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宇:冷静是郎平最突出的王者气质

2015年09月07日10:14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9月6日零点刚过,我走进名古屋街头的一家小店,打算吃点东西回酒店继续写稿,结果遇到了国际排联官方摄影师毛罗。毛罗本已酒足饭饱准备打道回府写图片说明,见我来了他又点了一小瓶日本清酒和一份甜点,跟我聊了起来。 

  
  “你该高兴了吗?中国队今天赢了。你们打得真棒。你知道吗,你们的队员虽然很年轻,但是看起来是一个整体。” 

  
  毛罗是意大利人,56岁了,有两个女儿,当父亲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他的英语不是那么连贯,我引用的时候不得不偶尔做点加工。 

  
  但是,接下来的话毛罗表达得非常完整。“最重要的是你们的教练,她是NO。1。” 

  
  “NO。1?” 

  
  “是的,对我而言,她是NO。1。” 

  
  大概感觉到我认为这是他在中国人面前的客套话,他又接着给我解释。 

  
  “她总是非常平静(CALM),我不知道我的用词对不对,但你肯定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说,有多少教练喜欢在球场上嚷嚷,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但她总是那么平静。你知道吗?我是通过镜头看,清楚得很。” 

  
  毛罗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很丰富,说英语的时候经常“手舞足蹈”,很有喜感。从他嘴里说出欣赏一个教练的平静这样的话让我觉得有些滑稽,但他已经不是今天第一个对我表达同样观点的国际友人。 

  
  国际排联电视解说员、英国人卢卡斯5日早上就预测说,中、俄之战他看好中国队3:1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郎平的冷静。 

  
  “她总是很冷静。马里切夫就不一样,昨天俄罗斯和美国队的第二局,他差点乱了方寸。” 

  
  3:1,卢卡斯真的说中了。中、俄大战之后,他冲我微笑,我朝他竖起大拇指。 

  
  想起卢卡斯的话,我又想起了几个小时前的中、俄大战。跟第三轮0:3输给美国队的那场球一样,郎平自始至终非常淡定。第一局12:3的巨大优势下被俄罗斯队追成22平,她没有慌张,只用一个“三点换两人”的换人解决了战斗。 

  
  毛罗接着用他不太流畅的英文对我说:“你明白吗?如果教练平静,队员也会平静,这样的队伍很可怕……” 

  
  年轻的中国女排姑娘们显然没有郎平那么淡定,但是第一局的结果为比赛定下了基调。俄罗斯队在第二局的崩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理,跟中国队在中、美大战第二局的表现如出一辙。毛罗说的没错,在郎平的影响下,中国女排姑娘们的心态在进步。 

  
  我想起中俄之战第四局第一次技术暂停,安家杰和赖亚文先后走到袁心玥的身边,轻言细语了几句。“小苹果”点了点头,在替补区认真地准备着。几分钟之后,中国队8:11落后,袁心玥被换上场,一个快球,两个发球直接得分,将比分扳成12平。 

  
  我又想起了全场大部分时间呆在替补席的丁霞、刘宴含,她们的状态很放松。来自美国的几位外教在替补区身后的观众席上大声为球队喝彩,她们也微笑着和他们互动。等到在第四局中国队17:19落后时被替补上场,她们又给了对手致命一击。这么收放自如、张弛有道的表现,让我很惊讶。 

  
  跟郎平相比,马里切夫略显急躁。整场比赛,俄罗斯队一次又一次地挑战鹰眼,可这些绝大部分以失败告终的挑战最终未能改变场上局势和她们的命运。 

  
  东坡先生说:“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还有前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放到竞技场上,这大抵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常心吧。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暴跳如雷的卡尔波利输给了面带微笑的陈忠和。当卡尔波利赛后试图去安慰加莫娃的时候,后者不领情地扬起了手。这个场景一直深深映在我的脑海,让我记住教练的平静应该展现在比赛中,而不是在比赛后。 

  
  跟毛罗走出餐厅,已经是凌晨1点多。计划中的稿子还没着落,但我似乎想明白了一件事:冷静是郎平最突出的王者气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郎平中国女排冷静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