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4天王背后故事:董方卓笑比小贝 继海"对骂"英国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05:27  《体育画报》杂志
4天王背后故事:董方卓笑比小贝继海"对骂"英国人

  他们成了重新激动中国足球的精神脊梁

  广州东方宾馆有一处静谧的小径交叉的花园,3月22日晚18岁的高二学生小张和他的四个小伙伴也身在其中,连续两天,他们从几十公里外的番禺赶来,怀着一个简单的愿望。

  小张手里拿着邵佳一和孙继海的照片和一只白色小号足球,等待球星出现。小张说,他们会去看中国队两天后的比赛,虽然以往现场看球,中国队总是带来失望,但“这次不同了”,因为海外球员多起来了。

  中国球迷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在于,他们总是对国家代表队怀有过高的奢求,而且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幻想的机会。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

  “这么小的球,能签几个名啊?”酒店保安和小张闲扯。

  “够了,我只签海外球员。”小张和他的伙伴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球确实够小的,小得更像一只手球。还好,中国队不是澳大利亚队,其海外国脚的数量是4,而非16。更幸运的是,中国队的四名海外球员这次心情不错,他们都微笑着停下脚步,那只白色小球很快被四个黑色签名占满——

  邵佳一,孙继海,董方卓,郑智。

  两天以后的下午,广州像

微波炉启动后一样迅速升温,古老的越秀山体育场热得像微波炉里的一只粗瓷大碗。广播里说,这是近年同期没有过的高温天气,越秀山体育场硬梆梆的水泥看台上,接近爆满的上座率同样是近年所仅见。

  广州球迷尚且狂热到这个地步,中国的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广州的球迷对中国国家队的冷淡也是有传统的。把一座并不宏大的越秀山体育场坐满,天啊,真的要托几位中国“海归”甚至个别澳大利亚“海归”的福。

  这场面不会出乎任何人的意料。谁都清楚,广州一战,对于媒体而言,海外国脚是唯一的噱头和卖点。比如3月22日下午,效力英超的三名国脚回归,国家队训练吸引了超过100名记者观看,而同一天上午的国奥队集训,采访记者竟不到10名。

4天王背后故事:董方卓笑比小贝继海"对骂"英国人

  强悍 董方卓上场后,以其澳大利亚式的身体素质为中国队赢取不少机会。

  英国航空公司的经济舱,座椅可真够狭窄的,董方卓轻轻地抱怨了一下,蜷缩进去,开始了漫长的旅程。

  3月20日,伦敦飞北京的航班,航程接近9个小时。曼联前锋想好好休息一下,但高大强健的身体怎么摆布都很别扭。“睡上半个小时就醒,每次都是,后来干脆不睡了,看《007之皇家赌场》,连看了三遍。”

  长途飞行,经济舱,这对于欧洲职业球会来说有点难以想象,没办法,毕竟这次是中国足球队埋单,而且恰好又赶上他们控制开支。要命的是,董方卓不仅要忍受这8小时,加上曼彻斯特-伦敦以及北京-广州的飞行,他的旅程长达21个小时。

  董方卓把《007之皇家赌场》连看三遍的时候,另两名英超球员孙继海和郑智也身在云端,他们分别取道香港和上海完成回归路径。

  除了效力国家队,这也是海外国脚珍贵的探亲之旅。

  在飞机上,孙继海满脑子想的,是在广州见到亲人和朋友的场景,安排他们住在哪里,请他们吃些什么。父母和姐姐、姐夫会特意飞到广州看望继海,几个要好的朋友也与继海相约在那里会面。

  郑智的行程更紧张一些,他要先飞回沈阳逗留一天,探望留在家乡的奶奶和姑姑,别忘了,这可是他第一次做“海归”。

  3月22日下午,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喧嚣人流里,邵佳一与家人见面又告别,时间之短促,只相当于一场比赛的加时阶段。“女儿还不满两岁,三个多月没见到了,竟然还是那么亲热地扑上来吻我的脸,喊我‘爸爸’。”这让邵佳一暂时淡忘了旅途的奔波之苦。

  国脚孙吉在训练场上难见笑容,本来一直憧憬着与弟弟在广州一聚,孙祥却在回国前的最后一战中伤了膝盖,回归梦瞬间破灭。很显然,正为一纸合约奋斗的孙祥无法效法资深“海归”孙继海的相关经验。孙继海透露,回国前的两轮英超联赛,他在场上都格外小心,很怕受了伤,影响了归程。

  “我对参加国家队比赛挺期盼,而且年龄越大,这种期盼就越强烈。”一贯嘻嘻哈哈的孙继海,说起做海外国脚的感受时变得深沉起来,“在俱乐部队谈不上感情,无论效力多长时间,感觉那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且随时可以换;而国家队代表着一种归属感,它让我觉得自己是有根的。”

4天王背后故事:董方卓笑比小贝继海"对骂"英国人

  抽筋 邵佳一体力不支,早早下场。事后据传,南勇把桌子拍了,以示愤怒。

  东方宾馆六层,中国队的球员获得晚饭后片刻的清闲,冯萧霆在走廊拐角的沙发里与朋友喝茶,这个位置上,透过浅绿色的玻璃,看得见健身房里一个穿着中国队队服的、孤独的跑步者。

  那是从德国赶来的邵佳一,一个半小时以前,他刚刚结束20多个小时的旅程,现在困意浓重,他却必须强迫自己拉一拉体能,并以此保持清醒,尽快倒回时差。

  白色球衣和红色短裤很快湿透了,贴在黝黑的皮肤表面。他独自跑了30分钟,粗重的呼吸带来胸部明显的起伏。

  中国队的核心“海归”,科特布斯的超级替补,邵佳一奔跑在两个角色之间。在科特布斯这座前东德城市,邵佳一遇到了在德国联赛的第七位主帅桑德尔,也遇到了新的沟通问题。“他的思维比较奇怪,比如比赛输了,他会认为是球员赛前听MP3闹的。”由于对邵佳一的左膝伤情意见不同,他们产生了隔阂甚至发生过争吵。“沟通挺难的,不是语言上的事儿。出国踢球肯定要面对这些问题,我只能在有限的出场时间里证明自己。”

  在伦敦找不到适合做东北菜的地道调料,这对于郑智来说只是小麻烦,他的主要困难还停留在语言上。球队给他请了一位不懂汉语的英国人,强迫他用英文交流。“现在能和队友简单地打招呼,上战术课问题也不大,口语表达还不行。”他并不认为上一轮英超的出众表现就表明自己适应了激烈的对抗,“中超的节奏确实太慢了,适应(英超)还需要一个过程。”

  作为海外国脚中最年轻的一位,董方卓笑称现在转换八小时的时差不是问题,在曼彻斯特找到干净、好吃的中国餐馆不是问题,怎么把大天窗的标致407旅行车开到训练场也不再是问题,他现在的问题,是尽快适应英超联赛的节奏,以及如何顺畅地交流。“沟通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难的,但是既然要呆在那边,就只好努力。”

  前几天,因为家庭装修方面的纠纷,孙继海与一个英国人几乎在电话里“对骂”了半个小时,当然,更多时候,他的英语造诣不是体现于此,而是与俱乐部队友、同事的日常玩笑中。他经常冒出几句英语的俚语或粗口,引得周围人捧腹大笑。可以想见,如果北京人遇到一个洋人生硬地说出“你大爷的”,也会表现得很快乐而非很愤怒。

  沟通上,孙继海没有任何问题,他只需要小心伤病。“去年受伤以后,小腿瘦得像小姑娘,恢复训练是最辛苦的,那时候心里真急啊。”在曼彻斯特,孙继海的新任务,就是帮助大连老乡董方卓少走弯路,足球上的事,谁也不可能真正帮上忙,全凭个人造化。

  归国的几天,每个“海归”的电话都响个不停,每个“海归”都成了疲惫、兴奋的混合体。

  3月23日上午九点,早餐时间,几位海外国脚的门都紧闭着,似乎他们还睡在英国或德国时间里。

  酒店大堂里,有摄影记者提出,为三个在英超效力的“海归”拍一张合影。“海龟?”孙继海伸出手,配以挤眉弄眼的表情,做出一个模仿海龟的动作。这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即将30岁的男人,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大男孩,他从来不缺乏幽默感,其他几位海外球员谈及如何适应欧洲新生活的时候,也无不流露出对孙继海开朗性格的羡慕。

  孙继海已经习惯于拿“海归”或“海龟”自嘲,习惯于媒体无比肉麻的吹捧,郑智和董方卓却还有些不适应。曼联的新前锋不好意思地说,“别把我弄成小贝了”。

  “我不能随便接受采访,毕竟自己还是年轻球员。”董方卓说的年轻,不仅仅指年龄。三年前离开中国联赛的时候,他籍籍无名,在欧洲,他渐渐发觉自己有了热度,不过那只是在网络上,遥远中国的网络上。这历程,就如同在虚拟的足球游戏中所向披靡成为大英雄,荣耀倒是荣耀,毕竟不那么真实。这次回来,为了减少打扰,还不适应明星身份的他甚至还坚持使用英国的手机卡。

  在欧洲,孙继海和郑智的梦想是保级成功,但在球队里恰恰最忌讳谈论保级;邵佳一的情况也差不多,他还要祈祷多一些的出场时间;董方卓的梦想,则是有机会进入替补席。

  在欧洲,他们的位置不在球场中央,他们是不起眼的小角色。

  在中国,他们却成为挽留球迷眼球的决定性力量,他们被当作“救市主”。

  在中国,他们被朱广沪、足协和球迷视为国家队的精神寄托。

  看一看网络和报章那些极度亢奋的标题吧,英雄,拯救,主宰,扭转乾坤……说的似乎不是几个去欧洲联赛淘金的普通球员,而是某个特定时期的齐达内,甚至简直是——上帝耶和华。

  究竟哪一种生活,才是更真实的生活?

  对阵澳大利亚,海外“四大天王”的合演短暂而平常。邵佳一踢了61分钟就抽筋了,这不是大英雄应该有的体能储备。他惹得南勇拍了桌子,他自己也深表歉意。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本来就不是大英雄。“上一场德甲拼得很厉害,因为是保级的关键比赛。接下来连续几个强队,场场硬仗。”辗转几万里,双线救火,对于邵佳一等“海归”而言,真的是有心无力。

  谢天谢地,朱广沪和邵佳一、郑智的俱乐部早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只让他们参加一场国家队的比赛。不是因为漠视海外国脚,恰恰是因为太过倚重了——假如仅有的几个“海归”回去丢了主力位置,或影响了俱乐部保级,那才是因小失大呢。

  中国人最关注“海归”阵容的时刻,恰恰选择了澳大利亚队作为对手,这实在是一种机缘巧合。正如原央视主持人黄健翔世界杯的那个著名桥段所揭示的,再没有哪支球队比澳大利亚更适合“海归军团”的名分了。结果呢,28分钟里,澳大利亚的“海归”轻取两分,比赛简单得令人难以相信。客人颇为客气地完成了剩余的比赛,又颇为客气地归咎于体力不足。而郑智、邵佳一、董方卓偶有闪现的灵光,让看客们对中国“海归”的期盼降落到地面之上,却又不至于跌向深渊。

  所谓的中国队“最强阵容”,不过是极个别的成员刚刚转换了身份:郑智的9号球衣只穿了两个多月;董方卓获得21号球衣的时间同样的短,而且他还难以进入联赛的大名单;即使孙祥没有缺席,他也不会70天里变身Super Star。

  仔细想想,在实力层面上,这次与以往又有多大的不同?

  几位海外国脚中,邵佳一对比赛结果略感沮丧,“本来以为有得一打呢。”

  其他几个人则心态更为平和,或许身在英国,他们更熟悉那些澳洲“袋鼠”的强悍。

  当晚,失利没有过多影响孙继海与亲友团聚的心情,对于0比2的比分,他只能平静接受,他知道这个下午遭遇的是什么样的对手,而且,他一直认为中国队还没到追求成绩的阶段。

  一周前的英超赛场上,维杜卡的米堡队以同样的比分击败过孙继海的曼城队。中澳对抗赛前,这对老相识曾在酒店里邂逅,维杜卡赞美了广州的风情,孙继海则礼貌地表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他。他们都一样,不会把一场友谊赛看成人生大事件。

  “在欧洲踢了三年,现在进了曼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可能信心和经验会足一些吧,还谈不上质的飞跃。”董方卓赛前还苦笑着表示,“被外界弄成希望之星,肯定压力大喽,但是你要知道,足球不是一两个人的事。”事实也确实如此,他完成了个人在国家队最出色的一次演出,并没有带来改变战局的希望。

  对于“海归”可能的作用,郑智语气平缓地表示:“我们回来,是为国内球员服务的。”“服务”二字,除了见证这位球队灵魂一以贯之的谦逊,似有另一层深意可堪玩味——

  假使三四名“海归”带回了些许的足球新思维,如何达成与其他非“海归”的默契?有没有可能改变球队固有的积弊?这一切都是值得怀疑的。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朱广沪坦言,由于阵容中多数人停留在中超的节奏中,面对澳大利亚海外国脚的集群冲击,一时难以适应。

  散场之后,依旧有记者穷追不舍。走到电梯旁,有人问及应该如何缩短与澳大利亚队的实力差距,朱广沪急急地回了一句:“实力?那也得有人啊。”

  外面就是黄昏下的球场,一些球迷在撤离前发泄怒气,纷纷踩爆助威用的充气塑料棒,劈劈啪啪的声音回荡在粗瓷大碗般的体育场里,像是春节里燃放的爆竹。

  再过几天,张学友要来开个唱,那是歌坛不老的天王,又是举城期待。

  广州的上空渐渐暗下去,足球的热闹就这么结束了。仿佛一个幻象,它在天空中悬挂了几个月,而破灭的过程只持续了90分钟,更确切地陈述是,仅仅六分钟。那倏忽一闪,快得简直如同充气棒的爆裂。

  关军 李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