球员带来了更多射门得分的机会。

  关注上赛季欧洲各项赛事的射手榜,就会发现中锋们在射手榜上的优势正在缩小,反倒是频繁出现在了助攻榜的前列。与此同时,那些前腰或者边锋,则逐渐成为了各自队内的头号得分点。在上赛季的欧冠联赛中,最佳射手就属于卡卡这位在传统意义上被划分到中场的球员;而在意甲中,同样是司职前腰的托蒂占据了射手榜首位;至于英超的最佳射手之争,也一度在中锋德罗巴和边锋C·罗纳尔多之间展开。截至今年1月3日,本赛季英超射手榜的头名正是曼联边锋。

  中后场球员“多点开花”的局面,才是符合足球战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与位置相对固定的传统中锋不同,其他中后场球员可以在场上获得更为自由的活动空间,从而给对手的防守带来巨大困难。比如卡卡习惯于从中场附近开始带球突破,C·罗纳尔多可以活跃于左右两条边路,对于对手来说,要想防住他们显然比在禁区内看住一两位高中锋难得多。

  于是,为了把机会留给这些更具威胁的队友,以往习惯于成为“红花”的中锋们,如今也不得不逐渐开始适应“绿叶”的角色。当中锋位置回撤或者转移到两条边路时,往往能够带开对方的防守球员,从而帮助队友们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中完成致命一击。

  全能成为发展方向

  当然,中锋们开始游弋于禁区之外,并不意味着他们彻底放弃射门得分的老本行,而是要求他们适应现代足球战术发展的需要,由原先单纯的得分手角色,朝着全能化的方向发展。除了继续成为禁区内的终结者之外,他们还需要在传球、组织乃至防守等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

  随着中锋的功能趋于全面化,他们有时甚至会在场上“改行”,开始出现在那些中锋以外的位置上。比如在效力巴塞罗那的最后两年里,身高1.88米的克鲁伊维特一度从中锋位置上“退居二线”,成为了组织全队进攻的前腰,并且在这个位置上有着颇为不俗的表现。

  在德国世界杯上,人们又看到了另一位中锋约克的成功转型。在曼联获得“三冠王”的那个时代,身为“黑风双煞”之一的约克曾以擅长门前抢点而著称。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老将的爆发力明显下降,已经无法像鼎盛时期那样频繁在门前摧城拔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队的主力身份出现在世界杯赛场上,只不过这次他的位置已经不再是中锋,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防守和组织上的后腰。结果,在这个以往很少接触的新位置上,约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了这支世界杯新军的攻防枢纽,并且一度在世界杯球员抢断榜上名列前茅。

  发生在克鲁伊维特和约克等人身上的这些变化,或许昭示了中锋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与球员一到30岁就持续下降的身体素质相比,出色的全局意识可以带给他们更长的运动生命。当中锋们无法继续应付禁区内激烈的身体对抗之后,他们也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上延续个人的职业生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