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宇阳
周一上午,几位朋友来电询问我,在《足球报》周一的报道里,那个打不通电话的申花前任老总是谁,而那个数月前被叫去沈阳协助调查的申花副老总又是谁?他们问我,为什么不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为什么要故弄玄虚?
我回答他们说,不是我故弄玄虚,因为其一,在当时那样的、为了夺冠已经拼红了眼的情况下,任何人坐在那个位置上,那些事情一样都是要去做的,所以我说,重要的是当时他们的职务,而非他们的名字。职务和环境决定有些事情即便他们认为是错的,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没错,上周日的晚上,我的确和《足球报》的编辑们讨论过,标题和文章里出不出那位申花老总和那位申花副总的名字。最终,我们隐去了他们的名字,还在于,无论对于熟悉申花的球迷,或者是采访申花的记者而言,2003年申花两位正副老总的名字,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坦率地说,有一丝不详的预感,是从上周五晚上开始,在得知申思祁宏可能北上沈阳协查的第一时间,我给那位前任申花老总打去了电话,但却发现,他的电话被转去了秘书台。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的手机一直都是秘书台。问过他的家人,当时的回答是,有事外出,几天便归。
可惜的是,无论是申思祁宏,或者是这位忽然失踪的申花前任老总,有关权威机构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一个正式准确的说法,以至于所有的人只能通过手机是否开机来判断他是否已经去了沈阳,是否已经被卷入扫黑风暴中,想到此,不免感到一丝荒唐和无奈。
很抱歉,在今天这篇文字中,我又一次隐去了那位前任申花老总的名字,一声叹惜之后,你只能感慨,人在2003年的江湖,早已身不由己,我们为那次高潮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谢谢大家对申花的关心。无论是褒是贬都反映了大家对申花的关注。在此,我想引用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10年在巴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所说的话作为结语——
“荣誉属于这样的人,他真正是在竞技场上,满脸汗水和血污,他勇敢地进行斗争;他犯过错误,一再失误;因为没有错误和缺点就谈不上艰难的尝试;但他真正竭力争取有成效;他了解巨大的热情,懂得伟大的献身精神,献身于一项正义的事业。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如果失败,至少也是敢于正视的失败。因此,他的地位决不能与那些既不知道胜利也不懂得失败的冷漠怯懦的人相提并论。”
——2003年8月29日,上海申花老总楼世芳做客某网站时的聊天
“小伙子们,在上场前我把《毛主席语录》中的四句话送给你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年轻的时候,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经常会去大声朗诵这四句话,因为它能使我重拾信心,树立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我希望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大声朗诵这四句话。”
——2003年11月9日申花与国际德比战前,楼世芳激励队员
祁宏谈楼世芳连载 他写的东西挺真实
作者/本报记者 刘晓艳
本报2009年10月21日
楼世芳在本报连载的回忆录中,昨天写到了祁宏在2001年底的转会风波。祁宏是本报的忠实读者,昨天也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本报登载的这些内容。对于往事,祁宏很淡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虽然当初有误会,但我和楼总后来不也成为朋友了嘛。”
昨天,祁宏像往常一样去学校带幸运星队训练。一到办公室,他就看到了本报的楼世芳连载,祁宏发现自己成了这一期的主角,“我把文章看了一遍,楼总写的东西还是比较真实的。”
楼世芳在本报连载回忆录,祁宏觉得很不错,“很多人都很关心老申花的情况,楼总文笔很好,可以告诉大家一些以前的事情。我每天都会看,就像一名普通读者一样,读读故事。不过笑一笑也就结束了,毕竟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