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旺:全运金牌改革 文字游戏还是矫枉过正?

2015年01月28日10:27   体育专栏  作者:杨旺  

  2015年1月26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国家体育总局巡视整改情况。国家体育总局随后在整改通知中表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亚运会、奥运会贡献奖奖项的评选,对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只公布比赛成绩榜,不再分别公布各省区市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并将在中国足协及游泳等10个奥运项目试点改革,行政、事业、社团、企业权利高度集中问题。

  洋洋洒洒9000字的《通知》,有资深国际组织官员认为,你不改,自然有人帮你改。但有人却仅从“行业不正之风的深层次”的段落,就数出“政绩观”出现的频次:9次。这一切都预示着,政绩观和金牌观,是否依然占据着他们的主流阵地和价值观。本人将以虚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一个深入的解读。

  本文刊于《澎湃新闻》客户端体育专栏。

  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全运会?

  答:首先,在目前的竞赛体系中,全运会是最受地方体育主管官员和运动员瞩目的,也是各种实力博弈最集中的地方;其次,全运会也是去年中央巡视组公布的巡视问题账单最重点的区域。赛事不正之风突出,赛事审批和运动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比赛不公,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比较严重的问题线索,都或明或暗地指向了全运会。体育总局拿全运会“动刀”,既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让上方感觉到他们“锐意进取”的一个姿态。

  其实,而对于利益链条盘根错节的体育总局各运动队而言,中央巡视组选择性、示范性警示,既有不得已而为之,也体现了一种驾驭的艺术。从业已处理的官员来看,无论是花样游泳的俞丽,某举重队金牌教练还是跆拳道的赵磊,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提炼出掌门人、打分项目、金牌队伍等关键词汇,就看相关人员是否收敛了。

  问:总局的“去金牌论”,是玩文字游戏还是矫枉过正?

  答:只要存在比赛,就必然有胜负。取消全运会的金牌榜,实际上体育总局的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我们应该反对的,不是金牌,而是为了获得金牌而违背公平竞赛的不正当攫取,比如各种兴奋剂、私下勾兑、裁判不公偏向主场以及赛前协调等潜规则丑闻等等。而金牌至上之毒不在金牌,也不在金牌榜,而在于唯金牌论和以金牌为导向的体育考核体系、发展模式和配置方式。比如我们注意到有关官员的措辞,归根到底还是在人,在少数领导。显然他们对原有的体制还抱有充分的幻想。

  正如某退休官员在看到《通报》后留言:“对全运会成绩评价仅仅不公布奖牌及成绩排名还不够。这种方法过去曾议过,虽不公布,但内部评定还是有的。”大家其实比较关心的是,全运会这艘巨大而怪异的航母下一步如何行驶?有没有具体的路径?具体细节和标准。这些关键点,在《通知》中并没有得到体现。

  个人感觉体育总局还是怀有一种侥幸心理,因此在这些关键节点上玩一种文字游戏。这样做,势必带来另一则怪圈。比如,不公布奖牌,是否可以弄个状元榜眼,或一等奖优胜奖?

  问:可以设想一下,届时冲击最大的,是不是那些市场能力比较差的地方运动队?

  答:我只能说,如果真正取消金牌榜,全运会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全运会,顾名思义,是全民掏钱召开,普及、推广全民体育运动是其重要内涵。结果,现在成了一些官员争名逐利的公开平台。你几乎可以看到每年全运年的奇特一景:各省市体育局、运动队人心惶惶,工作做的焦头烂额。劳民伤财的现象、内幕成为主流。因为在目前的考核和升迁体系中,只有全运会的金牌和成绩,才是决定当地体育官员的硬指标。一旦这个考评体系不存在,则全运会和其所依赖的价值体系必然坍塌。而一旦失去这个展示平台,地方各运动队,运动技术学院,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被遣散也就在情理之中。尤其是举重、跳水等和市场接轨比较差的运动队,考验将是残酷的。

  问: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答:是的。在金牌至上的舆论氛围中,让既得利益者自我变革太难。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无疑给总局的改革带来好机遇。只有彻底去掉金牌至上的观念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功利系统”,中国体育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体育相关部门应以发展群众体育为新的考核机制,以群众体育的各项指标作为考核内容,成为相关官员升迁的重要参考。

  比如体育场地人均数就可以作为一项硬指标,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拥有体育场地169.46万个,人均只有1.46平方米。而近邻日本,这个数字是19平方米。如何在社区,俱乐部,学校之间建立一个场地充分利用体系,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

  比如,体育培训尤其是青少年人才培养人数也是一个硬指标。在欧美,最顶尖的教练和运动员都存在于各个俱乐部,社区及学校,这也保证了他们的人才梯队生生不息。各级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应该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对现有各运动队等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和社区,俱乐部甚至学校找到一个契合的价值体系。当然,这方面的工作还很漫长。“冠军基金”等机构目前正在从事和冠军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事情,他们发现这样一个悖论:越是经纪欠发达的西部,市场技能比较差的队伍,运动员越是拒绝放下“铁饭碗”。缺少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储备是一个方面,无法告别铁饭碗惯性思维,地方就业岗位少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地方体育局来说,如何将这些专业运动资源,和缺口庞大的全民健身和青少年培养体系相结合,这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问:关于避免权力集中,体育总局还对中国足球等进行改革试点。这种10+2+1的逐步放权模式,能让单项管理更加协会化吗?

  答:很难。从目前单项协会来看,包括乒乓球、羽毛球、体操等金牌队伍,以及篮球和足球等利益很大的部门,还都牢牢地抓在体育相关利益手中。虽然足球受某些上方指示进行一些改变,但也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行为。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10个奥运会项目协会,包括游泳协会、滑雪协会、滑冰协会、冰壶协会、冰球协会、铁人三项协会、击剑协会、自行车协会、马术协会、高尔夫协会进行单项体育协会功能优化改革试点。这些项目,都不是金牌大户,且市场机制发展不够完善。至于选择和总局完全没有边的2个非奥运会项目协会,包括风筝协会、信鸽协会,则完全是一种隔靴搔痒。

  大家比较关注的足球,其实也只是换一种提法。实际上,从中超公司到职业联赛理事会,中国足球类似改革事例可谓不少。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组织架构,中国足协不根本上退出,中国足球的生态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

  因为从管理体制上,目前国内由中超公司负责管理的中超联赛,实际上为占36%股份的中国足协控制,而年均投入过亿的每家俱乐部只各占4%的股份,俱乐部对联赛运营没有话语权;而在司法介入足球常态化机制尚未形成的环境中,默契球、人情球及各种“微腐败”仍存在法律盲区。

  这种官办不分离的状况,导致的后果很明显:一方面,力帆等俱乐部的转会闹剧、队员转会闹剧年年上演,而诸如王健林这种志存高远的俱乐部,不得不远走他乡,借用国外已经成熟的模式来实现所谓的足球蓝图。即便如此,万达还在国家队层面,遭遇了成绩大滑坡、卡马乔天价合同等问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游泳 全运会 金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