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篮阵中有人最期待救赎 争议声中他打出强势篮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02日21:3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三场热身赛之后,张博的位置越来越稳,强势的防守让他在和郭艾伦以及于澍龙的竞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这一次这位21岁的小将正在离亚运越来越近,在失去了参加亚锦赛的机会之后,这次亚运也是他的救赎之战。

  “张博!你准备好!”翻译郭维盛一声大叫,把坐在替补席最后一个的位子的张博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他立马起身往教练的位置走去。一边走一边麻利的脱下外套。这是中国队和美国明星队的第二场比赛。第一场比赛对手输了28分,但这一场开场就给中国队一个下马威。

  孙悦和刘炜的组合在开局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很好的组织进攻。中国队只能依靠外线投篮来得分。但对手却利用中国队的在防守上的松散将分差不断拉开。“防守!上去好好给我防守!我们这一段防守问题很大。你去把换孙悦下来!”邓华德对张博交代说。一次“死球”孙悦被换了下来,深感自己的状态不好的孙悦也赌气的扔掉了从张博手里接过的毛巾,气呼呼的一屁股坐在了板凳席上。

  防守!防守!还是防守!这是邓华德对张博最大的要求,“邓华德要求得比较多的是在防守这块,进攻上我这里没有什么压力,队中有很多老队员担任进攻重任。我们这些年轻人更多是在防守端做一些贡献。”张博深知自己在这个队伍的位置,所以对于邓华德每一次交给他的任务,他都任劳任怨。“整个防守和进攻体系比较适合自己,在这个体系中,自己打的是后卫,自己要做的就是找到每个空位机会,把球传到每一个人的手上,让队友尽量得分,在防守端做得要坚决一些。”

  第一年进入国家队就希望代表国家队出征亚运会对于年轻的张博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但即使能够获得这一切,张博在国家队还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心路历程。即使在今天回忆起来,他也感慨不已。

  “(被开除)事情刚出来的时候,自己整个人的情绪很低迷,几乎是一个最深的低谷。自己也很不喜欢去接触外界,脑袋里只有一个让我能去想的,就是篮球,在那个时间我就感觉,只有真的失去机会,才会觉得有多么沮丧。”那次夜归被教练查出,让张博的国家队生涯一度蒙上了阴影。

  回忆起那段时间,张博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有些低沉,“之前进国家队,可能自己当时身在其中,也没感觉到那么珍惜。但真的失去了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这很难受。那段时间就是自我封闭的,脑袋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篮球,没事就和大家的时间错开,拿着篮球去球馆练习。”

  张博说那段时间是篮球真正的“挽救”了自己,给了他重新上路的勇气和信心,“也就是在那种隔绝的时候,我也有了更好的机会去认识自己,更好的专注度。不管是在球馆训练还是在场上,只要碰到篮球,我就可以不再去想周围一切的事情,现在想来,那段时间对我的帮助还是很高的。“

  但令张博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一度绝望就快看不到希望的时候,邓华德带给他了最大的惊喜——重回国家队陪练!

  “我当时在八一训练,接到阿执导的电话,让我回到国家队继续训练。当时我正在开车,还不能多想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当时突然觉得自己变化了,不再患得患失。在之前如果听到这个消息,可能自己就会突然非常兴奋起来,但现在不会这样了,会很平静去面对这些,更多思考和冷静去想。”那段时间也让张博变得成熟起来。

  “我现在还记得邓华德见到我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欢迎你回来,你能回来我很高兴。你要知道像被国家队开除这些事情,要换做其他教练可能根本就不再会有机会回来了。”在记者面前邓华德毫不掩饰他对张博的赞赏,尽管处罚严厉,但他也愿意给犯过错误的年轻人改过的机会。

  教练的厚爱,张博点滴都记在了心里,但他更希望用场上的表现来回报教练对他的信任,也回击外界的重重质疑。

  “我真的很感谢他,他把我召回来也面临着很多压力和舆论,他能再给我机会,真的非常感谢。我也真的希望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让外界质疑我和质疑他的人能看到。自己也在拼命努力,知道教练为我付出了很多,我要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球队。“

  对于即将开始的亚运会,以及最后的12人名单,张博反倒显得非常平静了,“现在教练说了不是最终的名单,但从目前来开还是感谢教练组给我的机会,作为年轻队员非常开心,无比荣幸,自己把握好这个机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一个年轻人,只要他懂得改变,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给他再一次的机会呢?而对于邓华德而言,多一个愿意为胸前的国旗拼搏的队员,就多一分赢得胜利的希望,他又怎么会拒绝呢?

  (晨曦)

  

相关专题: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