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苏群:美国大鳄游进CBA 谁说NBA在中国办不了联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10:19  篮球先锋报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但就在CBA手忙脚乱地应付这个混乱的赛季时,一条大鳄悄悄地游进了家门。

  中国篮球媒体向来以“姚明”和“易建联”为关键词,所以很少有人意识到1月14日这条新闻,关键词是“资本”: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今天宣布NBA中国正式成立,NBA中国将全面领导NBA联盟在大中华区的所有业务。有五家战略投资者将投入2.53亿美元,以优先股权益购得NBA中国11%的股份。这五家享誉全球的战略合作伙伴分别是———隶属沃尔特·迪斯尼公司的ES-PN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李嘉诚基金会和招商局中国基金有限公司。NBA中国将由一个董事会共同领导与管理,董事会成员包括各战略投资商代表、印第安纳步行者队所有人赫伯·西蒙、明尼苏达森林狼队所有人格伦·泰勒……以及NBA主席大卫·斯特恩。

  虽然美联社发了通稿,但作为一条经济新闻,并没有在中国体育媒体上掀起丝毫波澜,远不及四天前CBA以“官秀昌案”为由将新疆广汇踢出季后赛来得轰动。但是若干年以后,1月14日将作为一个里程碑的日子重新被人提起。我相信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在幸福大街北口通正大厦第15层的那间办公室里,作为CBA的掌门人,疲惫不堪的李元伟暗自发出了一声叹息。是的,这条大鳄终于游进了家门。

  2.53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折算成人民币,就是18亿。以CBA十六家俱乐部每家每年投资1600万计算,CBA整体全年投入运营资本约2.5亿,“NBA中国”仅这五家股东的一次性投资就是CBA七年的投入。而按11%的比例推算,“NBA中国”未来的总盘子将达到23亿美元,即165亿人民币,CBA按目前规模运行,要66年才能达到这个数。显然,165亿只是个暂时的数字,“NBA中国”上市以后,凭借NBA的品牌效应,其融资规模难以预计。

  这是一条真正的“资本大鳄”,与它相比,CBA只是一条小蜥蜴。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发展的这十几年中,球迷见到的只是王牌球队风起云涌,招牌球星前仆后继,而作为掌门人,从杨伯镛、钟添发、信兰成到李元伟,感受到的是寻找资本的艰难滋味。李元伟处在中国篮球巨变的年代,他很早意识到NBA运营体制的优势,曾试图说服当时的“NBA中国”合作开发CBA,无奈马富生(当时的NBA中国区经理)无动于衷。其实,马富生的摇控者大卫·斯特恩早有盘算,像马富生那样在中国一家一家找合作伙伴,每家300万美元,总有找尽之时,最好的办法是成立股份公司,上市,壮大,那样的话,“NBA中国”将变成一台吸钱机器,尽纳天下可纳之财。

  当年的信兰成错过了资本结构改造的最好时机,现在的李元伟错过了与NBA联姻的最好时机,当“NBA中国”五脏俱全———甚至容纳了三家实力派中资企业,一家实力雄厚的港资机构,五个股东里面有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两个金融资本背景———CBA再想上船为时已晚。“NBA中国”的掌舵者是台湾人陈永正,他曾先后在摩托罗拉和微软担任副总裁,是这两家公司在大中华区的掌门,让他搬入北京东三环财富中心第19层的办公室替NBA打工,如果没有足够的诱惑根本做不到。显然,让陈永正下决心离开微软的诱惑,正是1月14日诞生的这个旗舰式的股份公司,以及NBA在中国的可观前景。

 [1] [2] [下一页]

  新浪为《篮球先锋报》独家网络合作伙伴,该报提供所有内容,其他网站和平面媒体不得转载、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变相传播,违者负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