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327/w640h487/20211115/18a6-8a1111aa88bf2292194a8b569c0b470b.jpg)
11月14日,庆祝暨南大学建校115周年大会,苏炳添副教授发言,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9秒83亚洲纪录),让他很开心。
感言中,苏炳添有这样一句话:“我跑进9秒83的路,也如母校走过的路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我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我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站到和别人同一起跑线。”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379/w650h529/20211115/5606-5915b3563796cc1022431b343468f758.jpg)
100米多跑7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却是一条需要咬牙填补的巨大鸿沟。
百米跑是最为原始的运动项目,身体条件与天赋的占比,高于其他运动项目,一直是黑人选手的天下。
![剑桥飞鸟](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107/w531h376/20211115/b5ff-548e78a899657907877cb1fcbbd56fc2.jpg)
![日本田径队黑人选手](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68/w516h352/20211115/53c8-8e3e1d9ea73c80556a5d6cdc4ec2663c.jpg)
苏炳添之前的亚洲纪录保持者、卡塔尔的奥古诺德,是归化自尼日利亚的黑人选手。日本田径队里的三大黑人选手朱利安-布朗、剑桥飞鸟、萨尼布朗,都是黑人父亲(牙买加/牙买加/加纳)与日本母亲的后代,堪称“人种归化”捷径。
苏炳添的对手们,是先天占着便宜的这些人。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382/w587h595/20211115/8b41-c5cb0c0ac778b54a71854829e1fb3bee.jpg)
在黑人选手中,巅峰期的博尔特是独一份的存在。苏炳添曾回忆与博尔特同场竞技:“加速阶段,他嗖的一下就超了我了,我当时都愣了,大脑空白。”
博尔特1米96的身高,跑完百米只需41到42步,平均步幅2米43,最大步幅2米65。民间俗语“腿长跑得快”,说的是腿长步子大,一步顶别人两步,占便宜。
1米72的苏炳添平均步幅2米08,每迈一步比博尔特差着30厘米左右。博尔特42步跑完百米,苏炳添42步只跑到87米左右,差着13米之多!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729/w451h278/20211115/700a-d10279bb432ba371a774b7e97ce650b4.jpg)
要拉近这个先天劣势,只有靠步频。
蜂鸟虽小,振翅频率却可达每秒80次,成为唯一可以靠自身力量空中悬停的鸟。
苏炳添早年跑百米47步,后改成48步,降步幅,加步频,扬长避短。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44/w566h278/20211115/32a1-28258b601aa95324194e35a698366025.jpg)
这也是最适合黄种亚洲选手的选择。2019伦敦钻石赛,日本的小池佑贵51步跑完百米,用时9秒98,平均步频达到了5.11步/秒,最快步频达到放在人类短跑历史上都堪称惊奇的5.4步/秒,把加步频之路走到了极致。
但步频这么快,意味着心率提升,对心肺功能与肌肉动员力的要求都更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天的偶然状态,而且很难保持。
![巅峰期梅西的步频为4.4步/秒](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312/w650h462/20211115/2004-68d298ca6344930eabaef9677ebabaf8.jpg)
博尔特在北京奥运夺冠时的步频为4.2步/秒,如果牙买加飞人能跑出苏炳添的步频(4.8步/秒),百米将会达到8秒5的成绩。但步幅与步频是矛盾体,个子高腿长,每一步的步幅大,摆动腿的频率就会降低,并不利于快速奔跑,所谓的“傻大个跑不快”。
这样说来,博尔特是一个堪称“人类例外”的存在,他能将长度达1米16(腰线到脚跟)的大长腿,摆动出这样一个步频,已经相当恐怖。这背后的秘诀,是肌肉力量,博尔特的大腿围度达到64.5厘米,超出常人标准(身高乘0.293)近8厘米。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93/w640h453/20211115/7805-bc02d405ecf0c81e041cb78c6e49c7f8.jpg)
苏炳添要做的,是在步幅和步频上找到一个最优的结合点。
这靠的是刻苦而科学的后天训练。当初从47步改48步,打破5年多的习惯与节奏,这并不容易。苏炳添说,那时候每晚睡觉,脑子里迷迷糊糊都在想动作。
体型与肌肉,是训练的最直观体现。这里摘取苏炳添日常训练的部分内容与画面,再想象一下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难度。
![杠铃拉起](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37/w300h237/20211115/4998-74920f2eb64660afe9fc6c58d4436088.gif)
![杠铃箭步蹲走](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53/w300h253/20211115/566a-58c814e46a24969cfb7a65e88aabbbaa.gif)
![器械后蹬腿](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27/w300h227/20211115/d58b-75bd7302c687dcbbb51f851fedccdf29.gif)
![杠铃山羊挺身](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27/w300h227/20211115/83b6-273b63614733d9198e80a27652566ba1.gif)
![壶铃深蹲跳](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48/w300h248/20211115/3f43-22ed3ab475e23f41ecadffb9041fb658.gif)
![壶铃甩摆](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47/w300h247/20211115/f6af-367f9e247f5e00e266ffbe8bafc8fa44.gif)
![弹力带侧外展](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492/w300h192/20211115/ad6d-56ad494bc868cc4ca42d0d31406d9a45.gif)
![弹力带横走](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492/w300h192/20211115/4c44-811843c997b12bf1e756e0487ce4c9df.gif)
汗水的付出,换来核心肌肉群与四肢维度的明显增长,所谓“粗胳膊、粗腿、粗躯干”。
胳膊肌肉发达,带来的摆动扭力增加身体协调性。后肢粗壮,与躯干的结合部同样发达,翘臀+粗腿,结合出强大的肌肉力量输出。
![翘臀苏](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408/w650h558/20211115/c24f-e47fcdb61890bf014dede5b9e0065428.jpg)
更可贵的是,苏炳添在与运动员最大的敌人---时间---进行对抗。
博尔特这样的天才选手,年龄与成绩有着更密切的关系。2009年(23岁)刷新世界纪录(9秒58)后,博尔特的成绩随着年龄增长快速下滑。2017年(31岁),博尔特在伦敦世锦赛中只获得第三名,随后宣布退役。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518/w586h732/20211115/0b2c-4e41c24fc04b992bcd40ebd0bf182a22.jpg)
苏炳添却呈现出年龄越大、成绩越好的逆向上升曲线:22岁10秒16,24岁10秒06,26岁首次突破10秒达到9秒99,29岁达到9秒91,今年在32岁登上9秒83的巅峰!
这已经突破了人种、天赋、年龄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展现了科学训练所能带来的上升空间。如果说博尔特代表着人类至今能达到的最快速度,那么苏炳添则昭示着人类进一步发掘自身未知潜力的可能性。
站上巅峰的,未必只能是天选之子,天赋之外,还有另一条登顶之路。用苏炳添自己的话说:“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世界其他选手可以做到的,我们亚洲选手一定可以做到,我们中国选手一定可以做到。”
附:人类历史最快前12名
第1:博尔特9秒58
并列第2:盖伊9秒69、布雷克9秒69
第4:鲍威尔9秒72
并列第5:汤普森9秒74、加特林9秒74
第7:科尔曼9秒76
第8:布罗梅尔9秒77
第9:卡特尔9秒78
第10:格里尼9秒79
第11:穆林斯9秒80
第12:苏炳添9秒83
(李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