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办事无规律等于慢性自杀 源头找问题是中国足球出路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04:34  沈阳晚报

  曾在沈阳足球队执教38年的田凤生是足坛资深教练。尽管已经77岁的田指导远离足球赛场已经有一些年头,但对于中国足球的关注却从未减少。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田凤生坦言,中国足球不按规律办事,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才有出路。

  一直在找原因,这才是原因

  近段时间,田凤生一直关注着反赌扫黑的进展,“随着反赌扫黑的深入,人们看到,这个事件涉及的面儿很大,涉及的人也很多,足协领导、俱乐部老板、教练、队员、裁判,几乎足球从业人员都包含在内。”这样的现象也让田凤生对此前中国足球水平一直没有进步的疑问找到了答案,“在这种状态下,中国足球是很难发展的。这些年里,我们总是在找原因,有人说差在体能,有的人说是因为经济原因,还有说是身体条件、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结果都没找对,这次反赌扫黑风暴才找到中国足球没有进步的真正原因。这个原因不揪出来,再怎么找其他方面的原因,也解决不了中国足球本质问题。”

  不按足球规律走,不会有好结果

  在分析中国足球这些年的发展经历时,田凤生分析说:“足球进入市场后,有一段时间有些成效,但从结果看却很不理想。中国足球没搞职业化和刚搞职业化的时候,发展得热火朝天,但后来,由于环境的问题,中国足球走进了岔路。且不说环境问题是否成为了中国足球的主流、主线,只要有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存在,就会影响中国足球按规律发展。而足球如果不按规律走,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田凤生还举了一个联赛中的例子,他认为,目前中超中甲联赛中外援唱主角的现象并不可取,“主要位置都是外援在打,国内球员得到锻炼的机会太少,这也是导致国家队没有核心球员的原因之一。而且,中国球员在国外踢球的人太少了,这说明我们的水平不行。引进的外援和输出的球员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证明我们的水平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样俱乐部在投入资金引进外援的同时,也有输出球员得来的收益,这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否则俱乐部和球员都没积极性,相当于‘慢性自杀’。”

  出问题不怕,但得有人管    

  田凤生认为,足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最可怕的是,中国足球出现的问题没有适时被制止,“足球在发展过程当中,会有正面的东西,也有负面的东西。中国足球在职业化后,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作用。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但是出现问题得有人管,有人制止,最起码负责管理的领导不能失控。在一些足球高水平国家,足球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相比之下,中国足球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很大程度在于问题出现后没有很快被制止。开始问题只出现在个别人身上,但随后越来越多的球队和个人想使用一些手段,大家都偏离了方向。然而偏了方向后又没人管,本来应该负责管理的人也参与进去了,这个太伤人心了。”

  中国足球要从源头解决问题

  此次反赌扫黑风暴的力度很大,让田凤生等老教练看到了希望,“最近国内联赛的比赛不掺假了,反映了中国足球真实的水平,也包括中国裁判的水平。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不高,裁判的水平是不可能高的。什么样水平的联赛,就会培养出相应水准的裁判。以中国裁判的水平,发生错判、漏判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得给他们一些时间。”另外,田凤生也提到,中国的球迷是很可爱的,无论输赢,心里还是爱护着中国足球,“中国足球要回到正轨并向前发展,需要观众,足球从业者应该把球迷请回来。中国足球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很关心它,说明大家是从心里喜欢足球的。通过反赌扫黑,从源头解决问题,中国足球才会有一个新起点。”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田凤生 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