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5年08月05日10:01    中国体育报 收藏本文

  最近,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椿树园社区的居民们很是乐呵。原来,这里的社区体育设施升级改造立项刚刚通过了审批,只要在原有基础上,对改造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和招投标,不久后,椿树园社区的居民就能迎来社区体育设施的“升级大变样”。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市近年来率先提出的“部门融合”理念。据了解,此次对东西城体育生活化社区的提档升级工作,正是北京市体育局与国家发改委共同推动的合作项目之一。在“发挥合力 融合发展”的战略带动下,北京市的全民健身百花齐放,满园春色。

  椿树园社区故事多

  椿树园社区几幢高楼中央有一块绿地,是平日里居民们常去的健身场地。“你别看现在这儿也有不少健身设施,改造后这里的功能就更强大了。”居民们拉着记者忙不迭地介绍。

  不仅是这块绿地,在这次升级改造中,椿树园社区的许多小广场也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比如居民李大爷家楼下的休闲小广场。李大爷说,这块小广场的利用率很高,“广场上有许多休闲坐椅,我们这些喜欢棋牌的人,没事儿就杀上几盘。”而在这次的改造中,这个小广场就根据居民们的需求,被特别设计为“棋牌主题广场”。不仅休闲坐椅会被替换为棋牌桌,整体环境上也会更有“棋牌气息”,将建设棋牌雕塑和棋牌宣传展板等。李大爷说:“这样的改造才是顺应民意,真正满足了我们老百姓的健身需求。”

  在北京市西城区,像椿树园社区这样即将获得体育设施升级改造的社区一共有21个,且个个都不相同。据北京市西城区体育局副局长王程介绍,从2013年起,西城区在北京市体育局的指导下,启动了体育生活化社区的提档升级工作。“我们首先发动条件适宜的社区进行申请,由他们自己提出改造需求,然后我们聘请专门的公司进行实地踏勘,根据每个小区的不同情况来进行设计。因为居民的需求各不同,因此每个小区的设计也都各不相同。”

  融合带来发展机遇

  不止是西城区,东城区关于体育生活化社区的提档升级也进行得红红火火。而这一“大工程”得以快速实施,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北京市体育局着力打造的“发挥合力,融合发展”战略。据了解,在年初的北京市群众体育工作会上,北京体育人率先提出了“部门融合、体育系统内部融合、社会融合和市场融合”的发展思路。自此,在“四个融合”的指导下,北京体育人开始主动出击,陆续拜访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中医药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卫计委、农委、教委、民委、园林管理局等相关单位,争取相关政策,共谋全民健身发展。

  在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朝晖看来,这样的部门融合无疑会为北京的全民健身带来更多借力发展的好机遇。“比如在这次体育生活化社区的升级改造中,效果就非常明显。首先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难题,还有土地权限的问题,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的设施建设。另外,由于国家发改委本身是一个大综合大统筹的部门,有它的直接关注,程序上会弥补体育部门的一些不足,比如与其他部门的统筹、协调等等,会使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据了解,除了东西城,对体育生活化社区的提档升级,后期还将逐步覆盖朝阳、海淀、丰台与石景山区。同时,北京市体育局也将联手国家发改委展开调查,继续做好“十三五”的设施规划,并将重点建设笼式足球、健身步道、冰雪设施等专项体育设施。

  部门合作陆续展开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体育局与其他各委办局之间的合作也在陆续展开。比如联手医卫部门,共同打造“大健康”理念。6月10日,作为这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市体育局与国家卫计委共同推出的“2015-2020城市减重计划”已率先启动。据了解,这项“减重计划”将面向北京市18岁至69岁有意减重的居民,通过微信、网站、短信等多种方式给予“控制体重”的专业干预和指导,为居民提供帮助。

  此外,从今年开始,北京市体育局还将与国务院中医药管理局合作,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基础,推出保健养生健身操。同时,还将对北京市60个中医药站点展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全面推广科学健身。

  不仅如此,北京市体育局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农委、教委、民委、文化局、园林局等合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北京市体育局与农委、北京市农业局联合开展了农民健身工程调查,保障健身服务的全覆盖、均等化;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推动《国家锻炼标准》的实施,并在工会系统建立了34个体质测试站,确保在职职工身体健康;与北京园林局合作,在公园内先后建成60条、全长246.8公里的标准健身步道……

  谈及北京市体育局的这种“大融合”,张朝晖表示,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单靠体育部门、群体部门一方之力已远远不够,只有通过部门间的相互借力,才能让全民健身有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得到更深层次的挖掘。他说,目前北京的这种融合才刚刚起步,“我们将把这种融合贯穿‘十三五’,使其继续深化,最终结出硕果、产生效果。”

  大融合才有大发展

  卢苇

  当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活动等“三边”工程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全民健身工作应该如何取得新的突破?其实,在《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之初,就已为我们指明方向。《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其体育部门主管、各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而在这一点上,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京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

  “大群体”要有“大眼光”,“大眼光”要求“大融合”,“大融合”才能“大发展”。当世界都越来越成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地球村”,全民健身又有什么理由故步自封?尤其是当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后,体育产业已吹响了冲锋的号角,而全民健身产业想要发展,自然也必须打开大门,走融合发展之路。其中不仅有社会力量的融合,更包括部门间的借力使力,互相拓展发展空间。当然,这样的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更应有制度上的长效保障。现在北京体育已迈出第一步,让我们期待着以后的更多步。

文章关键词:北京市体育局全民健身社区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