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会看欧洲杯 他们都是什么人

有多少人会看欧洲杯 他们都是什么人
2024年06月14日 10:08 新浪体育

  明天凌晨,2024欧洲杯就要揭幕,但今年的这一届大赛,前期热度似乎并不高。列强公布参赛名单,接着踢热身赛,都一直没能掀起舆论波澜。

  即使是看球的球迷,有多少人能说出欧洲杯揭幕战的准确时间?又有多少人查好了钟爱球队的时间表?大多数人恐怕要等大赛揭幕之后,才会抽时间去查查赛程,盘算一下会看哪场、哪场又看不了。

  欧洲杯6月15日凌晨3点开赛(德国VS苏格兰),它的热度预计也要等到比赛开踢才会开始上升,人们感叹欧洲杯开赛前显得“静悄悄”,这是因为如今抢占眼球的热点事件和话题太多了,而人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于是热点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谁都不能在舞台中心停留太久。

  这就是碎片化时代的一个流量特征,再重要的大型项目,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只集中在事件期间,事前无预热,事后少余波。

  比欧洲杯更能网罗非球迷人群的世界杯,都无法逃脱这样的注意力规律。

  以2022卡塔尔世界杯为例,根据QuestMobile的新媒体数据报告,该届世界杯11月20日开幕,直到11月13日后,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上,提及“世界杯”的内容以及互动量才开始上升,而在决赛之后,世界杯热度迅速下降,被其他热点话题取代。

  可以预计,本届欧洲杯,关注度也会呈现类似曲线,大赛前静悄悄,开赛后热度蹿升一波,大赛后迅速被遗忘。

  也有人试图对抗这样的流量规律,欧洲杯主办国德国在公布参赛名单时,就试图拉长人们的关注时长。

  从5月13日到5月16日,德国足协吊足球迷胃口,每天用小视频的方式公布4名入围球员的名字,而且每次都有花样,请来演员、赞助商、网红等参与到小视频中。

  比如基米希入选的消息由演员Bahro来宣布等,这种跨界花式官宣赚足了眼球,既新增了有趣的内容,又持续保持了关注热度。

  不过,等到欧洲杯大战启幕,热度核心终将回归到足球本身。

  与更容易破圈的世界杯不同,欧洲杯的核心,相对凝聚在足球本身。

  世界杯更像是一个社会话题的集合,吸引大量非球迷群体关注。光鲜明星、黑马与草根励志逆袭、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泛社会与娱乐……各种非足球本身的热点话题层出不穷。

  看看世界杯开战当天的微博热搜榜:“卡塔尔小王子”、#卡塔尔世界杯有哪些中国元素#、“25岁小伙辞去公职去看世界杯”、“世界杯岳云鹏”……

  欧洲杯则相对更为纯粹,这是足球水平最高的大洲,而往届欧洲杯上的焦点话题,多集中在球星风采、球队表现、战术体系、场面细节等足球相关环节,赛事也更像是核心足球迷的狂欢。

  于是有人说,世界杯看热闹,欧洲杯看足球。

  更何况,欧洲杯的开赛时间,会让不少想凑热闹的非球迷望而却步。

  本届德国欧洲杯的51场比赛里,44场在北京时间0点或3点开球,段子手们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集中玩梗儿,但能在凌晨熬夜坚持看欧洲杯的,铁杆球迷居多。

  如果我们对欧洲杯看球人群进行分析,又会得到什么样的画像?

  最铁最核心的死忠球迷,也许可以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是不是看比赛直播。

  来看上届的情况。

  2021年欧洲杯,从cctv5体育频道和cctv5+赛事频道的直播观众统计来看,欧洲杯赛事直播共计3814万人观看(累计触达人数),累计观看人次为3.52亿,日均活跃观众人数近420万人。

  也就是说,全中国14亿人里,有近4千万观众看过欧洲杯直播,其中看过10场+、活跃参与的铁杆为400多万。

  继续画像。

  据艾瑞数据统计,上届欧洲杯观众里,75.32%是男性,24.68%为女性。

  至于年龄段,30岁以上占比59.2%、30岁以下占比40.8%,其中31岁到40岁这10年段占比最大,为40.4%。

  再往细分,已婚有孩占66.24%、已婚无孩12.3%、恋爱中8.08%、单身12.37%……

  这样一来,欧洲杯观众主力军的画像已经跃然纸上:男性、中青年、已婚成家……

  结合卡塔尔世界杯的情况,Fastdata数据平台显示,中国足球迷中87.3%为男性,25到34岁年龄段占比41.5%、35到44岁占比21.6%、45岁以上占比7.6%,而24岁及以下的球迷为29.3%……

  欧洲杯和世界杯的两组数据,交织出一个无奈的现实:

  中国铁杆球迷主力军群体年龄偏大,中年人多,而学生球迷群体在凋零……

  继续探究欧洲杯球迷的“成色”,确实比世界杯更为“纯正”。

  还是艾瑞的数据,2021欧洲杯的中国观赛球迷中,可根据看球动机与核心需求,分为这几类群体:

  狂热球迷(占比达45%):看球就是因为热爱足球,大多人看球时间超过3年,愿意熬夜,一场也不想落下;

  忠实粉丝(占比15%):看球因为是某队或某球星的粉丝,3年以上球龄居多,愿意为偶像熬夜;

  话题参与者(24%):看球是为了有的聊,毕竟欧洲杯是个热度话题,1年以内的新球迷居多;

  陪伴者(16%):看球是为陪伴家人朋友,多数为1年以内的新观众,其中女性占比高,看什么无所谓……

  把前两类球迷相加,再结合第三类中的一部分,大略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欧洲杯观众里,有6成到8成的“纯球迷”占比。

  对比卡塔尔世界杯,这个数字大概是55%左右(中国家电网数据调查)。

  所以,欧洲杯热度曲线的走势,将是紧扣比赛的,这也是由观赛人群的特点决定的。

  这群人中,有真正想看看球的人,而他们的兴趣可能也仅仅在球上,像世界杯周边那样的泛娱乐玩法,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找一堆娱乐明星打着足球旗号来做秀,还不如请几个懂行的圈内人,认认真真讲讲战术;

  这群人中,有抽时间才能看球的人,年龄不小了,还有家有口,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烦扰占去了不少时间,也许到了比赛当天他才会想起:哟,今天还有场想看的球儿;

  这群人中,还有挑比赛看的人,他们平时也许早已不看球了,但碰上类似上届欧洲杯英德大战这样的对决,内心的少年意气与冲动又会被唤起:这比赛难得,爬起来熬个夜吧……

  夜深人静,屏幕亮起,欧洲杯,这是真正属于球迷的时间。(李普利)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