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圆梦足球并非只有职业 妈妈的拒绝是最好选择

观点:圆梦足球并非只有职业 妈妈的拒绝是最好选择
2020年04月23日 17:44 国内足球综合
贵阳足球少年陈昱帛贵阳足球少年陈昱帛

  稿件来源:鲁能青训

  这些天,一档综艺节目里的14岁少年陈昱帛坚持追求足球梦想却被母亲和大伯断然拒绝,一时间吸引不少眼球。有不少人谴责陈母不尊重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反而扼杀自己孩子的梦想。但冷静分析,陈母的断然拒绝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母亲,拒绝陈昱帛走职业无可厚非

  梦想,听起来就十分美好,敢于追逐梦想的人也总是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称赞和美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一条实现梦想的道路是平坦的,大都充满着荆棘和坎坷,而真正能实现梦想的人又是少之又少。

  陈昱帛梦想着成为一位足球运动员,作为旁观者,大可肆无忌惮地送上鼓励和祝福。但作为母亲,陈母需要考虑太多太多。据节目中陈昱帛自己说,他11岁才开始接触足球,这个年龄如果想踢职业的话太晚了,职业运动员大都从5—7岁就开始踢球了。当然,世界足坛也有很晚才踢球最终踢出来的但堪称凤毛麟角,而他们也只是10多岁才开始接受正式的足球培训而非10多岁才开始接触足球。另外,陈昱帛现在已经14岁了,只在贵阳市举办的一个比赛中入围过16强,说明即使在贵阳市陈昱帛也并非很优秀的球员。国内的大多职业球员在14岁这个年纪都已经经历过全国联赛的洗礼,在当地甚至全省都已经是明星级别的球员了。在节目中陈母自己也说曾和教练交流过,教练直言不讳陈昱帛现在并不适合去走职业。还不得不说的一点是,足球是一项讲究天赋的运动,如果缺少了天赋,即使付出120%的努力也很难获得成功。也许会有人说万一陈昱帛就是那个万里无一的天才,一旦打开任督二脉,球技会飞摇直上。这种概率无疑是极低的,作为一个母亲,是不可能为此赌上孩子未来的。

陈昱帛母亲并不同意他走职业道路陈昱帛母亲并不同意他走职业道路

  2015年,同样是一款综艺节目《变形记》也曾把目光放在追逐职业梦想的足球少年身上。当时,在当年“未来之星杯”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有着出色表现的11岁中连川小学队员杨继祖在节目组策划下来到鲁能足校进行为期40天的训练生活。结果,此前自信满满的杨继祖在训练中很难跟得上鲁能足校的同龄球员,技术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鲁能足校随队训练的杨继祖在鲁能足校随队训练的杨继祖

  看到网上消息称,贵州恒丰已经准备邀请陈昱帛试训,也许在真正体会到差距后,陈昱帛会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

  作为从业者,我们需要千万个陈昱帛

  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去?每每提及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一堆答案,但总绕不开的是中国足球的基数太小,塔基不牢固,换言之,中国踢球的孩子不够。

  中国在各行各业不缺少天才,我们相信足球也不会,当然有些天才因为限于中国后期培养的水平以及整体的竞赛环境,最终泯为众人,但更多的人实际上早早就主动放弃了足球。繁重的学业压力、从事足球的未来不确定性、家长的不理解,让很多人早早放弃了当足球运动员的梦想。此前就有一段时间,因为整体大环境不景气,鲁能足校一度招生都很困难。

  足球实际上是一项“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运动,在每一个成功打上职业联赛的球员背后,都有着许多被淘汰的同龄队友。很多人都看过《梅西的小伙伴们》这个纪录片,梅西在拉玛西亚青训营时期并不是一个孤胆英雄,然而那些曾和他一起成长、随他大杀四方的少年伙伴,除了皮克、法布雷加斯等少数几人,大部分却早已销声匿迹,即使就像纪录片的主人公Diong Mendy在年幼时也曾是公认的天才。所以,中国要想培养出自己的梅西,首先就是需要更多的梅西的小伙伴似的“垫脚石”或者说就是“牺牲品”。但因为中国和欧洲的大环境不同,欧洲没有中国一样繁重的学业压力,他们的球员训练之余的时间完全可以应付学习,不会和普通学生有多大差距,而中国球员如果只拿训练之余的时间学习,会被普通学生在成绩上远远甩在身后,导致升学困难。

纪录片《梅西的小伙伴们》聚焦失意天才纪录片《梅西的小伙伴们》聚焦失意天才

  陈昱帛其实有过去闯荡职业的最佳时机,在成为当地俱乐部队长后,教练曾建议当时还是11岁的他去专业的足校试试,但在当时因为母亲和大伯不同意错过了这个机会,并在他升上初中后对他踢球开始严加限制。这实际上在中国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小学时期因为课业并不是很繁重,升学压力也不大,家长出于让孩子强身健体等诸多目的,甚至都鼓励自己孩子去踢足球或者从事其他体育项目。但等到了11—12岁,开始上初中了,课业变得繁重起来,升学压力也随之而来,父母就会强制要求孩子减少甚至停止足球训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训矛盾。实际上,即使在我们鲁能足校,专业的足球学校,也是一直在寻找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平衡。

如何处理“学训矛盾”成为体教融合的关键如何处理“学训矛盾”成为体教融合的关键

  那个曾来鲁能足校训练的杨继祖虽然未能走上职业道路,但他的母校却一直在校园足球的道路上前行,更多像杨继祖一样的孩子坚持着自己的足球梦想,经过多年的努力,有多名球员被知名俱乐部梯队选中,开始了追逐职业足球的梦想。

  足球梦想并不只有成为职业球员

  当我们都对陈昱帛不能继续自己的足球梦想而惋惜时,是否忘记了第一次接触足球时的初心。当我们第一次与这个黑白精灵相识,又何曾想过成为一名高高在上的职业球员,只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就像节目里的陈昱帛母亲其实从来没有阻止孩子踢足球,在休息日想去训练就训练、想踢球就踢球。足球是一个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只作为学习之余的调剂品,其实挺好。

母亲支持陈昱帛把足球作为爱好母亲支持陈昱帛把足球作为爱好

  如今中国大力提倡发展校园足球,也不是说因此要培养多少职业球员,而是因为足球本身的教育功能,它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就像对于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教育部出台的评判标准是“重普及,轻成绩”,即看重的是校园里有多少孩子会踢球,校内的比赛覆盖率和参赛覆盖率能达到多少,而非比赛成绩。

  让每一个踢球的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这也许就是呵护他们足球梦想的最好方式。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