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斌:深足的警钟为什么两轮就响起?

2015年03月24日13:23   体育专栏  作者:黎晓斌  

  联赛仅仅踢了两轮,深足的天空就充满了阴霾。连续两个主场1平1负,突破了对新赛季充满期望的铁杆们或高或低的底线。这几天批评的声音很多,鼓励的话语也不少,“冲超”就像那个七彩缤纷的肥皂泡,谁都不愿意去刺破,但谁都明白它就那么飘着。赛季开始前,我曾在《新深足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中提到“长远规划与冲超期望之间的矛盾是本赛季最大的变数”,只是没想到这种变数来得这么急、这么让人难受。

  成绩为什么不好?站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观点。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支球队打法单调,放弃了过去擅长的中路渗透,而打起了直来直去的高空球。这种打法简单粗暴,效率却很低,对方只要干扰你的中锋,顺带密密麻麻地在禁区里一站,把抢第二点的空间塞满,你要么抢不到球,就算抢到了也会被一条条大小腿阻隔。更要命的是,球被人家抢了,立即就是反击,抬头所见尽是空档,于是直传斜插或者斜传直插,总之轻轻松松就面对深足的大门,运气好的被后卫拼死守住,运气不好就直接面对大门。攻不进去于是守不住,这是基本的逻辑关系。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原因就多了。客观来说首先是场地,采访过很多名队员,得到的答案是场地确实很不平整,想在地面准确传球难度很大。像过去那种中路塞球需要速度、需要精度,但在目前深圳体育场的这块草皮上暂时还办不到。相反地,这种条件特别适合踢客场的球队,往禁区附近一站,得球就传空档打反击,尤其适合新疆队这种有头球的队伍,一打一个准。

桑戈尔总是背对球门顶球,威力大减桑戈尔总是背对球门顶球,威力大减

  场地已成事实,主观上又如何?今年深足最大的变化是桑戈尔的加入。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桩式中锋,头球功夫确实很好,但是他与巴巴卡形成“双鬼拍门”的同时,必须舍弃掉一个中场串联的人物,就是两年前的陈柏良那样的角色。李毅的办法是黎斐和杜龙泉一前一后梳理中场,进攻时黎斐兼顾左右,防守时杜龙泉前赴后继,和过去几年的双后腰+前腰配置相比,攻防两端总是少了一个人。于是进攻时只能单调地左右倒脚,却又没有能高速突破下底传出好球的边锋,桑戈尔起跳的时候90%是背对球门的,他怎么能发挥自己应有的威力?这种双前锋的挤压踢法还有一个致命缺点:阵型前移,而且少了一个中场防守队员。一旦丢球,对方就能迅速打到你的要害部位,自己的后卫有时还得以少打多。这种情况其实与赛季初的利物浦有几分相像,当时罗杰斯的办法是变阵343,并且舍弃掉巴洛特利,但是以深足目前的人员配置,谁能把两条边路包了?三后卫会不会更加不设防?

  再往下想,问题就更清晰了:定下回归深圳体育场之前有没有做过实地调查?知道场地不佳后为什么不采取积极措施?为什么桑戈尔要拖到开赛前两天才到队?连最起码的磨合和战术调整时间都没有?5名内援为什么只有两人成为主力?他们的表现和实力是否符合“保六冲超”的要求?主教练有没有对目前的情况做足够的准备,有改变现状的决心?

  成绩不好,谁都不好过。作为一个全新的俱乐部,走弯路是难免的,一帆风顺反而不合常理。现在的关键是抓住两周的休战期,把责任承担下来,俱乐部和球队各司其职,共同扭转颓势。有批评的声音还是好的,如果没人批评,证明心都凉了。(黎晓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罗杰斯 陈柏良 深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