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方程式运动路还很长 组建F1车队是个遥远的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12:19  中国新闻周刊

  ★ 文/黎明京

  承办F1大奖赛已经4年,中国与F1的关系仅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站赛。到2007年,中国方程式运动才有了一点进步,但根基还十分薄弱。

  中国赛车运动从1985年的首届香港·北京拉力赛算起,22年。而方程式运动开展的时间仅10年,而且基本都是在珠海国际赛车场(简称:珠赛)进行的。上赛道建成后,香港的FRD车队以参股的形式与上赛合作,但随着郁知非被捕,合作也中止了。

  中国方程式运动走过几个阶段。首先是上世纪90年代初法国通过FRD带给中国一批康巴斯方程式,还有一批欧洲淘汰了的老旧F3赛车。由于参赛费用高,车手基本来自港澳台。

  到了2007年,情况有了重大改观。先是吉利汽车公司大胆投入,与英国合作制造了吉利方程式赛车并推出赛事;接着是上海华赛公司自己研制华赛方程式赛车并推出赛事;以及台湾的三大腾飞公司因承办CTCC不成,改为举办中国方程式公开赛(CFO)。短短一年,中国在中级方程式项目出现了三大赛事。外加境外在中国举办的比赛,仅2007年,有8种不同的方程式比赛在中国举行。

  但情况并不如看到的风光。吉利方程式在2006年底试水,由于市场定位有问题,2007年的经营已经遇到严重危机。他们没有想到打着“中国芯”招牌的吉利方程式赛车并不容易在市场中找到赞助。现在,养活吉利方程式的只有吉利公司自己,还能生存多久是个问题。

  香港背景的华赛公司的华赛方程式基本胎死腹中。这个据说全部自主研发的赛车去年在上海F1大奖赛中亮相,没跑几圈就掉了轮子。

  目前,在中国方程式车坛稍有起色的是三大腾飞的CFO。这个赛事目前由两个赛事组成:雷诺方程式和威速方程式。由于参赛费用过高,只有两位内地车手参加;而威速方程式属于少年方程式比赛,很难抓住赞助商的眼球。

  不过,三大腾飞的市场前景看好。他们用程丛夫当形象大使,与迈凯轮、宝马和丰田F1车队都有交往。该公司日前成功获得上赛里面的卡丁车场的经营权,将形成从初级方程式到高级方程式的比赛系列。

  方程式运动的基础是卡丁车运动。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大兴卡丁车场的圈地泡沫破灭后,中国现存的竞赛型卡丁车场屈指可数。

  虽然主管部门中国汽联做了一些推广,但中国方程式赛车的脊梁还是依靠最早一批成绩较为突出的车手,如北京的程丛夫、上海的江腾一、马晴华,河北的王建伟等等。

  从国情上来看,在中国开展卡丁车运动有两大难题:老龄化社会趋势限制了赛车的基础人群;高资金投入又使得一些有身体条件的青少年望而却步。

  现在参加卡丁车赛的是家里有经济条件,但又不愿意读书的孩子,家长将赛车作为孩子的一个出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素质较差。这些孩子的家长又几乎都在找少花钱的“捷径”:初级方程式没有拿过名次,就想参加高级方程式。这也导致孩子的心态浮躁,国内现在所有方程式车手在卡丁车比赛中仍不是程丛夫的对手。而中国方程式的代表人物程丛夫,现在英国F3也仅是一位中流车手。

  中国申办F1之后,很快就有人张罗要收购F1车队,组建“中国之队”、要在F1世界加入“中国元素”,将在外国参赛的大陆或者香港车手说成是F1的后备选手。当这些泡沫散尽之后,人们意识到,组建F1车队在中国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中国出现F1车手也绝对不是中国汽联在“蓝皮书”中所说的“五年之内”。

  今年,中国两个赞助商“爱国者”和“联想”都出现在F1的车身上,但他们的钱全花到英国车队,与中国方程式运动没有任何关系。 ★

  (《汽车之友》F1资深记者黎明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