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11月25日发布。本次监测涉及31个省区市1767个单位的223124人,涵盖3至6岁、20岁至59岁、60至69岁等多个年龄段。为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该公报涉及的内容,本报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解读。
本报记者李金霞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89.6%,3至6岁幼儿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为93.6%,20至39岁成年人为89.0%,40至59岁成年人为88.1%,60至69岁老年人为87.1%。2014年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54,3至6岁幼儿为102.65,20至39岁成年人为101.45,40至59成年人为99.77,60至69岁老年人为99.00。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国民体质达标率,还是国民体质综合指数,3至6岁幼儿年龄段均是最高的。
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关系国家的发展与壮大。幼儿期是一生体质水平形成的关键期,对成人后的体质水平有重要影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欢认为,及时了解孩子们的体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科学指导幼儿健身、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欢介绍,自2000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这4次国民体质监测对象中都涵盖了3至6岁的幼儿。本次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幼儿体质总体水平呈增长趋势。其中身体形态指标的增长最明显,6岁幼儿身高5年来增长了1厘米,体重增长了0.5公斤, 胸围的增长接近1厘米。
王欢认为,幼儿身体形态的增长主要与营养状况改善、生长发育水平提高有关。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意识的增强,幼儿身体横向和纵向充实度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段时期。
当幼儿越长越高、越长越壮时,身体素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公报的监测数据显示,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呈现“不均衡”特点。与2010年相比较,2014年3至6岁男性幼儿的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和腹部)、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体重、胸围、身高、坐高、坐位体前屈等指标有所增长,网球掷远、走平衡木、10米往返跑等指标有所降低。3至6岁女性幼儿的皮褶厚度、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体重、胸围、网球掷远、身高、坐高、走平衡木、10米往返跑等指标有所增长,坐位体前屈指标降低。
可以看出,男孩下肢力量(立定跳远和双脚连续跳成绩)增加的同时上肢力量(网球掷远成绩)在下降、平衡能力也在下降;而女孩多数素质指标增长的同时柔韧性在下降。王欢分析,由此看来,幼儿各项身体素质并没有随着身体形态的提高而全面提升,在体形变得高壮的同时一些身体素质指标却在下降。这可能与静态娱乐方式的普及、幼儿户外活动种类不够多样有关。
针对幼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王欢建议幼儿的老师和家长们在日常活动中丰富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内容和种类,增加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的系统性、科学性,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体质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