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假赌黑搞臭中国裁判名声 声名狼藉令亚足联心存疑虑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27日04:36  汉网-武汉晨报

  据《重庆晨报》 随着长期担任足协裁委会主任的李冬生、蔚少辉、张健强等人的落网,长期存在于中国足球裁判界的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据悉,虽然中日韩三国的国际级裁判员数量一致,但亚足联对中国裁判员的使用却明显心存疑虑。

  一位老裁判披露:“李冬生眼里只有关系远近之分,业务上是其次的。提升裁判员不按规矩来,很多国家级裁判员的业务水平低得不能再低了,有一半左右根本不合格,但就是听话,叫怎么吹就怎么吹。”中国足协见诸于纸上的规定里,有向亚足联推荐国际级裁判必须要吹够50场国际比赛、英语4级、体能优秀等条文,但是裁委会却没有认真执行过,“还不是李冬生他们想提谁就提谁!”

  英语差

  2006年在多哈进行的一场亚洲杯预赛,卡塔尔主场对阵乌兹别克斯坦,由中国的裁判组合执法。中场休息时,来自巴林的比赛监督对中国主裁判和助理裁判的两次判罚提出质疑,但由于两人都不会英语,无法和比赛监督对话解释,在没有丝毫沟通的情况下,比赛监督认定中国组合执法出现重大失误,把二人从亚足联裁判员精英班里除名,此事在圈内引起不小震动。

  水平低

  1999年中国足协裁委会举办了第一届裁判员培训班,从那届走出的国际级裁判员有陆俊、黄俊杰等人,虽然陆黄二人如今涉嫌犯罪,但至少从业务能力上来说,陆俊那批国际级裁判员比较过硬,英语交流也没有问题。当年那批裁判每年能在亚洲赛场执法40场左右,而如今每年连10场都不到,即便委派中国裁判员执法,也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垃圾比赛。据披露,由于中国裁判声名狼藉,亚足联裁委会内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慎用中国裁判员。

  执法黑

  中国足球职业化后,“人情球”变成赤裸裸的“商品球”。在1997年到2000年之间,按照一般行情,一场甲A联赛主队给裁判组合4万,主裁拿2万,边裁各拿1万,主裁负责打点比赛监督和裁判监督。利益攸关的比赛则另算,花几万或十几万避免一个赛季几千万投入打水漂,几乎所有俱乐部都认为这笔账超值划算!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反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