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高位逼抢,中超球员也不容易

2018年07月30日09:40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终于,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日子到来了。

  过去家里没有空调,吹着电扇也能过夏天,不是那个时候能抗热,而是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热。

  曾经对气象台的预报有疑义,预报总是31度33度?气象台为此还专门在报纸上作过说明,温度计放在四面装着白色百页窗的木箱子里,箱子是放在绿草如荫的地方,还要离地至少1米,这是为了取得相对准确的中间值。

  哦,有几家能够待在这样好的地方?难怪啊,为啥明明很热,播报的温度却一直上不去?难道是怕上了35度?按当时劳防标准,超过35度是要放假休息的。

  也许后来没了这条规定,温度计也就直线上升了,这几年38度、39度甚至40度都敢报了,天气也确实比过去热很多。记得好多年前我去阿联酋,在大商场不到1000米外,便是一片蓝得令人无法拒绝的大海,外面的气温也高得吓人,超过40度。为了看海,我硬着头皮往外冲,走了一半实在受不住暴热,生怕半路晕倒,还是赶紧跑回商场的空调中。现在的上海也有了阿拉伯海边的酷热了,只是过去的日子也再回不去了,没有了空调,一天也待不下去了。

  有一群人比我们更怕热,但是却无可奈何,那就是踢中超中甲中乙的球员。在这样的天气下比赛,那不是一般的难熬。

  早年申花队成立初期时,一到夏天就成绩直线下降,俱乐部也想了很多办法,包括中场休息时换一身干净的球衣,不开空调,生怕吹过冷气的身体到下半时反而不适应,午休时房间里也尽量不开空调……但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现在比起过去倒是有了进步,无论是申花还是上港 ,并没有夏日明显的下降曲线,但是如果让他们中场休息时不开空调不好好透一透气,简直是“谋杀”了。

  在这样气候下踢球,不仅比技术战术,更要比“意志力”,这话是有道理,大家都平等条件,如果你抗得住热,还能跑得动拼得动,是可以抵消技战术能力的不足。

  但是,人总是胜不了天的,那么热的气候下比赛,拿身体放火炉上去烤,咬牙过了关,比赛水平肯定要打折扣。既然是足球比赛,不是战高温比赛,就是要把最好的比赛拿出来,否则,对不起号称的职业联赛。

  在欧美足坛,歇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尽管那里的夏天未必有这里这般炎热。即使是卡塔尔世界杯,也不会鲁莽到“按原计划执行”在6、7月举行,国际足联把卡塔尔比赛挪到冬天进行,开了世界杯先河。这样做,即是对足球尊重,对天气敬畏,更是对球员保护。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为了照顾欧洲的收视,多数比赛放在正午进行,正午30度的高温啊,遭到一片批评声。后来国际足联再也不敢干这样的事了。现在看来,区区30度与中超的比赛超高温度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中国地域太大,纬度太大,导致气候差太大,大而一统的赛制是否最好?欧美跨年度的比赛是否适合?隔壁的俄罗斯地域更广,气温差别更大,他们是如何面克服的?美国大联盟的分区赛是否可以吸收?建议管理层好好研究一下,找出适合中国气候的足球比赛方式。这个问题提了多次,每次看到球员们在酷暑下挥汗如雨地比赛,忍不住还要再问一次。

  在37、8度的高温下,球场就像一个大蒸笼,坐着不动都浑身冒汗,球员们还要比赛,还要高位逼抢,还要……这滋味不是一般的不好受。

  真的没有改变的办法了吗?

  本文来自公众号@葛爱平评球

请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葛爱平评球,”看到不一样的观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中超球员高温体能逼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