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刘广迎:《黑白足球》连载三 联赛离市场化有多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16:1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作者:刘广迎

  每当中国国奥队、国家队冲击奥运会、世界杯失利,队员、教练、足协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今年,当国奥队再次失去雅典奥运会出线权,国人给了队员、教练更多的宽容,给了足协更猛烈的抨击。批评的内容除假球、赌球、黑哨等管理上的“老问题”外,较多地集中在深化中国足球的市场化改革上。<<<点击看专题

  早在1992年,国家体委就召开了中山会议专题研究体育体制改革问题。会上提出推进运动项目协会实体化,以足球为突破口,部分项目向职业化过渡,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同年中国足协召开了北京红山口足球工作会议,拉开了中国足球“以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为核心,以协会实体化、俱乐部制和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市场化、职业化改革序幕。1994年月4月,推出了万宝路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向市场化迈出了第一步。随后的几年,甲A联赛曾经是一派繁荣景象,给了国人以极大的希望。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体育管理部门推动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的信心。篮球、排球、

乒乓球等有较好群众基础的项目相继进行了职业化改革。应当说,中国足球改革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其意义之重大是不言而喻的,所积累的经验是相当宝贵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承认有差距,就是进步的开始。看到问题并正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国足球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说足球现状与市场要求存在的差距,概括起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其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目标应当是让足球成为一个产业进入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竞技运动观赏娱乐的需要,从而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足球的本质是足球经济,而不是足球活动。现实是,中国足球管理当局更多地把职业化、俱乐部制作为竞技体育筹措资金的手段,尽管文件上也不乏“市场化、职业化”一类的字眼,可在管理者的思想深处,就是由过去管省体委,变为今天管俱乐部;由过去国家财政拨款,变为今天的企业“掏腰包”。正如央视《足球之夜》主持、嘉宾们会诊中国足球时所言:行政管理的好处放不下,市场经济的好处也想要。其实,有这样的好事大概谁也想要,可惜事实上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行政管理的优势丢失了,市场手段的作用也没发挥出来。

  其二,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企分开的改革至今依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国足球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解决好以政代企的问题。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是“两块牌子、一个班子”,职业联赛由中国足协来管理。职业俱乐部是企业组织,足协是半官半民的事业单位,二者追求的目标显然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准确地说是差异点大于共同之处,因此俱乐部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由阎主席设计推出的“中超联赛”第一年就被“阎主席们”肢解得支离破碎,正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职业联赛运营管理上的政企不分已经成为制约俱乐部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三,市场培育和开发不力。十年甲A也好,新改版的中超也好,都没有系统的营销策划,不仅联赛的市场潜力没能得到很好挖掘,而且经营形势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发了对足球资产质量的质疑及对国有企业是否应退出职业俱乐部的争论。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足球俱乐部资产质量,而在资产经营和运作上缺乏科学机制、战略思路和有效手段。“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恰当的包装;再好的资产,也需要高超的运作。同一个企业,同样的资产质量、同样的市场环境,不同的人经营就有不同的结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于大部分经营权由足协掌控,留给各俱乐部的空间很小,各俱乐部要实现价值最大化,就只能在成绩上做文章。十年甲A,大多数俱乐部多次易主,个中原因值得认真分析。新投资者进入足球产业,有政府协调、扶持等多种因素,大多数看中的是足球作为传媒追捧的对象和大众情人的角色。在介入足球之初,它给企业带来了知名度的急剧飙升和市场影响力的迅速提高。虽然投资不小,产出也还可观。三五年后,边际收益开始递减,资本与足球经过相互打量,不幸以相看两相厌而结束,分手便成了痛苦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必须看到,足球投资者大多并没把足球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而只是或者说主要是作为企业品牌管理的手段、寻求政府及社会支持的策略。这样一来,在俱乐部经营管理上的短期行为便成为必然。股东的频繁更替,最受伤的是足球运动和足球产业。如果今后在市场开发上没有质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的市场份额将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篮球及在奥运会上获得意外收获的网球等项目的冲击下进一步萎缩,联赛危机的到来相信不会是“希腊神话”。

  其四,对职业联赛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欠缺。十年的职业化改革进程,给人总的感觉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对职业联赛产生的条件、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充分,对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不能超前预测和科学判断。联赛的管理部门更像一支装备落后的消防队,队员也忙,火情也发展。对赌球、假球、黑哨等问题既无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又无严厉的打击惩治手段,如此蔓延下去,中国足球将被腐败吞噬。对足球职业化带来的与传媒、球迷之间相互关系及作用的变化,没有放在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足球发展“软环境”的“硬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客观地说,上述问题的存在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有些问题的解决,并非足球圈内人士所能为,或并非现阶段所能为。比如,我国目前还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与足球职业化关联很大的一些行业仍是官办、垄断的,它们之间的利益调整,短期内不可能用市场规则来解决,现在就要求形成完全市场化的职业联赛显然是强人所难。比如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有些中超球队所在地区球迷对体育产品的购买力还比较弱,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比较少,足球职业化的条件尚不成熟。再比如职业俱乐部本身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属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公益事业性质。即使在足球职业化十分发达的国家,职业俱乐部也少不了公共财政的支持和企业的赞助。

  中国职业联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准市场化、准职业化,保守一点说是半行政、半市场。它离市场化、职业化还有很长距离。缩短这个距离取决于业内人士的胆识,更取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

  诚然,不管有多少个“比如”,有多少客观条件的制约,都不能成为延缓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的理由。中国足球应该继续当好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先行,而能否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最为关键,尤其是能否端正指导思想的问题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刘广迎:《黑白足球》连载一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足球)

  (刘广迎《黑白足球》连载二: 出线足球错了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58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