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桓:F1由加速转变为减速 透视FIA改革新规则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10:22 新浪体育

  今天是2005的新年元旦,离国际汽联在05赛季将强制实施F1新规则3月1日的日期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现在让我们来透视一下国际汽联对改革F1的新规则。

  自1994年5月,巴西车手塞纳在伊莫拉赛道发生惨剧生亡以后,国际汽联就宣布将当时的3.5升引擎改为3.0升引擎以来的这10年间,F1的运动在高科技的指导下快速地发展,引擎的也转速在不断加快、动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引擎的输出动力已经从94年的650匹马力达
到现在高速惊人的1000匹马力左右。

  针对车队富则更富、穷则更穷和F1赛车的引擎转数更加高速,容易引发意外事故等不利于F1运动发展的情况下,在2004年的早些时期,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提出了"减富减速"的改革案。然而,在2004年由于F1的10支车队中未能及时对国际汽联在早些时期所提出的现行F1规则修改讨论提案达成统一的意见,促成了国际汽联运用自己的权利作出了从2005年起强制实施新的F1赛事规则的决定。

  当时,国际汽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6月30日,世界赛车运动委员会一致投票决定,根据协和条约第7.5款的规定,向F1技术工作组提交了一项新规则决议。"

  国际汽联所提出的新规则修改讨论提案的内容在2004年7月6日就已经正式提交给了F1技术工作组。新规则的内容:F1每场分站赛的排位赛和正赛只能使用一套轮胎,并且一部引擎必须要连续参加两场分站赛;赛车的下压力将减少支持,下压力将下降到只有原来的20%,而且从2006年起赛车要使用2.4升V8引擎等等。

  由于有各车队参加的F1技术工作组无法在2004年9月6日国际汽联规定的截止日期前给出提案修改的意见,国际汽联的技术部门则根据协和条约第7.5款的规定,向F1技术工作组正式宣布了三项F1的改革措施。

  这三项F1改革的措施是:

  一是赛车车身空气动力设计上的变动,赛车下压力降低提供支持;二是车队须选用材质更硬的轮胎;三是引擎将由2.4升V8引擎更替原来的3升V10(10汽缸)引擎。

  以上改革的措施,F1十支车队都表示支持前两项的改革措施,即车体空气动力设计和轮胎材质变硬的变化。但是一些车队对第三项改革措施,即在2.4升引擎的更替上,分歧存在严重。在9月6日召开的车队会议上,只有7票表示赞成新F1改革的措施,根据协和条约上的规定,10支车队中必须有8支车队以上同意规则变动,变动的新规则才能通过。而7票的赞成票显然未达到新规则变动要通过的8票的通过票。

  于是,F1技术工作组在10月15日再次进行了开会决议,但仍然无法达到8票的最低通过票。这种的情况下,国际汽联在10月21日对外宣布了关于2005赛季的规则改革措施。

  国际汽联宣布的具体的改革措施:

  一、2005年3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改革措施(2005赛季)

  引擎

  每一部引擎必须进行连续地两站比赛。

  目的:长时间与长距离工作的的引擎必将影响引擎的动力输出,牵引力的减少从而达到降低车速的目的。

  轮胎

  一套轮胎必须完成排位赛和正式比赛。

  目的:跑赛路段距离时间的增加,加大了轮胎的磨损度,这需轮胎的材质要变的硬质,而硬质的轮胎也将大大影响和降低赛车在过弯时的速度。

  车身

  在赛车空气动力设计方面,尾翼向前、前鼻翼须抬高,以降低赛车对下压力的提供。

  目的:这些措施能使赛车的下压力降低到只有原来的20%,牵引力的减少,从而达到减速的最终目的。

  二、2006年1月1日起强制执行的改革措施(2006赛季以后)

  引擎

  除了2.4升V8引擎之外,将另有关于车身空气动力设计和车体使用材质方面的限制。

  目的:通过限制引擎的动力来达到降低车速的目的。这一限制将把引擎的输出功率从现在的1000马力降低到700马力。

  国际汽联还考虑到一些小车队的资金的短缺以及时间上的紧迫等原故,国际汽联允许小车队可以继续使用V10引擎,但是国际汽联将对小车队使用V10引擎的转速及扭矩输出等方面将做出某些限制。

  目的:通过一系列限制措施来降低小车队的参赛费用的支出,从而确保F1运动的健康、合理地、稳定的发展。

  透视国际汽联对F1规则的改动,我们能清楚其目是非常地明确,那就是要使F1从"加速"的现状转变为"减速"的过程,从而通过"减速"将F1的速度锁定在一个国际汽联认可的范畴里。(RacinaChina赛车工作室 阿桓)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