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傍晚,金山体育中心,分管青训的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坐在看台上全程观看了中国U16国少A队和山东鲁能梯队的较量。
比赛最后10分钟,鲁能球员禁区内抽射扳平比分,伤停补时阶段,国少队绝杀2-1赢球。
虽然疫情期间没有办法邀请国外球队参赛,但作为这几年青训传统赛事,金山杯比赛观赏性还是足够。
而带领这支国少队的,是前国脚杨晨。作为中国足球的留洋先锋,杨晨对中国足球青训的过去、现在、未来,有足够的发言权。
竖旗,备战亚少赛
在今年3月的国少主教练竞聘过程中,前国脚杨晨击败了魏新、张效瑞和刘俊威等年轻主帅成功当选,他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备战2023年U17亚洲杯。
亚少赛预选赛应该在今年的9月份或10月份进行,但决赛阶段比赛因为疫情关系延后至2023年进行,所以预选赛也顺延至2022年,等于是给各支队伍多出了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
金山杯是这支国少队第一次亮相——前期近半年时间,杨晨都在全国挑选球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在富力足校有这个年龄段的联盟杯赛,有6支俱乐部球队参赛,我们去现场看了比赛。”
“还有一个就是足协青少部在今年4月份举行了一个80人的2005年龄阶段、2006年龄段的精英选拔训练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这些球员等于是从这两个地方选拔出来。”
为了给这个年龄段球员更多实战比赛机会,杨晨特地组建了A队和B队两支球队,他认为金山杯实战价值很大,国少队球员普遍比对手小1岁,属于以小打大;打完金山杯,10月底国少还要去淄博参加“起源地杯”。
“到那个时候可能就合成一个队了。所以从5月份开始组队到现在的金山杯,这段时间其实都是我们在筛选球员的一个过程。金山杯后我们可能会确定一个大的名单,人数也许会在35人之内,也许会是30人之内,整个队伍缩编真正成为了一个U16国家队。”
没有特别突出的球员
此前,很多关心青训的圈内人士都提到了一个相同的观点——从2005年龄段开始,中国青少年球员水平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杨晨的球队正好是这个年龄段,明年亚少赛预选赛也是2005后年龄段球队第一次出战亚洲比赛,届时中国青训水平在亚洲范围内究竟如何,或许会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轮廓。
对于这个问题,杨晨本人的感觉是,实际情况不是那么乐观,
“个人特点突出的球员是有的,但大家好像水平相差又不是很大,没有那种特别突出的。”
他举例说,
“前卫、前锋这些位置上,我们还好选人,但在后卫线上其实可挑选的好苗子不多,所以我们有时候被迫把一些前锋给改成后卫,进行一些尝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甚至觉得现在的后防线苗子有点断档。”
总结这个原因时,杨晨认为,“可能是孩子在踢球的时候,大多数选择踢前锋的位置,因为他们崇拜的一些明星比如梅西、C罗等都是踢前锋的,所以自己也希望成为梅西、C罗,所以真正踢后卫的比较少。”
“我这里要严格管理”
本次比赛,媒体记者们共同发现,国少队全体球员发型基本上都是类似于板寸的短发,杨晨在接受采访时主动提到,他需要教会球员们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我跟孩子们也说了,杨导不光是教你们踢球,还得教你们做人。”
在杨晨15岁的时候,环境与现在大不相同,他也承认,“现在社会上能吸引他们的东西很多,比如游戏机、手机这些,如何正确地去引导他们,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我们这里都要严格进行管理,甚至有点军事化的味道,希望他们能理解。我们真正的目的是在球场上,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得多练,水平才能提高。”
但是在杨晨看来,相同的是球员必须从小要有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因为我也在国字号踢过球,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国家荣誉感很重要。你们现在已经是代表国家的、最年轻的U16国家队中的一批队员了,应该感觉到这是一种荣誉。为了这份荣誉,你就必须要比别人付出更多。”
金山杯期待继续培养人才
作为目前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足球赛事之一,“金山杯”于2017年正式启动,今年已经是连续第五年举办。赛事得到了中国足球协会、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足球协会的支持,并于2019年被确认为国际B级赛事。
2021上海“金山杯”虽然受到了疫情的一定影响,但“金山杯”组委会还是结合过去四年的办赛经验,邀请到国内最优秀的青训队伍参赛。
中国足协对金山杯也非常重视。2019年陈戌源刚刚在足代会当选中国足协主席,他公开亮相的第一站就是几天后的金山杯决赛——当时陈戌源和秘书长刘奕、副主席孙雯集体亮相现场,并给冠军队颁奖。
2020年第四届金山杯,刘奕也来到现场为冠军颁奖,但因为疫情关系比赛第一次只能全部由国内球队参赛。
当时金山杯组委会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未来组委会将全力以赴推动赛事升级,邀请世界足球强国青少年队伍参赛,力争在家门口为中国足球青训打造最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动中国足球的发展。
“长远目标肯定是想邀请高水平的国外同年龄段球队参赛,但现在条件看来暂时不允许。好在现在国内球队也缺少比赛机会,我们多组织一点国内球队参赛,也能起到锻炼球员的目的。还是希望可以通过比赛多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