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夏亮、魏董华
为了改善农村小学体育资源配置,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2014年10月启动了公益足球“种子计划”。记者近日在先行试点的两所小学走访中发现,昔日农村校园足球“荒漠”已经开始“萌芽”,以快乐为主的校园足球理念也逐渐形成共识。
公益“种子计划”助力农村校园足球
2014年,黄龙体育中心足球“种子计划”分别在湖州德清县新市镇小学、绍兴嵊州市剡溪小学启动。“有些农村的孩子都没看到过足球,我们希望把体育的种子带到农村去,让更多的孩子来踢球,让他们喜欢运动,”黄龙体育中心副主任赵航波说。
两个试点学校,黄龙体育中心分别投入20万元作为资金支持,并派遣了2名曾经在中超球队效力过的球员作为指导老师定期蹲点指导。首批两所小学分别有21名学生参与到“种子计划”当中,年龄以8到12岁为主,实行淘汰制。“这个年龄段,身体已经慢慢进入发育阶段,柔韧性、灵敏度、力量通过训练效果会比较好,同时这个年龄段孩子学习能力也最强,”赵航波说。
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同时也为了打消学生家长的顾虑,新市镇小学校长孔鑫火介绍说,训练主要利用课余时间。“9点钟开始,9点40分上课,中间再加上大课间45分钟,然后下午3点半到4点半,基本能保证一天能有三次训练。”
训练内容上,“种子计划”侧重寓教于乐。前杭州绿城预备队队员、“种子计划”教练员朱琪斌结合自身经历说,在专业足球学校有种“拔苗助长”的感觉,练得过猛,“我觉得对他们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兴趣,毕竟是校园足球,多增加点游戏,增加一些趣味活动,再加上一些基本功技术,这样他们兴趣可能会更强一点。”
“刚开始挺担心的,本来成绩挺好的,就怕成绩一下子落下去,因为毕竟要占用很多时间,后来发现孩子踢球后变开朗了,成绩反而更好了。”担心踢足球会影响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家长们的顾虑,如今半年下来,像孔雪芬这样由担心变成支持的学生家长开始多了起来。
经费不足成为农村发展校园足球最大瓶颈
赵航波介绍说,“种子计划”今年计划增加7个试点学校,力争2016年覆盖浙江省11个地市。按照首批试点学校20万元的投入来算,11个地市的覆盖意味着投入至少需要220万。除此之外,目前“种子计划”的指导老师主要来自于黄龙体育中心五人制足球俱乐部,扩大规模之后,师资力量也面临瓶颈。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农村小学。自从2009年杭州市被列为首批40个校园足球国家级布局城市之一,浙江省便开始探索建立省、市、县、乡镇四级联赛。5年时间里,浙江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学校超过500所。可即便如此,能真正参与其中的农村小学并不多。
经费不足是校园足球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农村这种问题更加突出。“从我们以前参加省里的一些比赛经验来看,它包括住宿、餐饮和其他的一些费用,因为足球是集体项目,这对学校来说压力也是蛮大的,”嵊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哲说。
王哲说,参加四级联赛,费用一般在1万元到3万元,有些偏远的学校,为了参加比赛只能赊账。“因为这个年度的体育经费早就用完了,只能赊下年度的。作为我们教育部门,也很难强制学校派队伍参加比赛,因为确实没有用于校园足球方面的经费。”
“我们乡镇学校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有限,如果要企业来赞助、来支持,真的有一点困难。”王哲说,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可以通过找企业赞助的形式解决经费问题,但是对于农村学校来说,难度很大。
“以球育人”是一种“慢”的艺术
新市镇小学目前共有1085名在校生,主要来自周边13个自然村,其中406名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长孔鑫火说,农村小学目前在各方面基础都还很薄弱,校园足球的开展应该慢慢来。“我们推广校园足球,不在于以球来论球,我们更希望校园足球和我们的课程一样,是一个载体,也是培养学生的一个渠道。”
“以球健体”、“以球厚德”、“以球促学”,在孔鑫火的理解中,这是足球育人的三大功能。“因为足球毕竟是一个团体项目,踢足球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我想学生的身体好了,品德也养成了,这对学生的发展肯定有强劲的支撑,对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学校的发展肯定也是有利的。”
经过半年时间的实践,不少学生家长对于足球的成见已经有所转变,但是如何让家长放手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到校园足球当中来,学校仍然缺乏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
在新市镇小学和剡溪小学,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建议,应该花几年时间对参与“种子计划”的学生进行长期追踪,建立成长档案,从而对比学生参与前后的身体素质、学习成绩变化等情况。“除了一纸政策,还得有科学依据,这样才能获得大家最广泛的认同,家长是很现实的,”孔鑫火说。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慢的艺术,孔鑫火说,校园足球在推进过程中,同样不能急功近利,让更多的学生学会踢球,由量变到质变,一切才会水到渠成。(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