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俄罗斯索契冬奥会

>>冬奥会首页>冬奥会历史>第十三届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数据简介

  • 时间:1980.2.13-24
  • 举办国家和城市:美国普莱西德湖
  • 参赛国家/地区:37个
  • 参赛人数:1072人(232女,840男)
  • 大项:6项
  • 小项:38项
完整金牌榜>>

金牌榜

名次 代表团 总数
1 俄罗斯俄罗斯 13 11 9 33
2 挪威挪威 11 5 10 26
3 加拿大加拿大 10 10 5 25
4 美国美国 9 7 12 28
5 荷兰荷兰 8 7 9 24
奖牌 
吉祥物 
会徽 

精彩回放

  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80年2月13日至24日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

  自1932年在此举行冬季奥运会以后,普莱西德湖这个只有2700多居民的山镇成了美国冬季运动的训练中心。当决定再次在这里举行冬季奥运会后,1977年起普莱西德湖又大兴土木,改建了一个能容8000观众的滑冰场,修建了两座跳雪跳台以及雪橇滑道等。

  本届冬奥会竞赛项目除增加1项现代两项10公里个人赛外,其余与上届相同。比赛在开幕式前一天就举行了。赛区比较分散:滑冰、冰球在奥林匹克中心冰场,滑雪在怀特菲斯山,跳雪在英特霍尔雪场,现代冬季两项和雪橇文伯格山。

  2月13日当地时间下午2时半,运动会正式开幕。东道主美国总统的代表副总统蒙代尔宣布大会开幕,本届组委会主席伯纳德-费尔、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先后讲话。本届冬奥会的圣火,是1月30日在奥林匹亚林中点燃的,于开幕式前一天传到主办地。与往届不同的是,这届点燃运动场火焰的是一位年已45岁井有5个孩子的普莱西德湖的普通市民而非本国的知名运动员或社会名流。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美国21岁的速滑选手埃里克-海登。

  本届冬奥会头号新闻人物是美国男子速滑运动员海登。他在500米赛中,以38秒03刷新奥运会纪录,击败世界纪录保持者前苏联的叶-库利科夫,获冠军;他在5000米比赛中,又以7分02秒29的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战胜了另一名世界纪录保持者,挪威的凯-斯滕斯耶梅特,又得一枚金牌;接着他又在10000米比赛中以14分28秒13的成绩创造了世界新纪录;随后他又在1000米、1500米项目中夺冠。这样海登囊括了全部5个速滑项目的金牌,这在奥运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被授予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杰出运动员的光荣称号。

  女子全部4项冠军被荷兰、前民主德国、挪威、前苏联均分。著名选手前苏联的娜-彼特鲁谢娃获1000米冠军;挪威著名选手布-埃-延森获30O0米冠军;由花样滑冰改练速滑的前民主德国18岁的卡林-恩克获500米金牌;冰坛名不见经传的荷兰女护士安妮-博尔金克,获1500米金牌。

  花样滑冰比赛中,男子单人滑桂冠被英国罗-卡曾斯摘取;女子单人滑前民主德国的安-珀奇获金牌;前苏联的伊琳娜-罗德国尼娜与亚历山大-扎伊采夫再次夺冠,这是罗德尼娜第三次获冬奥会花样滑冰金牌。冰上舞蹈赛中,上届第四名的前苏联选手纳-利尼丘克和根-卡尔波诺索夫跃居冠军。

  前苏联选手尼古拉-齐米亚托夫在男子越野滑雪赛中成绩突出,在30公里、50公里和接力赛中连夺三枚金牌,成为冬季奥运会上第一个取得这样好成绩的滑雪运动员。在女子项目比赛中,前民主德国队的巴尔巴拉-佩措尔获得优异成绩,在10公里和接力赛中获两枚金牌。在滑雪项目中,前民主德国队的27岁选手马尔里希-韦林也特别引人注目,他在两项全能比赛中获胜,是第一个在这项比赛中连续三次夺冠的运动员。奥地利两名滑雪选手也爆出冷门:20岁的替补队员莱昂哈德-斯托克,在快速降下中意外取胜,他的同龄队友安东-伊瑙尔带伤上阵,在70米跳台滑雪中也独占鳌头。男女山地滑雪成绩突出的是瑞典队和奥地利队。瑞典名将英耶尔马-斯滕马克和列支敦士登女将汉尼-文采分别在男女大小回转障碍滑中夺冠,各获两枚金牌。23岁的汉尼在上届曾获得1枚铜牌,这次她与弟弟安德列亚斯一道参赛,除上述两枚金牌外,姐弟俩还分别在快速降下和大回转障碍赛中各得1枚银牌。

  前民主德国队在雪橇赛中仍占有较大优势,获全部5项中的4项冠军。前苏联队在现代冬季两项中重现了上届成绩:获20公里个人和接力团体冠军。新设的10公里个人赛金牌被前民主德国队选手弗-马尔里希夺得。

  冰球是本届比赛时间最长、最紧张激烈的项目,战幕于大会开幕前一天拉开,到闭幕那天才告结束。美国实现了他们东山再起的宿愿,夺得冠军,打破了前苏联自1964年以来垄断冰球冠军的局面。

奖牌榜

排名 代表队
1 前苏联 10 6 6
2 前东德 9 7 7
3 美国 6 4 2
4 奥地利 3 2 2
5 瑞典 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