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体育产业进入到“不问价儿”时代

2016年01月15日15:28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公元前叫北海,我国领土,汉朝苏武牧羊的地方。在这“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的大漠之北,冷思考,琢磨一下2016的体育民生。

  当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到“不问价儿”的乱砸钱时代,当中超俱乐部购买外国球星的银子多到数不清几个“0”的2016赛季,在全世界体育赛事版权被我国资本不断炒高的寒冬里,我们这些自以为“老资格”的体育产业工作者,真没能耐陪他们瞎玩了。

  《天气预报》说:“西伯利亚的一股冷空气……”,传递出一阵爬冰卧雪的信息。我一直接受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中国的体育产业要实现“两转”。一是要打出国境线以外,向国际化转型!二是要竖起体育文化大旗,向文化产业转型。

  照理说不该过多写自己的“饭碗”体育产业,这样容易把实践中悟出的“接地气”之道泄露出去。但是受不了啊!看到满屏幕的体育产业大忽悠,看到满微信的信口雌黄扎钱“创业”热潮,还是要说几句。因为咱就不信传统的体育产业玩不出新花样,不信中国体育产业的话语权都成不落地的“互联网+”了。

  在西伯利亚羽毛球运动员阿里克塞的邀请下,搭上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向北猛飞两小时。晴空万里,千里冰封,一望无际的贝加尔湖展现出冰雪体验的天蓝雪白。

  冬季的体育休闲运动,要不就去最暖和的人潮如涌地界,比如很容易挨宰的某南方海滨城市。要不就是到最寒冷的地方,除了北极,哪里还能冷过西伯利亚?故,响应俄罗斯体育界朋友召唤,到西伯利亚去,到贝加尔湖去,开辟一条“一带一路”的体育户外、休闲、垂钓、养生、自驾游、狩猎、赛马、徒步长走的体育产业国际化之路。

  《苏武牧羊》曾经把北海——贝加尔湖描绘成“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这有点像中国体育产业近二十年的发展进程。在行政化、官本位的制约机制中,中国体育产业确实严重落后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后。似乎只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发布之后才明白过劲来,才如梦初醒,才看到体育产业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于是开始了“一窝蜂”。

  在贝加尔湖的最北端,遇到北贝加尔斯克市的伊戈尔市长。这位曾经在海参崴当过海军少将的俄罗斯政府干部,有点真正的布尔什维克情怀。讲政治,为拉动贝加尔湖的原生态体育休闲旅游度假,愣是能联系到“一带一路”。还居然围绕北京2022年冬奥会,设计出一条“张库古道”的自驾游路线,即:北京→张家口→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伊尔库兹克→北贝加尔斯克→乌兰乌德,为拉动中俄旅游产业,真是用尽心思。

  您再瞧瞧我们伟大祖国某些城市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就知道一股脑的办“马拉松”,一个劲的弄“环城自行车”,一成不变的建造体育中心“两菜一汤”(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其实您把生态环境做好了,何愁带不来参与体育休闲度假的人气?看来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文化、环保”三大支柱理念,确实有它的产业发展道理。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老师是我铁哥们儿,最近正在放映的电影《舌尖上的春节》他是艺术指导。来贝加尔湖之前他告诉我:《舌尖上的中国》一直在追寻一种蒙古族美食——布里亚特包子(牛、羊、猪三种肉馅),据说已经失传了。

  当我“微信运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的街头,看到一个个“布里亚特肉包子”店,真有一种“贝加尔湖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信念。太喜欢西伯利亚了,太喜欢贝加尔湖了。

  2016年,新时代了!体育产业的国际化真可以再踏向“苏武牧羊”的冰天雪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体育产业中超联赛马拉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