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维艰的辽足将自己逼上绝路

2017年10月27日09:08  体育专栏     我有话说

  2017年10月21日,济南秋风渐起的夜色中,21岁的杨帅不停地用左手抹去脸上的泪水。

  几分钟之前,他刚完成了职业生涯第4场首发并打满全场的中超联赛,受益于中国足协U-23新政和主教练的更迭,他在近两个月成为了辽宁开新的主力中卫。然而,这一场他首次在客场打满90分钟的赛事——1比3负于山东鲁能,却成为了辽宁足球历史上又一个坠落的节点:28轮,4胜,净胜球负38,积分18分,排名垫底,这一天,辽宁队提前两轮降入了2018赛季的中甲联赛。

  “我相信辽宁一定会回来的,这次降级不会让大家等太久,我们绝对会回来的……”杨帅的话掷地有声,就像每个人年轻时都曾许下的无数目标与愿望,夹杂着现实的骨干和理想的丰满。10月21日的鲁能大球场,当山东鲁能将士和球迷开始欢庆胜利时,远远的看台之上,一面由辽宁球迷远征军打出的横幅依然分外显眼:“当你一无所有,我将是你最后一件行李”。

  比赛终场哨响的那一刻,目睹过1995、经历过2008降级的肇俊哲,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表达,这位在本赛季末段才接手球队的代理主帅,可谓辽宁足球从“辽小虎”到降级衰败的全程见证者。肇俊哲说:“希望大家都不要放弃,我会陪着你们一起渡过困难,争取在下个赛季就打回来。”

  从俱乐部副总经理、中方教练组长到救火教练,他在退役的第一年就经历了百转千回。没有人喜欢保级,肇俊哲也一样。

  去年此时,他在谈到退役时说道:“我一直跟着球队这样起起伏伏,为了生存而战,但这种不停为了活下去而重复的生活,让我感到疲惫。这种疲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和精神上的。”从1998年到2016年,年少成名的肇俊哲先后拒绝各种邀约,达成了一生一队的里程碑,依仗于辽宁足球辉煌的历史,他一度对未来充满期待。然而在过去几年,肇俊哲的信念却“被现实碰撞得几乎粉碎”,特别是2012年放弃亚冠附加赛资格后,辽宁足球在金元中超的处境已经愈发艰难。

  肇俊哲曾这样告诉《足球报》:“我一直都对自己说,辽足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为这个信念而坚守和奋斗,但19年过去了,我没有守侯到自己想要的,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一味等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正式退役。”2017年1月22日,摘下队长袖标的肇俊哲,被老东家辽宁宏运聘为俱乐部副总经理,主抓青训工作。他说,他希望让那些走上足球之路的孩子留在辽宁本地,帮助俱乐部更好地发展,“我们就是辽足青训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我们不做这个事情,谁来做这个事情。”

  然而,仅仅9个月过去,一度消失于公众视野的肇俊哲就回到了中超的指挥区,在俱乐部本赛季两度换帅后,他被看做是球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遗憾的是,失血严重的辽宁足球,终究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左右——没钱、没人、没青训,降级几乎是必然,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众所周知,辽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中国足球、乃至整个中国竞技体育的人才重镇,无论大连队抑或辽宁队,都曾在全运会、中国顶级联赛和亚洲赛场取得过辉煌成绩。即便中国足球命运多舛,今不如昔,但辽宁省现在的足球人才还是遍布全国。据统计,本赛季中超共有94名辽宁球员,刚刚完成七连冠的广州恒大,其阵中的辽宁球员更是达到了两位数,整个联赛里只有上海上港阵中没有辽宁球员。然而,无论如何,联赛的经济格局摆在那里,辽宁足球已经无法保住人才,更无力在职业联赛层面有所作为。

  过去7年时间,广州恒大的异军突起把中国足球推进了金元时代,球员身价曾位居前列的辽宁队,随着时间推移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2011年的联赛第3名只是金元泡沫开启前的意外插曲,况且他们当时还拥有于汉超、张鹭、杨善平和杨旭这样的明星球员,此后,球员身价常年倒数,也注定了他们连年保级的命运。在此期间,他们还与天津泰达在2014年陷入假球风波,在彼时新浪体育发出的一份调查中,有多达八成的网民认为,辽宁与天津进行的一场联赛和一场杯赛存在“各取所需”的默契球嫌疑。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但辽宁足球的混乱可见一斑。最近几年,当其它球队纷纷找到民企金主或政府帮助时,辽宁俱乐部的生存方式,却显得伤筋动骨。

  受制于繁杂的股权结构和体制束缚,辽宁队在经济上捉襟见肘,迫使他们必须不断出售球员,以此换回更宽松的经济空间。今年2月,辽宁宏运得到了车来车往集团的冠名,更名为“辽宁沈阳开新队”,然而,8800万元的胸前广告只是看上去很美,在这个中超各队预算动辄达到3-5亿的时代,一切成本都已急剧膨胀。

  事实上,即便长年依靠“卖血为生”,这家俱乐部还是接二连三地陷入拖欠薪水的传闻:不久前,两名澳大利亚外援(克鲁泽、霍兰德)就借此离开球队,有去无回。当时有澳大利亚媒体报道称,克鲁泽与霍兰德被球队拖欠了3个月的薪水,而澳大利亚职业球员联盟发出的官方消息,也间接肯定了这一说法:“俱乐部没有履行应当尽的义务,为此职业联盟已经向两位球员提供了帮助。”当一家职业俱乐部还在与欠薪挂钩时,他们在转会市场的“开门迎客”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2012年至今,辽宁队先后放走了于汉超、杨旭、张鹭、丁海峰、丁捷、金泰延、杨善平和孙世林,累积转会收入超过三亿元。要知道,这还没有统计多个即插即用、却以自由身离开的外援前锋。青训停滞、金主无期、只能靠卖人维持俱乐部的运转,举步维艰的辽宁足球终究将自己逼上绝路。

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二十多年之后、在这个金元时代,辽宁足球成为了殉道者。而这一切,更让往昔的无比辉煌,成为了最刺眼的存在。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二十多年之后、在这个金元时代,辽宁足球成为了殉道者。而这一切,更让往昔的无比辉煌,成为了最刺眼的存在。

  当八次拿下联赛冠军的大连终于迎来顶级联赛球队时,曾经在专业体制时代创造过“十连冠”的辽宁足球,却未能成全东北德比的回归。众所周知,在中国足球开启职业化之前,辽宁队可谓国内最辉煌的存在。1984年前后,完成新老交替的辽宁队吸纳了唐尧东、马林、高升等多名二队球员,在五运会(第6名)和北区联赛(第3名)小试牛刀。经过这两项赛事的锤炼,得到东北制药总厂赞助的辽宁队走上了正轨,自此之后,由李应发挂帅的这支球队先后拿下足协杯(2个)、联赛(6个)、全运会(1个)和亚俱杯(1个)的冠军,在1984至1993年的十年之间连续折桂,完成了被称为“十连冠”的伟业。

  2007年8月,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当年的历史资料后,李应发获得了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连续十年率队获得国家级足球比赛冠军的教练”。据《沈阳晚报》报道,这也是该项“中国之最”申报领域首次将如此殊荣颁发给足球教练员,对此,李应发如是说道:“十年辉煌历史的创造渗透着两代人的心血,第一代就是唐尧东、马林他们,正是这一代人为辽足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后来才逐渐有了王军、孙贤禄,乃至徐涛、傅博……我想借这样的一个机会,向每一位曾经为辽足十连冠奉献了自己青春的教练、队员、球迷表示我内心的敬意和感谢。”

  中国足坛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辽宁强则国足强”。从1980年代开始,“辽宁帮”都是中国男足重要的组成力量,当辽宁不断产出足球人才时,中国男足与世界杯的距离也不算太远。2004年亚洲杯,中国男足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在那支球队中,辽宁球员的比例就超过了五成。不过,当曾经的青年才俊迈入职业生涯暮年时,辽宁与中国足球的青训却一同陷入了低估——从2005年开始,中国男足各级青少年梯队就再没有入围过任何世少赛或世青赛的决赛圈,后备人才的匮乏显露无遗。

  与此同时,曾以李铁、张玉宁、肇俊哲、肖战波、李尧和李金羽这些年轻人为傲的辽宁足球,也早不是新人成长的舞台。本赛季中超首轮,时任主帅马林就在开场仅有16分钟时将22岁的王峤换下,以此应对中国足协的U-23新政。整个赛季下来,辽宁宏运也成为上半场将U-23球员换下次数最多的球队之一。10月24日,中国U-19参加亚青赛预赛的名单正式公布,在这份23人的名单中,出生于辽宁省的球员仅仅只有一人。

  同样是本国足坛的“球员超市”,辽宁足球的命运却与国外的阿贾克斯、波尔图和摩纳哥大相径庭:当国外球队可以在出售新星、加强青训以及竞技成绩之间找到稳定的平衡时,只能依靠出售核心力量求生的中国球队,却苦于无法从职业联赛赚钱而举步维艰。一线队的球星总有一天会被卖完,而如果没有可靠的经济模式和青训体系,成年队的坠落也迟早会发生——从武汉、大连、青岛、杭州到辽宁,概莫如是。换言之,当金元泡沫仍未消散时,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仍然只容得下一种模式:金主式足球。国内市场提供给足球的可能性和生存性,仍然过于单一。辽宁队的第三次降级,其实也是中国足球浮华背后的悲哀。

  从头再来?看看2013年从中超降级的青岛中能吧,短短三年,如今他们不但没能回到中超,甚至没入中乙联赛。在职业足球的残酷世界,换个活法从来不是简单的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肇俊哲辽足中超降级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