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新世纪随队记者 王毅 义乌专电 图/本报记者 郑家雄 摄
CBA很少有最后混得不错的外教,邓华德算是个特例。新世纪马可波罗主帅布莱恩·戈尔也许会是另一个,尽管现在还不能以成功来定义他,但以开赛至今烈豹的表现和战绩,戈尔无疑已经“上路”。这个自称“老头”的澳大利亚人到底有何魔力,能带领这群烈豹一路呼啸?
【调教艺术】
防守是第一 最看重态度
“good、good……”义乌梅湖体育馆,戈尔一边给队员传球,一边不停地鼓励队员。老外在鼓励和调动球员情绪上自有一套,戈尔这点也很在行。
尽管已经出汗,但戈尔头顶上那顶灰色的帽子还是没有摘掉。他经常和队员、随队记者开玩笑,用中文说自己是“老头”,戴着这顶帽子他还真像是老头。
但这个“老头”不简单,一个业内人士说道:“人家在澳大利亚的江湖地位相当于蒋兴权在中国篮球界的地位,绝对是教父级人物。”接手新世纪马可波罗兵权前,外界对这个“老头”能否给遭遇成长烦恼的烈豹带来改变持观望态度。可现在,戈尔用连胜的惊艳开局给出了答案。
当然,戈尔对队员可不全都是笑脸和鼓励,如果球员无法达到他的要求,他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和不满。
“在我的战术体系中,防守是第一位的。”戈尔说。而重视防守的教练一般都很看重球员的态度,因为防守本身就是七分态度三分技术。
赛季开始前,球队的某次热身赛,有个年轻队员坐在替补席走神,当戈尔示意其准备热身上场时,这名队员未反应过来,结果戈尔相当恼火,此后的比赛这名队员没有获得过可观的上场时间,直到他后来用刻苦的训练和拼命的防守改变了戈尔的看法。
【指挥艺术】
场下像儒生 场上像狂人
虽然已有57岁,但每一次看到戈尔,他都是精力充沛,充满激情。
27日球队乘坐大巴从杭州转战义乌。前一晚与广厦的恶战让队员们深感疲惫,纷纷倒头大睡。戈尔却并无睡意,他先和旁边的助理教练李群、郑诚在战术板上比划了好一阵,之后又让郑诚把早已剪辑好的浙江稠州银行的录像调出来给他看。
戈尔眼睛轻度近视,在场下需要读书、看电脑时他会戴上眼镜,看起来像个儒雅的学者。然而,平时指挥比赛,戈尔并不戴眼镜,而且比赛时他几乎都是站在场边,激情四射,声若洪钟。
“这就是我一贯的风格,我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名教练,如果我不这样的话,就无法带动队员。我爸爸就是个教练,他执教风格也是很富有激情,这对我影响很大。”戈尔笑着说。
教练全情投入,球员们自然不敢偷懒,不敢懈怠。“偷懒他会骂人的,谁愿意挨骂啊?”有队员告诉记者。
富有激情并不意味头脑发热。每场比赛前,戈尔会将要点写在小纸条上。他说:“这个习惯保持了很久,譬如什么时候换人、叫暂停等等都会记下来,我老了,容易忘事。”说着,他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头,然后开玩笑地说,“你看头发都没有了。”
【生活艺术】
食量很惊人 懂中国世故
“嘿,训练完我们来一场怎么样?我会踢爆你的屁股。”球队抵达义乌的首节训练课前,戈尔看到正在场边跑步的记者,主动过来约战。记者们爽快应战。结果,戈尔、李群和郑诚三个人完爆多打一人的随队记者们。赢了球,戈尔“垃圾话”不断,“你们心碎了吧,准备受死了没?”
打完比赛,球员们已用过午餐。教练组和记者们干脆在酒店下面的必胜客吃饭。“这种感觉真好,就像在家里,几个好友打完球,一起美餐,如果七喜能换成啤酒就更完美了。”看着满桌的美食,戈尔欢喜不已。他一个人就干掉9块披萨,食量惊人。
席间,球队赞助商马可波罗在义乌当地的经销商举杯来敬教练组,戈尔痛快地与其碰杯。来中国两年时间,他早已了解中国的酒桌文化,别人举杯,他会很中国式地回敬,然后一饮而尽,之后还不忘用中文说声谢谢。
很多外教之所以在CBA难有成就,与其难以融入中国文化有莫大关系。但戈尔却不同。他三餐都和球队一起吃,筷子也使用得相当熟练。基本的中文他能听懂,全队每一个人的名字,他完全可以用中文来说。
融入中国文化,戈尔明白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执教起来也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