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马龙的狂野 波尔最懂

2015年05月04日10:02   体育专栏  作者:杨旺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体育专栏,有删节:     

  “圣·勃莱德”有了新主人——马龙。在5月3日结束的第53届苏州世乒赛中,马龙4比2战胜方博首次拿下男单冠军。此前,这个号称中国最具潜力的希望之星,新晋中国队长,曾4次参加世乒赛,但连续三次被王皓挡在半决赛门外。赛后,马龙做出了一个类似刘翔的动作——跳上球台,振臂高呼。​

  可能这个狂野而个性化的动作出自于心情比较温和的马龙,而不是野性的嘶吼的张继科,你会觉得有些突兀和轻佻。估计那些批评家们又得点评,认为这个动作不尊重对手和观众,有凌驾于观众赛事组织之上的狂傲,并有破坏公物的嫌疑。但对于马龙来说,他太渴望这个冠军来宣泄一下自己积淀的情绪,作为中国乒乓球队的队长,钦点的一号,团队中的第一单打,他却从来没有拿出过具有说服力的世界单打冠军。人们在貌似礼貌的恭维中,估计会加上这样一句:“他是无冕之王,这要是在其他国家,,,,”,他形容自己“来苏州十几天了,每天都感觉有煎熬。”

  ​他的这种历程,也许另外一个明星感同身受——这次他的新双打搭档,德国人波尔。​​​​

  马可波罗组合是本届世界锦标赛颜值最高,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组合。

  波尔轻拍马龙的肩膀,随后两人拥抱在一起,并聊起了比赛。

  “输掉比赛,相信只是他们合作的开始。”央视著名乒乓球专项记者李武军在微信中感慨。

  4月底在苏州举行的世乒赛,贡献了一项国际乒坛新的记录:两个超级强国中最具统治力的乒乓球明星,组成一个最具威慑性,也可能颜值最高的豪华双打组合。它所凸显出来的意义及示范效益,远远不是一块金牌,甚至某个小的改革所能涵盖的。

  已经有人从技战术的角度,论证这个被称为“马可波罗”的跨国组合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波尔是左撇子,马龙的正手实力很强,两人可以在比赛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互补;两人前三板实力均独步天下,比赛气质稳健而全面,也都是阅尽花丛的智慧型选手。

  两个人的缘分,还不止于此。出道之初,北京队的希望之星马龙曾主要以波尔为模拟对象。这项工作,直到他两次在公开赛上战胜波尔才告一段落。在征战乒超的广东俱乐部,超级外援波尔经常会和一个叫秦志戬的帅小伙一起喝酒K歌。而秦的另一身份,就是马龙的主管教练。在比较两人时,秦志戬喜欢用“职业性球员”这个词语,他们都很自律,不泡吧,不逛夜店,教练的训练计划都会不折不扣地完成。“马龙甚至有点像德国球员。”秦志戬曾一语中的。当然,真正使两个超级对手升格为队友的,却是总教练刘国梁。在由他创意主导的“直横大战”中,马龙和波尔终于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用简单的英语加肢体动作,完成了深入的交流。随后,才有了世乒赛跨国组合的政策改革出台,以及波尔和马龙隔空喊话,要求搭档。当然,由于两人在队伍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技术特征甚至训练计划等的巨大差异,马可波罗真正速配成功,还是在苏州举行的这届世乒赛上。

  当然,由于配合的默契度,以及文化、语言等方面的问题,加上磨合时间不够,两人这次在双打第二轮便告止步。对此,两个高手都心领神会。对马龙来说,自己比平常任何一场比赛都紧张。“因为全世界都在盯着我们。”波尔也承认,为了和马龙搭档,自己甚至更改了国家队的训练计划。

  对两人来说,他们可能暂时失去了一个双打的阵地;但对于整个乒乓球运动,尤其是中国乒乓球来说,却重新获取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这意味着,中国乒乓球队开始真正修正以往“竞技为王”的思路,开始寻求一种拥抱世界的姿态。

  对中国乒乓球界来说,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中国乒乓球队不可战胜的现实,正步入一个略显尴尬的困境和围城。当一项运动沦为只有一个冠军或队伍号令天下的时候,也是这项运动日渐没落之时。在国内,之前与政治捆绑,被尊为“国球”的乒乓球,竟然被放到春节联欢晚会上进行调侃,与“黄赌毒”并列;而在国际上,乒乓球被逐出奥运会,已经具有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乒乓球队只能放弃以往那种虚无而高傲的所谓“养狼”计划,转而释放善意,升级为跨国组合。这一自废武功的行为,很快得到其他协会的热烈反应。本次世乒赛,先后涌现出不少跨国组合。一个开放的中国,正向全世界攻出了一个弧圈球。

  “先看看这个跨国的强强联手能否有所突破。”总教练刘国梁表示,“我们希望把乒乓球这项运动国际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这样的组合,让德国人关注世乒赛,也让我们关注波尔,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刘国梁还表示,“联合部队”接下来将规模化、集团化。“跨协会组合是一种挑战和尝试。目前,包揽全部金牌对国乒来说,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抓住这个平台和改革契机,通过这种配对让大家能看到希望,让乒乓球国际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波尔 马龙 世乒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