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李海平:CBA让企业家成为英雄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21:00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CBA联赛轰轰烈烈搞了12年。球市起落也罢,市场的培育也罢,国家队的战绩也罢,新人的涌现也罢,都掩盖不住这样一个尴尬的事实:无论各俱乐部承认与否,几乎没有挣钱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体育要想与市场接轨,走职业化的道路是不可避免的。职业联赛作为市场化项目,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市场需要而获取利益的最大化。既然不挣钱,那咱们还折腾的什么劲,那还叫职业联赛吗?

  对于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营情况,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资料显示,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经费来源方面大部分仍旧靠企业投入。一份研究材料表明,篮球俱乐部虽然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但是许多俱乐部在聘请外援、支付球员薪水和奖金、转会费等方面花钱如流水,收入与支出不平衡。根据资料显示,CBA俱乐部年投入资金平均为387万元,俱乐部的经营收入平均每年为237万元。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投资篮球俱乐部的企业家们基本上扮演的是慈善家的角色。难怪一位圈子里的资深教练(现在是领队)语重心长地对媒体记者说,战绩不好你们可以骂教练、队员,但是不能骂企业,把人家企业骂跑了,谁掏钱搞篮球呢?这话显得中国篮球有些悲壮了,明明赔钱的事情,就是有人会掏钱,为的是挽救联赛,支持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企业家几乎成了民族英雄。

  然而,企业家在市场上打拼这么多年,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饱经市场经济的考验。他们可以做慈善家或者民族英雄,但是市场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企业家也不是冤大头,他们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起步的时候可以赔钱经营,但当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自然的选择就是撤出了。所以,只要分析一下我们俱乐部名字的变迁就可以了,简直是一部前仆后继的企业家冲锋陷阵然后仓皇撤退的电视连续剧。CBA就像个水性杨花傍大款的小二奶,恨不得把中国所有像样的企业陪一遍,来维持自己高昂的支出。那些咬牙坚持下来的俱乐部日子也不好过,要么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以满足领导夺锦标的虚荣心,领导高兴了,也许还能从其他方面获得政策利益上的补偿;要么就偷工减料,拖欠球队工资,购买水货外援什么的。

  但凡了解一点世界体育竞赛联盟状况的人都知道,经营联赛是可以赚钱的。同为篮球联赛的NBA联赛,它的俱乐部每年通过广告赞助、电视转播权转让、球员转会、门票收入、标志产品的销售获得大量的收入。到20世纪末,NBA的总收入已经达到150亿美元。CBA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我国的篮球受众数量连NBA这样的联盟都垂涎,可我们的经营却可怜得很。1999年的一个研究报告表明,当时国内的27个篮球职业俱乐部中,真正有经营行为的只有11个,其余的基本上还处于运动队的运行模式。那时候,我们的职业联赛已经搞了5年。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联赛的运营都要经过一个发展历程,NBA也出现过入不敷出、难以为继的时候。毕竟NBA联赛已经搞了50多年了。但问题在于,我国的职业联赛诞生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观众需求还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包括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引进还是其他国家经验的吸取,都具有NBA起步时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市场,联赛和俱乐部搞不好,恐怕不能仅仅用一句管理水平不高就可以打发的。

  CBA和NBA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可以把问题逐一进行比较。首先看所有权:NBA的俱乐部和球队都是归老板所有,无论是库班还是唐纳德·斯特林,俱乐部就是俺家的,陪了挣了都是自己的。CBA的球队大概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省市体育局(部队)与企业合办的,即体育局出教练员、运动员,企业出资金,CBA中大部分是这种属性的俱乐部。第二种是企业独自办俱乐部,俱乐部的所有权归企业。比如

广东宏远和不守圈子里的规矩而远赴他乡打球的北京奥神。从所有权上看,大部分合作制的俱乐部存在一些先天不足,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缺乏规范的俱乐部运行方式。再从管理机构上看,NBA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30支联盟球队的老板或者老板指定的代理人组成的。董事会是NBA的最高权力机构,所有的决议都是投票决定。决策在得票四分之三以上就可以生效,反对者无条件服从。这样,基本上是按照联盟中多数球队的利益进行决策的。总裁是受聘于董事会的最高行政领导者。说白了,董事会就是所有俱乐部的代言人,大卫·斯特恩也不是国家干部,是老板们聘来经营联赛的。老板不看别的,要的就是利益,所以NBA的所有运营,全部围绕着一个目标:挣钱!CBA的最高权力部门是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那可是各省市体育局篮球中心的领导,自然也就是各俱乐部的领导。俱乐部只能行使篮管中心许可的有限的权利,更糟糕的是,就是这点有限的权利,对于那些体育局与企业合作的俱乐部来说,还要进行对这些权利的二次分配。至于企业自办的俱乐部,因为你的兄弟们都是带着计划经济的尾巴,你也只好随着大家叫爹了。

  所有的问题最终的原因多是体制问题。我们和NBA的差距绝不仅仅是市场开拓,营销水平或者竞技水平的差距,体制上不伦不类,导致了联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联赛,挣钱的问题,就不用多说了。其实从管理体制上说,CBA的职责划分要比NBA复杂的多。咱们中国人智商高,就喜欢搞复杂的东西,那是美国人管不了的。不信你把咱们任何一个俱乐部交给大卫·斯特恩,照样是个赔钱货。篮管中心一次性把CBA联赛经营大权交给了买家。从买家的立足点来说,他的职责理所当然的是为自己赚钱,根本不考虑俱乐部的生存问题,而且尽量限制俱乐部的经营空间。竞赛和运动队的管理虽然是篮管中心负责,但他和俱乐部之间没有一脉传承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篮管中心的利益只与买家的出价有关而与俱乐部的经营状况无关。在没有经济利益驱动的情况下,篮管中心的工作效率是可以想象的,在负债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的唯一职责就剩下不断投钱了。

  我们的联赛年龄还小,脱胎于旧体制的先天不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应该看到,现有的联赛确实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规则不相信眼泪,真正的职业联赛不能靠慈善家、民族英雄和冤大头前赴后继的拼命精神。职业联赛不是希望工程,职业俱乐部不是失学儿童,不能靠输血和救济生存。我们呼唤崭新体制的联赛在不久的中国市场出现,那时候,我们的联赛将是企业家趋之若鹜的摇钱树而不是吃百家饭的扶贫工程。那一天,也真正是中国篮球腾飞的日子。(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MBA中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