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刘广迎《黑白足球》连载二: 出线足球错了吗?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16:23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出线足球”错了吗?

  ——关于中国足球问题的思考之二

  (刘广迎:《黑白足球》连载一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足球)

  作者:刘广迎

  2004年11月17日,中国足球队在广州迎战中国香港队。中国足球队又一次面临着“出线”的考验,成败在此一举。

  “胜者王侯,败者寇。”这是残酷的战争法则。

  “出线”是英雄,“线内”是灰熊,这是中国“出线足球”的游戏规则。

  在是否出线的胜负手上,曾倒下了本土教练苏永舜、年维泗、高丰文、徐根宝,倒下了“洋和尚”施拉普纳、霍顿,刚刚又倒下了当年的京都少帅沈祥福。四十余年,只有神奇米卢冲到线外,怀揣胀鼓鼓的美元,狡猾地笑着。

  “也许你不服、也许你委屈,但是这一轮你被淘汰了!”央视主持人马东

亦庄亦谐的语调让激烈的球赛现场平添了些许轻松。

  足球的舞台毕竟不是央视的演播厅。当人们看到“线”下栽倒的汉子老的、壮的、青的一大堆,当人们看清这一大堆里不光有穿“马褂”的还有着“洋装”的,当人们看准这大堆增长的势头并无改变的苗头,人们不免疑惑,不免要思索:这“线”,对吗?

  于是,就有了关于“出线足球”、“政治足球”、“官本位”足球的是是非非。

  有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有人质问:足球当局为什么要以出线论英雄?为什么要以出线定升迁?

  让我们找一找它存在的依据。

  足球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这个黑白相间的皮球把人类的智慧、精神、力量等完美地统一到竞赛场上,集中地展现了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有理性的对竞技运动观赏、娱乐需求的满足,还有原始的好斗本性的发泄。在和平时期,国家队的比赛被浓缩成两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精神的较量,体现了国家荣誉,包含着民族情感。因此,足球比赛的胜负,大家都看得很重,大国、小国、强国、弱国概莫能外。

  足球之于中国、之于当代炎黄子孙,则又承载了更多的东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第一次自主地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一向以文明古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自豪的中国人,突然认识了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自己去解放的人们的真实状况,其心情是复杂的。然而,就在许多人对改革开放政策还在将信将疑的时候,中国的变化却是日新月异。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摆脱贫困但并不富强的中国急需向世界证明自己。此时的中国,有效的载体并不多,竞技体育便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乒乓球
女排
、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等都曾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国人的自豪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人更渴望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足球能带来民族自尊心的更大满足,进一步地扬眉吐气。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要出线,既是国人的普遍愿望,也是领导层的希望。以出线为目标并不是足球管理者的自觉选择。事先不敢言出线,球迷不满意,说你不够“男人”;事先放言出线,结果出不了线,球迷更不满意,说指标害了球队。中国此次亚洲杯的举办过程及工体“7·19”便是这种思想情绪的一个活生生的注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练以出线论成败,官员以出线定升迁,也就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如果国人不拿成绩说事,体育管理当局又何苦拿出线折磨战友、折磨自个儿?

  其实,国人有这样的愿望并不过分,况且任何组织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目标。关键是这个目标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从中国足球的“出线”奋斗史来看,最初确定出线目标的时候,的确脱离了中国足球的实际。时至今日,如果因历史上的屡遭败绩而丧失信心,进而连出线都不敢再提了,那才是中国足球的最大悲哀!

  中国足球在进步,亚洲足球也在进步。中国足球有在亚洲出线或夺冠的机会,并没有实力上的明显优势,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现状。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放弃出线目标,而是完善并落实好更快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让足球给国人更多的快乐,理应是足球界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出线足球”并不错。中国足球不仅要在亚洲出线,更要在世界足坛确立自己的地位。中国人不仅有这样的愿望,更有这样的能力和志气。

  我们不放弃“出线足球”,我们期待着“冠军足球”!

  相关博客:

  (烟圈里的咖啡:《混沌足球》系列之七:球迷采访)

  (李恒昌:《混沌足球》启示:伟大的姚是怎样炼成的)

  (晟地:读《混沌足球》十六个为什么的感悟)

  (李存葆:读《混沌足球》品文化 鲁能足球“革命”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58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