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联赛按球员水平发薪水 中超大腕在那边只算二流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10:36 东方体育日报 | |
作为中超的亚洲邻居,日本的J联赛昔日在工资问题上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但是在最近几年里,J联盟对于联赛采取了限薪的措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或许这里也有值得中超加以借鉴的地方。 在J联赛创建之初,为了迅速提升球队的人气,各家俱乐部往往不惜重金聘请那些已过巅峰期的明星球员。包括济科、斯基拉奇在内的欧美外援,当时在J联赛的年收入大概能 在这种情况下,J联盟对于球队的工资水平进行了划分等级的规定。只有那些成为俱乐部绝对主力的球员才能拿到第一等级的工资,其最高年薪为1亿日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约7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那些刚刚进入一线队的年轻球员,则只能获得第三等级的工资,年薪限制为500万日元,也就是约35万元人民币左右。至于那些大多数时间内只能成为替补的球员,则获得第二等级的工资。针对这三种不同的等级,J联盟在球员出场时间方面作出了十分严格的规定,使得每一名球员都能被划分到相应的等级中。 与J联盟一样,中国足协也曾经对中超实行过限薪令。根据中国足协的要求,每家俱乐部用于支付球员工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5%,如果超过的话,俱乐部有可能受到被强制降级的严厉处罚。据说这种制度借鉴了NBA的一些思路,但与J联赛严格贯彻“限薪令”的结果不同,中超虽然存在着这样一个针对球员工资的标准,但却并没能得到真正的执行。通过“阴阳合同”等违规方式,大部分俱乐部并没有把“限薪令”当回事情。目前在中超联赛中拿到最高薪水的那些球员,工资大概相当于J联赛的第二等级。 作者:方正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