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原始社会后期被人类驯化成功,周人祖先古公亶父、秦人始祖非子、秦相百里奚等都以善于养马而著称。我们中原地区的本地马大多体型较矮,肩高仅135公分左右,腿短而粗壮,善于负重,这从先秦墓葬中出土的马俑可以验证。约在商朝时期,马开始用于军事---马拉战车。按周礼规定,周王乘坐六匹马拉的车,称之为天子驾六,而一般则按三马一车或四马一车(驷)设置,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边的马叫骖can,又叫驸马。战车上站立三人,御者居中执辔驾马,左边士兵持弓箭负责远射,称为甲首或车左,右边士兵持戈矛负责近攻,称为参乘或甲右,再配备几十个步兵,这套组合称之为一乘。乘代表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如春秋时期的秦、晋、楚、齐号称千乘之国,晋楚城濮之战双方各投入800乘战车,秦晋韩原之战各投入战车500乘,齐晋鞍之战各投入300乘,规模都很大。
进入战国时期,战车逐渐为骑兵所取代,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率先引进了匈奴先进的骑兵理念。骑兵的机动灵活、快速反应远非战车之笨重可比,因而在各诸侯国引起连锁反应。到秦汉之际,骑兵发展成独立的兵种,战斗力很强,给匈奴威胁很大。在秦汉政府连续打击下,匈奴迅速衰落,“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匈奴人作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教我妇女无颜色”。
2、春秋战国时间冶铁技术出现,士兵的铠甲和战车部件的铸造由铜变铁,自身重量减轻,有利于骑兵的引进和发展。
3、从技术角度而言,驾驭战车三、四匹马的难度远比骑兵驾驭一匹马的难度要大得多,因而孔子把“御”列入君子六艺之一,其难度远超科目二。
4、马种的逐渐改良,也有利于骑兵的发展。处于战争考虑,历朝历代都注重良马的引进和改良。大体在中国形成了三个战马马系:蒙古马、河曲马和阿哈尔捷金马。这些马肩高都在155公分左右,口裂、马蹄变大且善于奔跑。其中,乌孙马、大宛马(汗血宝马),刘备的的卢马、关羽的赤兔马、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等都属于阿哈尔捷金马,奔跑迅速、体型高大、性情暴烈,属于热血马系。汉武帝为了得到大宛马,先是派使者以等高的黄金马去交换,遭到拒绝,汉武帝一怒之下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定州人,李夫人之弟)帅军远征,攻破大宛国取马而归。再比如春秋时期晋国大臣荀息用一匹骕骦马假虞道伐虢国,最后灭掉了两个国家。血统优良的战马,对各国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关系重大。
5、硬质双面马镫的发明也促进了骑兵的发展。虽然赵武灵王引入骑兵,但因为没有马镫,所以骑兵主要功能分为两种,一是弓骑兵,士兵用双腿夹住马肚子射箭,二是负责把士兵运到阵前,然后跳下马来打。最迟在三国时期硬质双面马镫发明,最终解放了骑兵的双腿,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方始出现。《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就是在马上完成了全套动作,其酒尚温。
中国骑兵最厉害的时期当属元朝,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被欧洲人恐惧的称之为“黄祸”。
一般情况下,骡子不能用于战场。骡子分为两种,公马母驴所生叫驴骡,个头很小近于驴。公驴母马所生叫马骡,个头大,善负重,耐力好,不挑草料,抗病能力强,但不善奔跑,且不能繁殖后代,故只可做运输用的役畜。同样,军马都是用公马服役,不用母马。唐朝安史之乱时,李光弼别出心裁,用母马引诱叛军公马,从而大败叛军。
明清时期,随着马政的衰落,中国战马也渐趋矮化,肩高降到120公分左右,被西方列强嘲笑为“马矮如驴”。
进入热兵器时代,战马的作用大大下降。时至今日,除了特殊地区和特定领域,战马在我国几乎消失。而在另一个领域,却得到了一致好评,“马肉真好吃”。
( 麦秀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