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界,孙杨和马布里分属于不同项目,不同国别的顶尖高手,很少有交集。但我猜想在这些高手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深度的默契。那是一种直指人心的温暖,一种英雄相惜的呐喊。
“看了几场CBA决赛,真是精彩绝伦,扣人心弦,我特别赞同的是马布里的这种精神,无论年纪多大,伤病多少,只要……就一定能够接近梦想。”在观看了CBA总决赛中马布里带领北京艰难战胜了辽宁队后,在澳洲训练孙杨开始隔空喊话。
很快他的愿望得以实现:3月31日上午,当马布里出现在体育总局训练局游泳馆,和正在备战4月全国游泳冠军赛的孙杨双手互握,一个经典的时刻定格。
孙杨显然心情不错,他还即兴秀了一段英语:Stephon,nice to see you again andcongratulations!Let's keep fighting together for our commondream!从文法和表达来看,既逻辑严密又格调高尚,看来他所说和澳洲教练交流顺畅并非虚言。
从过程的设计感,表达的流程以及传递的主旨看,这显然是两人的品牌赞助商361为此进行的精心设计,但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确实,从对抗体育社会,对项目的热爱等方面,孙杨和马布里都存在着诸多想通之处。而孙杨,也确实需要马布里这样的职业典范,找到重回巅峰的钥匙。
两人似乎都是为各自项目而生:马布里不用说,他天赋异禀,很早便在两个哥哥的带领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球王。让我们把时针拨到1996年,顶着96黄金一代(状元艾佛森、第四顺位马布里、第五顺位雷阿伦、十三顺位科比、十五顺位纳什、十六顺位斯托贾科维奇、十七顺位小奥尼尔、二十四顺位费舍尔……)和“第一控卫”(NBA历史上唯一连续八年场均“20+8助攻”)的光环,马布里开始在联盟声名鹊起,所向无敌。而孙杨,在出道的时候便被体育界按照中国的菲尔普斯来进行设计和培养——妈妈杨明熬制的冠军食谱,主管教练朱志根给了他世界冠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营养,很快在2010年亚运会后取代张琳成为男子领军人物,世界锦标赛,奥运会,他随后亦步亦趋,创造中国游泳甚至中国男子的新高峰。
或许是成长之路过于顺利,两位天才选手出道不久便陷入了发展的困局:马布里在哪个球队都待不长,他被人称作“独狼”,被批评为“球队毒药”,在场外,吸大麻,吞凡士林,轻浮浪荡,嘲笑姚明,和教练恩断义绝……而孙杨呢?在顶替刘翔姚明全民偶像的中空之后,他也开始问题频出,教练门,停赛门,车祸门,再到兴奋剂门,他被公众描述成对抗体制的存在。尤其是兴奋剂事件,尽管现在看来和他没有关系,但却使得他苦心经营的职业清白形象毁于一旦,而榜样的力量开始缩减甚至动摇。而训练地澳大利亚的落井下石,当地大部分俱乐部对孙杨关门以及被称为”精神导师“的丹尼斯迫于形势宣布不再执教,更是在精神上和训练上给了他以双重打击。
但所谓天才,就是在面对极致压力下的强韧性格和巨大的心脏。在面对各方面非议,尤其是面临身体机能和伤病的侵袭的时候,马布里将职业做到了细微之处:他甚至将按摩床搬到了客场比赛地。这些细节的关注,使得他自己的精彩表现就如同像随时提取的银行支票。而孙杨呢,他在恶劣的条件下通过新浪微博传递一些人生感悟:这个以前由团队照顾得周到细致的明星,开始独立面对很多事情——澳洲医院的看病难,每日早出晚归,自己训练节奏和技能的调整。3月15日记者在体育医院邂逅孙杨:和以往的大白相比,他黑瘦,且肌肉壮士。由于训练量过大,他不得已来到医院进行诊治,医生给了他休息几天的建议,但他回去了之后依然坚持了一万五千米的训练量。尽管4月份的全国锦标赛只是一次练兵,但他要通过全国赛场向大家传递自己良好的状态,同时为游泳世界锦标赛进行练兵。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对于项目本身的热爱,才让他们能迅速走出人生的低谷,找到奋斗的新坐标。当然,如果说孙杨要向马布里学习,不应该存在于空洞的口号和仪式中,而应该深入到他的职业内涵:比如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在各种文化中切换,如何迅速地融入团队。在纽约人将自己抛弃之后,马布里在中国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动力。他彻底将自己扎根于胡同巷子之间,听相声、看国安,坐地铁,打太极,泡功夫茶,吃凤爪、牛蛙和涮锅,并且号称要攒钱在大兴买大房子。在北京队,他克服了国籍,种族,文化,语言甚至思维方式的差异,用自己的天才技能,迅速融入团队之中。他将自己对于职业的理解,传递给了那些年轻的队友,就连主教练闵鹿蕾也成为他指挥板下的听众。和那些亚洲锦标赛失败之后在颁奖台上偷笑的国手相比,赛前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马布里,也许更能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北京精神”和所谓宏大叙事的“中国梦”。
相对来说,孙杨接下来在如何处理和教练,和游泳中心以及和媒介关系的时候,可以更多地换位思考。
尽管马布里的体能教练让孙杨,这个消息未知可否。但可以肯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孙杨的激活,将是中国体育之福气。
没有什么不可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