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元伟自传(5): 准入制是分水岭 八一转制的背后(3)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7月18日15:47  新浪体育

  转制给八一男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和动力,使他们焕发出更强的斗志和获胜的欲望。然而职业联赛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随着联赛职业化改革的推进,八一男篮在CBA赛场上尽管拼搏依旧,但已显得力不从心,2008~2009赛季止步于八强之外。而2009~2010赛季也是困难重重,最后凭借着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常规赛的最后时刻力克群雄,拿到了最后一张季后赛门票,过程可谓惊心动魄。这是又一次铁军精神的爆发,创造了又一个令人尊重的战例。在人们赞叹的同时,也展现出球队的无奈:相对于八冠王而言,仅进入八强,显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可以说,目前八一男篮面临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时代造成的。大家都清楚,外援是八一富邦俱乐部的瓶颈,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将决定俱乐部的前途。八一男篮在专业体育时代已经达到了其他篮球队所不能企及的巅峰,但在职业篮球时代,最终也是要拿成绩说话的;因此突破瓶颈,保持竞争力还需要新的眼光和勇气,需要观念转变和进一步创新。

  在外援使用的规定上,球迷们都在质疑中国篮协对八一队的特殊政策。我要说,这是完全必要的。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给八一队时间,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八一队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这里夹杂着诸多历史和现实的考量因素,作为管理部门要“讲政治”,这是必须顾及的一环。

  职业元年

  在这个赛季,照样有很多日子值得记录:

  ——2005年12月8日,中国篮球庆祝自己110岁生日,从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的第一次篮球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100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CBA赛场则成为很多球员、无数篮球迷寄托梦想宣泄情感的地方。

  ——2006年4月19日晚,广东宏远主场88∶81再次战胜八一双鹿队。这样,本年度CBA联赛全部结束,广东宏远以4∶1的总比分获得2005~2006赛季CBA联赛总冠军。这也是广东队连续第三次捧起至尊宝鼎。自八一队后,广东宏远成为第二支获得三连冠的球队,一个新的王朝就此诞生。

  易建联不仅刚刚获得了本赛季CBA总决赛MVP的称号,2005年他还以180万元的收入进入福布斯中国财富榜,成为耐克、可口可乐、安利纽崔莱、伊利牛奶四大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让易建联不仅红遍CBA赛场,而且在大街小巷、电视电台也到处都有易建联的身影。

  ——2006年3月18日晚,2006年CBA全明星赛在上海体育馆打响,南方明星队最后一节实现大翻盘,以93∶90战胜北方明星队。赛后,来自云南队的乔恩•史密斯获得全明星赛MVP的称号。而“超女”张靓颖也作为本次特约嘉宾出演,使得赛场更多了一份轻松和愉悦。

  在这年联赛的总结中,我们认为第一个职业化的CBA联赛是一个健康正面、积极进取的联赛。

  不仅如此,在这个赛季,经济状况也开始回暖,有8家俱乐部门票收入高于上一赛季,6家俱乐部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比上一赛季增加了3家;电视转播由上赛季的13家增加到19家,国内转播观看人次累计为2 1467亿;ESPN和NBA-TV在上赛季有选择地转播联赛的基础上,本赛季从季后赛开始全面转播,收视人次累计达到1 4593亿,两项收视率相加达到3亿多人次。本赛季在保持赛制不变的基础上,合理编排,在历时5个月的赛期内,15支参赛球队经过44轮308场常规赛、19场季后赛和5场总决赛,共进行了332场比赛,是继上赛季307场比赛后,CBA联赛11年来场次最多、历时最长的一届联赛。

  严肃赛风

  在联赛一帆风顺的时候,一些问题的苗头也显现出来,特别是在赛风问题上,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裁判问题是一大困扰,执法CBA第26轮福建队主场对上海队比赛的两名裁判,由于在场上出现多次不正当判罚,中国篮协对他们开出“禁赛”重罚,做到了防微杜渐。

  联赛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标准问题也凸显出来,比如有些球队和球员缺乏一拼到底的精神。联赛季后赛“八进四”、“四进二”的比赛之所以不够精彩,主要是因为球员的职业意识过于淡薄。篮协在当年的总结中这样警示各家俱乐部以及球队:“季后赛如果缺少精彩、经典的比赛,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会对联赛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大家一定要杜绝这种现象,不能让我们苦心吸引来的球迷群体对联赛失去信心和兴趣。”

  既然是职业化,一切环节都必须按照职业联赛的标准一板一眼地进行。在联赛总结会上,篮管中心负责联赛工作的副主任王渡强调了两个微小细节,以证明联赛职业标准不达标的现状。一是出现记者席被占用的问题,尤其是季后赛,很多客队记者在客场根本找不到记者席,更得不到主队应该提供的一些通讯器材和网络传输系统。二是很多球队的教练使用非联赛制定战术用板问题。这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了教练员职业化意识模糊不清的现状。

  有进步,但是不自夸;有成绩,还要找不足,抱着这样一种警醒的态度,我们希望改革能在下个赛季继续推进。

  上命难违

  2006年8月7日,广州。打完中美篮球赛后,我从广州飞往南京参加斯坦科维奇杯赛,就在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位总局领导的电话。他明确地对我讲: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你们要压缩联赛,给国家队备战留出更多时间。在他的印象里,CBA联赛不是高水平的比赛,与其多打这样的比赛,还不如增加国家队的集训时间。

  接到这个电话,我的心情很复杂,也很忧虑。领导同志亲自打电话的时候不多,我知道他下决心了。到了南京以后,我就跟中心的同志们谈这件事,大家都感到意外。当时盈方中国公司总经理王应权正在南京,听说了这件事后,反应很强烈。当时他正在和一些大企业、大客户谈下个赛季的广告和赞助事宜,这个消息放出来,盈方的谈判会受到很大影响。

  王应权是从商业开发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我却要从全局角度多想一些。经过两个赛季的试验,CBA联赛已经呈现出向上的势头,联赛的面貌有所改观。运动员、教练员、俱乐部投资人和媒体对联赛的发展充满期待,赞助商方面也表现出积极参与的意愿。就在这个关口,放出压缩联赛的讯息,势必会带来连锁反应。首先,压缩赛程意味着在赛制上要退回到过去的双循环赛制,常规赛将减少112场比赛,这对球队、俱乐部和联赛整体的影响是全面的。第二,新联赛刚推出就削减,联赛改革举措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第三,赛事减少还将导致联赛价值缩水,给联赛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当然,作为篮管中心的负责人,我理解总局领导的意图和出发点。篮球尽管不是2008年奥运会的夺金项目,但群众基础好,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姚明在NBA的成功,王治郅的回归,以及易建联登陆NBA初期的不俗表现,都使社会各界对国家男篮抱有很高的期望。总局领导一再强调指出:如果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8奥运会上夺取了许多金牌,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集体球类项目不见起色,就不能说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显然,总局领导是从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任务的大局出发,参照了国内一些优势项目的成功经验作出了压缩联赛的决定。我之所以感到忧虑,是基于我对篮球项目奥运备战的不同认识和整体思考。

  从国外优秀篮球运动员成才的规律看,一个运动员每年必须打够80场以上的高水平比赛,积累比赛经验,提高技战术运用能力,才能快速成长。这是欧美篮球强国多年经验的总结。我们的奥运备战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为运动员多打高水平比赛创造条件。而当今的现实是,世界各国篮球职业联赛的时间一般都是在10月底至第二年的6月左右。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即使将国家队提前集中起来,也没有参加高水平国际比赛的机会。缺少正式比赛的长期集训不仅对提高运动员水平的作用有限,而且有削弱球员的激情、增加伤病的风险。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提出了“联赛为本”的概念。既然我们没有机会和条件参加更多的国际比赛,只能通过提高CBA联赛的水平、增加联赛的场次来满足运动员锻炼提高的要求,达到增强国家队实力的目的。这些年来CBA职业联赛改革的实质就是推动联赛的国际化程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增加外籍球员上场次数、提高对抗水平,而且在裁判执法尺度上也尽量接近国际大赛的要求,让年轻运动员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因此,高水平的CBA联赛对于国家队水平的提高有促进和保障意义。目前CBA联赛的竞争性、对抗性越来越强,有力地促进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年轻球员的成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职业联赛是国家队的基础,要提高国家队的水平必须把联赛水平搞上去。而且联赛发展对于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记得有一次给总局领导汇报工作时,我提出“联赛为本”的观点,立即受到领导同志的批驳。他说:“这个提法是错误的,起码是可以商榷的。历来只有国家队为俱乐部培养人,哪有俱乐部为国家队培养人的?”他还举了体操、乒乓球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在我看来,这不是一回事。运动项目不同,所遵循的规律也应该不同,尤其是针对篮球、足球这样的在国际上高度职业化的集体项目,更不能简单照搬个人项目的经验。

  缩短联赛的结果既解决不了国家队的问题,又给新生的联赛带来负面影响,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当时为了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想了不少办法,做了很多努力,可惜都未能如愿。最终只能按照组织原则办事,努力落实领导的意图,尽可能协调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我们要在联赛委员会上通过这个决定,要做通各个俱乐部的工作,还得和盈方达成一致。鉴于这个决定给联赛商务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同意了盈方本赛季削减70万美元保证金的要求,按当时的汇率计算达560万元人民币。最后的结果,2006~2007赛季CBA联赛共缩短了28天。

  南北赛区实行了两个赛季就被取消了,媒体质疑得很厉害,包括当时姚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他说:“联赛缩短之后,国家队也许会在短期内得到一些帮助,但这是以牺牲中国篮球发展的基础为代价的。联赛缩短必然削弱联赛水平,而联赛的水平决定国家队的水平。球员的技战术经验损失还只是一部分,球迷对联赛的信心、赞助商对联赛的信心都会降低,球员、教练的收入会减少,教练员执教的经验会减少。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联赛信誉的损失,因为朝令不可夕改。”

  当时中国男篮主帅尤纳斯对此也很不理解。他说:“如果你想提高中国篮球的水平,就必须提高中国联赛的水平,必须对CBA做很大的改革。俱乐部强大了,联赛就强大了;联赛强大了,中国国家队也就强大了。”他认为整天关起门来集训,只能把队员的激情练没了,与欧美强队比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人家都在打联赛,哪有时间陪我们练?

  不按照运动项目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办事,其结果或许只能是削足适履、于事无补。

  尽管新生的CBA职业联赛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只是前进路途中短暂的波折。此时的CBA联赛像一艘刚刚起航的战船,扬起风帆,劈波斩浪,驶向更为广阔的海洋。等待它的还有数不尽的惊涛骇浪,也考验着驾船远航的人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