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过去几年完全雷同,这个冬窗期里的中超天地又是一派“风云翻卷、城旗变色”的模样。有鲸量级的外援引进,有数十亿单位的改头换面,也有漫天飞舞的各种传说。之于辽足而言,则是“换个活法”的第N季如期上演。
这一次,辽足出手卖人的动作干脆利落,在2017年元月到来之前,便已经基本完成了杨善平、孙世林、张野、金泰延四大主力的转会交易。如果再算上去年售出的张鹭、丁海峰和丁捷,两个赛季时间里,辽足整整放走了7名本土主力球员。在中超“4外援打底”的政策下,辽足这便等若于在两年内交易掉了一整套场上比赛阵容,论血库储备之富庶及立足信心之霸烈,全中超无谁能出辽右。
往往每到这时分,浇掷到辽足头顶的,都是那些翻来覆去的似曾相识的斥骂,“卖血维生”、“割肉苟活”,诸如此类,无甚新意。我们几乎听不到一丁点肯为辽足力挺一把的鲜明声音。但是,谁又能证明辽足的做法一定是错的呢?
在没有实力强劲的新资本注入的背景下,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的宏运集团能在大鳄环伺的中超江湖中闪展腾挪出一片生天,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不客气的说,目前中国顶级联赛球会的生存模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后台东家玩命砸钱养队,一种是造血输出自成一套闭路循环,前一种被中超15强共同采用,后一种只专属于辽足一家。
辽足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跟风烧钱,也就不可能完成那种奢华阔绰到闪瞎人眼的人员结构建设,这是不争的现实,也是辽足从未曾否认或试图掩饰的事实。可是,辽足的虎头大旗还得在中超版图上迎风飘扬下去呀,这是各层各界对辽足的一致要求(或者说是需求),在供给环境和生长土壤得不到强有力的扶持改良的情况下,辽足通过长期的摸索和痛苦的实践,终于踩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生存之路,这是不是不应该被诟病呢?
别人看不上眼的后备球员或中甲选手,被辽足买来后打磨些时日,便能一飞冲天。比如,200万元买一赠一的丁海峰,一举卖了五千万;比如,从中甲撸来的石笑天和刘尚坤,都能时而闯进中超最佳阵容了;比如,从中乙捞来的孙世林,已经飞进豪门上海申花了;再比如,当年300万元打包买来的于汉超、杨旭、杨善平那一队大连少年,如今已经为辽足带来了超过2亿元的转会费收入。在这样一个链式反应中,辽足的识人眼光难道不是精准的?辽足的育人手法难道不是高明的?
提供这等眼光并完成这般培养的,显然是辽足老练精悍的教练团队。相比于一批接一批远走的辽足球员,或许那份大轮廓清晰稳定的教练图谱,才更是辽足真正的底蕴所在。把常规意义上的“人”,打造成“人才”,继而把他们变成球队的“财人”,这便是辽足特立独行的活法,别人纵使有钱,也无法克隆复制。有钱可买鱼,无钱当渔人,这是两条并驾齐驱的路,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谁活得长久,谁就是英雄。
欧洲有那么零星几家球会,因为能持续输出球员,所以博得“兵工厂”的美名。而有着同样行为的辽足,就得身披“卖血卖肉卖灵魂”的骂名,这样的双重标准是不客观、不公平的。事实上,辽足的这个特殊生存模式,恰恰是值得整个中国足球产业的操盘者们来集体思考并深入研究的一个现象级课题。
就在不断出售当打主力的这几年里,辽足已经悄无声息的为石笑天、刘尚坤、胡延强、倪玉崧、王皓、王珐、小王亮、张靖洋、雷永驰、宋琛、郑涛、杨宇等一大批年轻球员,积累出了平均1900分钟的中超出场时间。2017赛季,辽足的中超阵容就将由这些年轻人来担纲搭造,如果球队能成功完成保级,全中超都应该奉上一个大写的服。而“辽足的活法”,亦将被证实是一条同样能够通往罗马的大道,尽管这道路上方暂时晨光熹微,但走着走着,未必就不会艳阳高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