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达喀尔引发的思考:追逐梦想之路 保命最要紧(3)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12:01  体坛周报

  死者安息,生者反思

  死亡,在达喀尔这项向人类和自然极限的挑战中,可能性始终存在。在撒哈拉的沙漠中,我曾见证过一位意大利车手魂归沙场。人总有一死,正如不少达喀尔勇士的宣言,倒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也是一种光荣。

  问题在于,这一次特里的死却疑问丛生。首先,根据赛事组委会透露的信息,7日凌晨,阿根廷警方在距离拉潘帕省首府圣罗莎约197公里的公路附近发现了特里的尸体,当时特里随身携带着食物和水,但没有戴防护头盔。特里被发现的地方,距离他发出求救信号的地点约15公里,被高过膝盖的丛木遮掩,丧失了第一时间被发现的可能。

  其次,从4日上午出现意外苗头到7日凌晨,期间足有两天多时间来挽救法国车手,遗憾的是,整个搜救体系都没有体现出效率。第一个疑团在于:组委会向特里发出的卫星电话没有接通。假如没有这个不应该出现的故障,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另一个客观因素在于:组委会租用的当地直升飞机不能超低空飞行,直接影响了对于赛道的了解和及时抢救。而在非洲进行的达喀尔拉力赛中,所有直升机和驾驶员都由组委会自己配备,两部赛道指挥直升机和两部救援直升机全程跟踪所有摩托车的动向,一旦发生险情,最迟也能在15分钟之内展开援救行动。而这一次,援救行动竟然用了两天时间!

  事实上,直到8日早上为止,对于特里的死因仍无法给出最终结论。按照当地法律规定,他的尸体交由当地医生和法官负责处理。这个身高1.83米体重92公斤的大块头,长眠在了异乡的土地上。法医进行的尸检结果表明,特里是因肺水肿引起心脏病突发去世。7日晚,在圣拉斐尔点燃篝火的营地帐篷中间,组委会主席拉维尼向所有车手宣布了特里死亡的消息,并代表组委会向他致哀。这时候,赶回营地的摩托车手寥寥无几,每个人麻木的脸上都带着切身的忧伤。

  英雄也要车壮胆

  达喀尔当属最接近死神的汽车赛事,而摩托车手堪称浩瀚沙场之上的孤单英雄。相比汽车组和卡车组,摩托车手需要只身一人穿越漫漫征程,没有交流,没有保护,他们抵达终点的希望更多寄托在自己的“两轮伴侣”身上。

  在达喀尔赛场上,KTM赛车占据着垄断地位。卫冕冠军德普雷的座驾就是一辆KTM 690,它拥有超强可靠性。KTM 690的扭矩输出高达69.5牛·米,配合仅重162公斤的轻盈车身,车手们翻越沙丘变得简单很多。相比驾驶KTM 690的车手,几位中国骑士则没有这样幸运了,驾驶排量仅有250cc的两轮摩托,扭矩输出甚至不及KTM的一半,他们通往终点的路途自然更加荆棘遍布。

  陷车是达喀尔比赛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摩托车更是最大受害者,在一些看似平常的沙土路上,不少小排量的摩托却陷入其中动弹不得。为了应对此类问题,不少大排量的摩托车采用了大尺寸轮圈配合超长缓冲行程的减震系统,KTM 690亦是如此,长达300毫米的缓冲行程使得它拥有了过人的通过能力。

  千万不要以为拥有一部好的摩托车你就可以勇往直前了,因为在达喀尔复杂的路况上,轮胎的选择同样重要。卫冕冠军德普雷就因此吃了大亏,他在第一赛段中错选了轮胎导致爆胎损失了大把时间,而他的对手科马则慎重选择了滚珠式轮胎,结果从一开始就顺利甩开了最大竞争对手。 ★申强

  退赛小儿科,保命最要紧

  如果以上数字还不够深刻的话,那么比利时领航员弗尔瑟姆和他的伙伴经历的惊魂一幕则更加直观。在荒凉的沙漠中,二人遭遇到了严重的事故,赛车不仅损坏,更是燃起了熊熊大火。安全逃出的弗尔瑟姆只能和同伴拎着头盔以及背包离开了冒着黑烟的赛车,黯然退出了比赛。(如图)继续向终点进发的大部队中,宝马车队的阿提亚高居汽车组榜首,科马和德罗伊分别在摩托车组和卡车组中领跑。

  车毁人不亡,弗尔瑟姆已算幸运。首次参加达喀尔赛事的法国车手帕斯卡尔·特里却没有逃过死神的魔爪。特里是本年度达喀尔拉力赛移师南美洲后的第一个罹难者。对于自1979年举办至今的达喀尔来说,打上“死亡拉力赛”的标签已不是第一次了。1979年的第一届达喀尔赛事,就有一名摩托车手遭遇不测,此后每一年都会传出伤亡消息。而更悲惨的是,一些车迷和记者也在赛道上因为躲闪不及而惨遭车祸。如果再算上比赛期间发生的车手遭遇抢劫等暴力事件而导致的死亡,这一黑色的数字还会继续攀升。据较完整统计,30年来达喀尔拉力赛中丧生的车手和平民数已达54人之多。其中还不包括那些虽然保住性命,但却因为受伤而严重影响日后生活的人们。

  实际上,本届达喀尔开赛伊始就发生了不幸:在第1赛段,一辆三菱卡车失控撞向路边,致使一名8岁阿根廷男童身受重伤,引发了当地人的小规模抗议。达喀尔素以“挑战自我”的精神吸引着人们前往冒险,但没有人希望它变成一项“挑战死亡”的运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达喀尔拉力赛专题 |2009中国赛车专题 

更多关于 魏广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