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坚:文革的荒唐足球 刘春明:亲睹西站塔楼倒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11:59  足球-劲体育

  记者贾蕾仕报道 27日下午,马克坚在北京龙潭湖体委办公楼老楼的西楼里带回一些全国乒乓球下半年比赛的文件回来加班;同日晚上21时,刘春明和河北队员们登上了石家庄开往天津的火车。在六小时后,马克坚和刘春明都经历了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特殊时刻———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直到32年后,他们仍记得那个灾难降临瞬间的恐怖情形,那是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而刘春明就是那场大地震的幸运儿。

  震前马克坚在研究乒乓球

  当时“文革”尚未完全结束,国家体委仍实行军管,一些精通足球业务的干部们还在接受审查,当时国家队教练年维泗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地震发生前还没有回到体委上班。那年年初,体委军管处来了很多穿着海军和空军军装的人,他们对运动项目的业务一窍不通,让当时仅剩下的马克坚、李传琪两名体育业务干部压力陡增,他俩也是地震发生时在体委工作的两名足球干部。

  不过,马克坚、李传琪两人当时除了负责全国足球比赛外,还要兼顾其他项目,在1976年7月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组织乒乓球赛事成了马克坚和李传琪的工作重点。在地震发生的头一天,马克坚和李传琪研究的就是下半年乒乓球比赛的组织。“当时足球比赛更多的是青少年的赛事,也没有正规的联赛,都是赛会制,比赛也是乱七八糟的。”马克坚提起那年的足球联赛至今连连摇头,“当时上级领导对组织足球比赛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强调‘加强政治教育,完成思想改造’,所有比赛并不要求输赢和技战术,这使得那年的比赛安排得十分荒唐。”马克坚记忆深刻的是,当时军管处要求在贵阳组织为期10天的足球比赛,马克坚把赛程编排好了,提交给上级领导,但是被全部推翻,这份以锻炼运动队和比赛为本的赛程被称为是“偏离举办比赛的初衷”。

  经过军管处的修改后,取消了“比赛”一词,而代之以“合练”,军管处的意见是“都是战友,为什么要比个高低?”文件标题称为《关于下发1976年度全国地方足球队合练通知》。而赛程的安排更加离谱,10天的赛程中,前7天是从贵阳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旧址以及当年的长征指挥部等活动,比赛只有3天。因为时间太紧,每支球队每天要“合练”4场,“即使是铁人也顶不住上下午总共360分钟的比赛啊。”

  当时军管处的监督人员还在比赛现场特别指出“比赛中队员不能有合理冲撞”。面对这些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马克坚都不知道如何跟这些人解释,合理冲撞本是足球运动特有的技术要求,但是军管处认为“会造成身体伤害”,还特别为此给裁判员“上课”,如果有冲撞一律判罚犯规,“比赛已经完全变了味。在他们看来,比赛是路线教育的手段,这已经不是足球比赛了。”

  马克坚最后在贵阳赛区坚决顶住压力,本着对比赛和球队负责的态度更改了上级指示,让每支队每天只“合练”两场。这在当时,马克坚是要冒着极大的政治危险的,甚至会招来牢狱之灾,所以对比今天的国泰民安时,马克坚不由得感叹:“其实当时的政治气氛比那场地震更可怕。”

  根据马克坚和李传琪设计的赛程,那年的全国足球比赛为赛会制,上半年以及下半年各进行一个单循环比赛,根据全年成绩排定名次,“那时还没分甲级和乙级比赛,全国共有36支球队参加四个赛区的比赛,但是因为7月28日唐山大地震而中断。”

 [1] [2] [下一页]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李宁08之旅各站精彩图片
参加花式篮球选拔赛,赢showtime签名限量版篮球服
有奖招募:李宁08之旅西安、桂林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