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中国篮球该学什么

  题记  24日,林书豪(微博)未能再次扮演尼克斯队“拯救者”的角色,面对迈阿密热火(微博)队“三巨头”的强力压制,林书豪全场11投1中,得到8分,这是他成为球队首发以来的最低得分,并有8次失误。尼克斯队以88∶102告负。这或许会令期待林书豪续写奇迹的球迷们有些失望,但对于竞争激烈的NBA(微博)而言,没有谁可以一直赢下去。

  25日,破例入选NBA全明星新秀挑战赛的林书豪出场9分钟,交出4投1中得2分以及助攻、篮板和失误各1次的平淡数据。全明星周末期间NBA为林书豪安排了多场活动,“林热”持续不退。

  其实,我们关注和讨论林书豪,不仅仅因为他的传奇故事或出色战绩,更在于他的崛起给了中国篮球一次反躬自问的机会。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篮球的选材方式和培养理念是否存在缺陷?是不是只有姚明那样的身体条件才能在NBA立足?中国男篮为何屡屡陷入“没有好小个、累死一群大个儿”的尴尬?CUBA能走出自己的“林书豪”吗?

  明天,林书豪的故事将继续演绎,而这些问题,却需要中国篮球一个个解答。正如姚明在近日接受采访时所言,“林书豪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或许,这才是“林书豪现象”对于中国篮球的最大意义。

  易建联(微博)的春天还远吗  

  目前少机会,爆发靠实力,也需要运气和机遇

  郑轶:林书豪的走红,让很多人不免联想到同在NBA的易建联。从高顺位新秀、球队首发沦为替补,再到险些失业、只得接受底薪成为边缘球员,易建联的NBA经历可谓高开低走。不过,林书豪也曾长时间身处逆境,他的经历和选择或许会给易建联乃至以后闯荡NBA的中国球员带来一些启示。

  张卫平:林书豪能够成功,有各方面的机缘巧合。其实之前纽约尼克斯队也要裁他,但球队已经没控卫了,这个时候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基本绝望,就让林书豪试试吧。当然,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也得真能把握住才行。易建联就没有这个机会,缺少展现的舞台。他所在的小牛队是卫冕冠军,人才济济,如果凭个人能力一点一点积累,这是非常艰苦的过程。

  薛原:易建联和林书豪都是NBA赛场上为数不多的黄皮肤球员,但两人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同。虽然林书豪的故事告诉人们坚持的力量和希望,但在小牛队苦苦等待中的易建联,能否也有柳暗花明的一天,依然是个问号。这要靠实力,有的时候,运气和机遇也不可缺少。目前小牛队中易建联的竞争者不少,而球队有时又要求他充当中锋角色。怎样和球队产生化学反应,最好的办法是打出自己最擅长的球风,又正好契合球队需要。对易建联来说,这不全是他自己所能掌握的。就像林书豪两年换了3支球队一样,边缘境地的易建联,漂泊大概也是眼下的常态。

  我们为何难觅“好小个”

  选材有误区,发展思路摇摆,人才培养急功近利

  郑轶:见惯了在NBA闯荡的中国“大个子”,林书豪的横空出世,让很多人惊叹原来黄种人的“小个子”也能打出一片天。根据人种特点,黄种人出“大个子”的几率不如黑人和白人,按道理“小个子”球员的选材面应该更宽。但近年来中国篮球的软肋恰恰是对身高没有过高要求的后卫。以林书豪的身体条件,在中国篮球圈都不占优,为什么我们却陷入“没有好小个、累死一群大个儿”的尴尬?

  张卫平:这就是训练问题。中国篮球不缺人,缺“好厨子”,也就是好教练。现在我们老请洋教练,但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特点。中国篮球是应该学习,但不管学美国还是学欧洲,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领会。我们原来是“小快灵”,像突破分球、快攻,都是中国篮球的“一招鲜”,为什么现在没了,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交织在一块。这几年还是比较重视青少年培养的,也有一些成效。像这个赛季的北京队、山西队,都有一些不错的年轻球员,但后卫这块现在确实还看不到特别好的苗子。

  马跃南:我很欣赏林书豪的一句话,控球后卫最重要的不是得分,是能将全队组织起来。这说明他是个很聪明、也很有想法的球员。他也经历过挫折,曾被别人看不起,但没有放弃,这些经历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好处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磨难。现在我们条件好了,也有很多喜欢篮球的青少年,但能不能吃苦是个问题,不能轻易向困难低头。当年中国男篮的后卫宫鲁鸣也是边缘球员,全靠自己拼出来。    

  薛原:中国篮球在选材方面存在误区。当年苦于内线没大个子,被别人欺负,到北京奥运会时,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12支球队之最,但组织后卫却成为软肋。这正是发展过程中思路的左右摇摆和不均衡所致。这样的思路反映在基层培养体系中,就是对个头的要求过于强化。孩子发育还有早长、晚长之分,青少年阶段最应该培养的基本功和意识被“找大个”的急功近利想法替代,到了联赛和国家队层面,自然就成了无源之水。

  林书豪如果在中国篮球的环境中成长,会取得今天的成绩吗?换句话说,林书豪这样条件的球员,在中国的青少年中毫不稀奇,最终却难以达到他的水准。问题出在哪里,不难得出答案。

  高校培养运动员难在哪

  机制存局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轨制”运行

  郑轶:作为一名控卫,林书豪被评价为“用脑子打球”的球员,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出身哈佛的名校背景。他的成功,可谓美国式“体教结合”的最佳诠释。姚明说过,期待国内普通高校能够走出不普通的体育人。但就目前看,中国高校还不具备培养和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功能。与NCAA(美国大学体育总会)为NBA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相比,目前的CUBA还显得较为贫瘠。 

  张卫平:中美两国的体育机制不同,目前看,中国的高校可能出现个别高水平体育人才,但还不能成批出现。美国孩子练体育都是自己的事,国家不负担,你要是真想往上练,就得自己花钱。如果去学校,就要申请体育的奖学金。但中国的机制不是这样,专业运动员是国家投入经费培养,高校愿不愿意掏钱搞体育,也不一定。 

  马跃南:美国大学篮球教练都是专职的,拿很高的薪水,可以随时去职业队或者国家队,这说明他们的大学篮球水平很高。但是中国高校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体系,缺乏专业教练。当然,现在也出来了个别高校运动员打CBA(微博),比如佛山队的曾令旭(微博)。但由于这样的渠道并没有完全通畅,一些孩子如果选择打球,可能就不念书了。

  薛原: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在两个不同的圈子中运行。竞技体育早期专业化、精英化,脱离了学校体育的轨道,实际上也失去了最广大的基础人群。“双轨制”的运行模式,是中国体育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体教结合”的概念,依然着眼于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而忽视了体育本就是教育组成部分的意义。让体育回归教育,回归生活,谈论林书豪的成长模式,才更有价值。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中国篮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