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不见昔日热闹训练场面 海埂被中国足球踢回蛮荒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06:2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6支甲级足球队齐聚于此的热闹场景消失了

  记者在环碧小墅打地铺的特殊场面消失了

  那道将记者、球迷和球员分开的铁门已没踪迹

  ……

  今日,中国男足国家队重新开始集训,而这一次集训地没有选在老地方-----海埂训练基地,而是跑到中国南端的海南。尽管本来属于海边的红嘴海鸥年复一年地来到滇池,享受着这片红土高原上明媚的阳光,而几步之遥的海埂基地却少了以往的热闹,多了好几分冷清。又到海鸥飞翔日子,原是中国足球符号的海埂基地,渐渐失去了足球的味道……在中国足球极端不景气的时间,我们走进了海埂基地,感受着这里的时光倒流。

  海埂变迁-景观

  滇池波光粼粼,红嘴鸥自由自在地飞翔着。几辆大型客车停在一边,游人们兴致勃勃的走下车来,拿起相机,拍起海鸥。海鸥大胆地飞近游人,享用着抛过来的面包屑。在海鸥的眼里,一切依旧,然而,滇池对着通往海埂训练基地的那条路,却明显感受到了冷落。

  这条路的尽头便是著名的海埂训练基地,外门墙上,用英文写着的训练中心中,单词“training”中的字母A已不知去向。

出租车可以随便地进出,而6年前,那是肯定要下车接受查问的。原来常挂在大门前宣告冬训的红色大条幅,现在已经移到了海埂基地内。基地内,12号球场的草皮已然不见,据场地施工人员说,这块场地在翻修,只不过自然草皮将被人工草皮所替代。

  来过海埂基地的人都会记得那道著名的大铁门。当年大铁门将百多名记者拦在训练场地之外,老记们只能隔着铁门,竖着耳朵,窥视里面的一举一动。“铁门是2002年后拆的,以前是因为足协要求封训,所以修了铁门,不封训了,自然也用不着它了。我们的安保人数还是12人,当年也是12人,但主要是针对于足球,保护足球运动员,现在却是对整个基地进行日常的巡察了。”基地一位工作人员解释道。现在,铁门早已像一场梦那样消失了,和它一起消失的还有蹲在铁门处的两条大狼狗。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狼狗似乎就是"不"的象征。现在,铁门和狼狗都已不知去向,包括那些憎恶它的记者们。

  环碧小墅,在1996年甲A正火的时候,精明的商人将它改造成食宿一条龙的小楼后,成了记者最炙手可热的前沿阵地。由于房间有限,很多记者要提前很多天才能预定到,加床是这里最普遍的事情。不过,眼下的环碧小墅早已不复当年之盛,早在2000年,商家眼看苗头不对,提前撤了资。现在,这里已改成了云南体工队的用餐之地。除了吃饭时间外,小楼一直由铁将军把门,陈旧的玻璃门透着落寞的气息。

  高高的树林围着绿色的草坪,16块场地被整齐地划分开去,一眼望去,很有点像德国小城不来梅的球队

云达不来梅训练场地。但球场的使用率并不高,一半的场地都处于“待业”状态。在球员住的一号楼内,堂而皇之立着一块旅游广告牌,上面标着云南各景点旅游路线以及价格表。

  海埂变迁-小街

  这条原本是热闹非凡的餐馆一条街,现在已经褪去往日的喧嚣归于冷清。餐馆老板感慨:还真有点怀念当年手忙脚乱的时光。

  一条叫不出名字的黑狗躺在地上,由于没人来打扰,它可以慵懒地享受午后的美丽时光。这条黑狗应该还记得,6年前的每一个冬天,从它来到这条小街后,就没有一次安静地享受过这样休闲的中午。这条街就在海埂基地边上,那些年每当冬训来临,小街总是人满为患,记者成群结队,挤满了这里每一家餐馆,黑狗盯着过往的行人,看着满脸红光的餐馆老板和带笑的服务员,似乎自己的生活都变得十分的嘈杂。它不时还会叫上几声,维护自己眼中的那个秩序。然而,现在它已经没有兴致这样做了。来往的人日渐稀少,现在也许一天也不会有几个人走来,当年那些激扬文字的人们,黑狗已很久没有看见了。打了一个哈欠,黑狗只是盯了盯眼前的路和经过的两三个人,又埋下头,闭着眼,继续着自己的午休。

  黑狗的对面,就是当年非常有名的草墩饭店。之所以有名,除了因为它的凳子全是用草墩做的外,还因为来这里吃饭的记者特别的多,而吃过之后大致认为还比较合口,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了记者们在海埂的食堂。然而,几年过去,草墩仍在,人面不知何处去了。

  中午时间,正是吃饭的高峰期,草墩饭店没有几桌客人,尽管现在也是集训时间,但却门前冷落鞍马稀。饭店的老板说,现在不怎么忙了,有时太闲了,还真有点怀念当年手忙脚乱的时光。

  海埂变迁-老人

  杨嵘,凡是当年跑过甲A联赛的老记者们都认得他。这位在海埂基地工作了22年的老人,目睹并亲历了海埂基地从无到有,从不知名到出名……他在海埂,见证了

中国足球从繁荣到衰败。

  现在在海埂基地里,除了中超两支球队、中甲两支球队以及乙级队一支、大学生队一支以外,还有韩国的球队、残疾人运动员在训练,而前来采访的记者已经很少。“谁谁谁还在那个报纸吗?谁谁谁是不是不跑足球了?”杨嵘对着记者如数家珍,尽管那些都已成过眼云烟。“是有些冷清了。当时从11月到3月,这里总是人山人海的。”

  “1988年到1998年,是海埂基地最风光的10年。”谈起海埂,这位“老海埂”便滔滔不绝,“因为海埂的自然环境与高原因素,许多运动队都喜欢将训练地放在这里。当年我们有12块足球场,但根本不够用。球队进来训练可不是想来就能来的,有些球队甚至打擦边球,利用中午其他球队休息时间,进来训练三个小时。”回忆起当年的盛况,杨嵘的记忆清晰得似乎就发生在昨天。“你知道当年滇池的水有多清吗?维拉潘来考察时,看到这么清的水,高兴得直接跳下去游起泳来。海埂的出名,还是依靠着联赛。1994年甲A联赛开始之后,中国足球火得不行了,球队都来海埂集训,海埂的名气一下子就大起来。”

  足球集训当年被海埂基地放在了第一位,在所有的训练项目中,足球就是老大。杨嵘回忆,“那时每年从11月到3月,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着足球在转,其他的运动队想来都来不成。现在我们仍然是以足球为主,但服务对象越来越综合化了。”杨嵘指的综合化,是海埂的足球符号色彩在减退,其他一些运动项目在增加。“现在我们也有了综合球馆,什么陆上运动项目,自行车、跳水、游泳、篮球、排球等等,都在承办,足球早已不是惟一。”现在,不少俱乐部都有了自己的训练基地,而相继建立的不少大型基地(比如海南)也将海埂基地的生存空间压缩了不小。面对这样的态势,杨嵘想到的对策就是自己的低价格,"海埂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价格便宜,一般俱乐部一人一天100元,体工队就更少一些,而且高原训练容易出成绩。"

  杨嵘的脑袋里装着许许多多关于海埂的故事,但那都是关于一些球星们的轶事,都属于甲A时代……

  本组图文均由本报记者许绍连 王继飞发自昆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