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93年,举国上下都在热盼当年6月的世界杯外围赛,坚信施拉普纳能够带领中国队冲出亚洲。而我基于对我国少儿足球基础的了解,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当时和毕熙东、汪大昭、苏祥新、王俊共同在足球报开《京华新村》专栏,编辑让重点写国家队,我有意反其道而行,5个月连发9篇文章,不提国家队,只讲青少儿,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少儿足球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18年过去了,这些问题有些已经改了(很少),有些仍然存在,有些曾经改了现在又有地方在恢复——如呼吁搞全国比赛,如从小学就掐尖子搞三集中等。我最担心的就是,有些人借着从上到下开始重视少儿足球的好形势,又拾起过去导致中国足球基础崩盘的那些歪招,再走已被证明是失败的老路。
中国足球从少儿这块走上正路以后计算,最少要15~20年才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不走正路,就只能向后顺延。
让更多的人了解正路,别重回老路,这就是我重发这些旧作的原因。
重整河山待后生
1993年1月18日
中国足球目前的热点是职业化,甲级队的身价扶摇直上,好像深圳去年夏天的股票。不过此时不可头脑发热,陶醉于莺歌燕舞之中,须防“牛市”过后“熊市”来临。
要想球市长盛不衰,还得靠货真价实,还得看球员们脚下的功夫,每思及此,不免生出一些担忧。
眼下这批当打球员的水平大家有目共睹,职业化的刺激或可如强心针般起些作用,但毕竟有限了。真正的希望应在于足球后备力量,在于青少年。而我们的青少年足球水平如何?笔者参与的《全国少年儿童足球训练与竞赛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向各省市成年和青少年队教练发出的问卷反馈表明,大部分教练均认为我国足球后备力量人数少,质量也不高。
不能说国家不支持,国家在这一代青少年身上投的钱比任何一代都多。也不能说教练员工作不力,那些青少年队教练们都是各省市同行中的佼佼者,他们抛家舍业,多少年风吹日晒摸爬滚打带出一支队伍,可谓熬费苦心。更不能怨这批队员。他们刚10岁上下便离开父母的呵护,离开正规的学业,常年累月泡在足球场上,付出了整个青春年华,谁又不想为中国足球做出点贡献?
那么问题何在?谁将对目前这个状况负责呢?说来说去是个体制的问题。不合理的少年儿童竞赛体制是造成后备力量危机的根源。
笔者将在后几期就我国少儿训练竞赛体制问题作一系列分析,希望大家在轰轰烈烈之余也关心一下这个冷僻的角落。尽管它很难引人入胜,但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在当前中国足坛的一片亮色中涂抹这灰色的一笔可能不合时宜,却也是理论研究者的责任。如果股票发行者们不反复宣传玩股票的危险一面,那么当上海故事骤跌时那些希望破灭的股民们一定会唾而骂之。曲突徙薪的建议不一定总是受到欢迎,但毕竟比亡羊补牢要明智,故而聪明人不会不理解的。
少儿足球竞赛的误区
1993年2月8日
比赛是吸引少年儿童参加足球活动的最好手段,因为比赛中激烈的竞争、对抗和无穷的变化最充分地体现了足球的本质,正是刺激孩子们兴趣和想象力的所在,也正是足球魅力之所在。
遗憾的是我们的不少少儿比赛却变了味儿。少儿足球比赛被附加了许多本不应属于它的负载,例如学校的荣誉,某省市的荣誉,甚至国家的荣誉;例如教师的、教练的乃至官员们的政绩和奖金等。正是在这种强烈的功利主义的欲求刺激之下,本应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为中国足球打基础的少儿竞赛工作便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
年龄上弄虚作假者有之,资格上冒名顶替者有之,训练上拔苗助长者更比比皆是,把本应是一块净土的地方弄成了少数人追名逐利的场所,至于什么提高足球技术水平,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乃至有益少儿身心健康之类的崇高目标统统被跑到了脑后。近十年来国内少儿足球赛中弄虚作假成风,且愈演愈烈禁而不能止,以至不搞点手段就根本不可能拿成绩,真正扎扎实实打基础,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的得不到肯定,真正发育良好功底扎实有前途的苗子干不过冒牌的假货。照这个样子干下去,后备人才的技术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怎么弄高得了?中国足球的水平又怎么能上得去?
我们至今仍沾沾自喜于在世界和洲际少儿比赛中拿了个什么名次,在那里大肆宣传,其实是怎么回事自己心里清楚。世界足球强国对此种少儿比赛给予过多大重视?临时凑个队拉出来就打,不过是为增加个锻炼机会,并不想让它干扰正常的训练组织和训练过程,哪像我们长期集中,专业化训练,必欲取之以谢天下,结果越搞越不行,越搞越没了基础。少年时的英雄到了成年难成大器,只能看着人家在世界大赛上笑傲江湖。
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作法为害不浅,不少国人不去想想如何脚踏实地地钻研,如何勤奋刻苦地工作,却把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如何投机取巧走捷径上,搞假冒伪劣产品的比搞发明创造的人还多,本事还大,赚钱还快,使得搞真东西的,搞发明创造的,抓产品质量的倒没了饭碗,这实在是中国的一大悲哀。此种浮躁之风如不能止,则误国误民也误了足球。假冒伪劣在国内固可称一世之雄,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到国际市场便原形毕露。而足球恰恰是要在国际竞争中经受长期考验的。说句泼冷水的话,如果少儿竞赛的现状不能迅速改观,则中国足球再过十年、二十年也长进不到哪儿去,别说是请个施拉普纳,就是把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都请来困在一块儿也是白搭。
打假刻不容缓,少儿竞赛的改革更是百年大计,办法并非没有,关键是看中国足协有没有决心、勇气和魄力,有没有把这个问题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有没有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风格。
三集中的悲哀
1993年2月22日
世界足坛流派多多,体制多多,但各国专家、教练在后备人才培训问题上的意见却异乎寻常地一致。大家都认为,应当让孩子在启蒙阶段有一个自发地自由活动的时期,而不应施以刻板的正规训练。其意图在于广泛普及,发现人才,培养兴趣和创造性,天才是从这中间自然产生出来的。
唯一反其道而行的就是我们。
多少年来,我们都在以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少儿足球,而且越管越细,越管越死,越管越不景气。请看今日之学校,之胡同,之体育场,竟是谁家之天下?没有了踢球的孩子,我们又靠谁去圆那个足球之梦?
为了应付比赛夺取锦标,各省市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一种近乎自杀的政策——搞三集中的足球训练班。所谓三集中,就是把一个地区或城市中分布于各个学校的足球尖子集中到一起,集中食宿、训练和学习。从表面上看,这些耗子有了更好的条件,更好地教练,更多的训练时间,按说应当出他几颗巨星了吧?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自从80年代兴起此种训练体制以来,我们的球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为什么?三集中害人不浅!首先,男孩子不过15岁很难看得出谁好谁差。而我们不少地方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定苗子搞集中,要说能选得准那才叫奇怪。把那些不是苗子但一时称雄的孩子选来,把本来有限的人、财、物力倾注于此,别的球队自然无法抗衡,只有作鸟兽散,那些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因此而在未露头角时便被人为淘汰,再也得不到一试身手的机会,这是多么大的浪费与不公啊!
再看入选的孩子,长年累月和足球泡在一起,泡“皮”了,泡“痞”了,泡得对足球失去了兴趣,找个机会就想“拜拜”,所以才有了中国球员的“早衰”现象。即使他们仍有兴趣,但在同龄人中独霸一方无对手,一打就灌人家十几比零,技术便难能精进,傲气却油然而生,这种无竞争体制所培养出的少爷作风我们难道领教得还少吗?至于大量本不该专这一行的孩子因此而荒废学业,成年后半途流落事业难成的悲哀又向谁去诉说?
最可悲的是,大家都知道三集中的弊端,却又都按捺不住地去争着搞三集中,明知是毒药还要伸着脖子往下吞,其中不知是何种动力在驱策?
现在我们又集中了最好的一批少年球员准备送去巴西,我们又办起了国家级的少儿足球学校。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