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非奥项目不该是亚运会配角 他们才能体现亚洲特色

  本报特派记者 卢俊和 陆毅 曹林波 发自广州

  轰轰烈烈的15天过去了,广州带给世界,带给全亚洲的印象,是这一届亚运会堪称宏伟,至少从规模上已不逊色于北京奥运会。然后,在回顾这16天时,人们又不得不问一声,越来越宏大的亚运会能真正跟上时代的脚步、体现全亚洲人民的体育需求吗?在承办了又一届成功的亚运会后,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未来的亚运之路?

  亚运会必须

  复制奥运会吗

  “瘦身”,应该先砍掉那些不与时俱进的奥运项目

  共有42个大项的本届亚运会是史无前例的宏大,于是,关于亚运“瘦身”的话题又一次摆到了桌面上。

  在过去的16届亚运会上,所设比赛项目采用28+X的方式设定。其中的28项,就是现行的奥运会28个正式比赛项目,而后边的X则是亚奥理事会和承办国根据亚洲特色所增设的非奥项目。换句话说,亚奥理事会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框,要求亚运会必须先复制奥运会,再自图发展。

  奥运会是完全起源于欧洲的产物,其所设比赛项目大部分更多体现了欧洲文化特色。二者之间的相融性有多大呢?

  毫无疑问,奥运会的大多项目是适用于亚运会的,比如田径、游泳、三大球、两小球、拳击、体操、自行车等,这里边有些是因为不存在文化差异性,有些是全球基本同步发展,还有的虽然起源于欧洲却已经在全球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认可与接纳。从亚运会赛场上也可以看到,这些项目的比赛总是拥有广泛的观众。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本届亚运会赛场上,并不是所有的奥运项目都能受到普遍关注,一些具有浓郁欧洲色彩却不具备全球性发展的项目,观众寥寥无几,而到场观看的观众,也大多看得一头雾水,不知精彩何在。

  比如马术,是标准的贵族运动,本报记者曾对马术比赛的成本做过报道,其高昂的训练、比赛费用以及复杂的比赛规则,使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敢高攀这项运动。难怪参加马术比赛的多为一些来自富庶国家的皇亲贵族或豪门子弟。据了解,马术比赛的赛场上所用沙子,都得从德国进口,耗费的成本可想而知。

  类似的项目还有一些。比如橄榄球,在亚洲虽然有一些国家在发展,但强烈的身体对抗和缺乏相应的文化和基础,毕竟不是十分适合亚洲人的项目;摔跤,尤其是其中的古典式摔跤,规则繁复,但技巧性与可看性未必高过中国式摔跤以及日本相扑。在本届亚运会上,这些项目并不受大多数观众认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的群众基础也极其有限。

  在“瘦身”前提下,部分项目必须退出这个精彩的舞台。但被砍的对象是不是只针对那些非奥项目?28个奥运项目难道都是雷打不动的?有没有勇气让其中不够与时俱进的若干项腾出几把交椅,给一些独具亚洲风情的运动多留点被世界了解的空间?

  其实非奥项目

  不该是“配角”

  它们才最能代表亚洲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亚洲,拥有全世界密度最高的人口,地域广阔,覆盖了人类四大古国中的三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 文化极其多元,而作为文化衍生物的亚洲体育,同样丰富多彩,风格独特。

  然而,如此丰富多彩的亚洲体育项目,却大多被拒之奥运大门之外。其中一些是因为太过地域性而不适合在全球或者全亚洲推行,有些则是因为自身运作不到位而未被承认。

  与以往的大型运动会一样,在本届亚运会上非奥项目仍然没有吸引太多的目光,由此产生的金牌似乎也要逊色一些。当多数亚洲人并不拿这些亚运会上的“配角”当回事时,不妨来看看欧洲人的看法。

  马修·赛义德,《泰晤士报》派来采访广州亚运会的体育记者。在他的专栏里,对亚运会进行了高度赞扬:这是这个地球上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巨型运动会,亮点尤其在中国武术、龙舟、藤球、卡巴迪、围棋、中国象棋、空手道、板球等非奥项目上,亚洲独特的体育人文特色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赛义德观察亚运的视角值得深思,显然,对看惯了奥运会的人来说,亚运会上这些非奥项目,才是新鲜感的来源。仔细斟酌这些项目,恰恰是最能代表亚洲体育文化的差异。从世界的角度看,这些才是亚运会的闪光处。

  拿龙舟举例,这项发源于中国并有着悠久历史的运动,在东南亚地区也极有人气。每逢端午,处处江河之上千舟竞发,蔚为壮观。可以说,这项运动在精彩度、可看性等诸多方面,比起奥运项目赛艇、皮划艇来说毫不逊色,但更代表着亚洲特色。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本土农民龙舟运动员闪亮登场,这样的“草根选手”,在龙舟比赛中比比皆是,完美体现了全民参与。

  与“老鹰捉小鸡”极其相似的卡巴迪,更是低价运动的代表。这项运动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却颇具对抗性和参与性。虽然已经在亚运会上亮相20年,卡巴迪依然是中国观众极其陌生的项目,但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观众虽然不多,却总能发出会心的大笑。

  同样的,藤球、壁球、武术等都具有浓郁的亚洲风格,而首次被列入亚运会的围棋、中国象棋,其中蕴涵的东方文化独有魅力让许多西方人尤为着迷,四年后的仁川,能不能给其中某项留一席之地呢?

  亚运会,是办成地区奥运会,还是打造成具有亚洲特色的真正属于亚洲人民的运动会?这确实值得深思。

  举世无双的

  体育体制该革新了

  199枚金牌只能证明体育大国,而非体育强国

  和亚运会开幕前预计的那样,东道主中国队在所有参赛项目上争金夺银,最后以199块的金牌数遥遥领先于所有的客人。然而,透过金牌数再去看看,不难发现这些金牌大多由中国具有强大优势的项目奉献,而在被称为“运动之母”的田径项目、关注度最集中的三大球上,最后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如此之多的金牌,还因为我们拥有举世无双的举国体育体制。在大部分项目中,我们是用专业运动员在和其他国家的业余运动员抢牌。

  亚运会开赛的当天,新华社记者杨明就发文强烈抨击了“只争金牌第一”的观念。此后,全国各路媒体以及体育部门围绕这一主题,相继发表了许多文章和论说,引起了一场对中国体育未来之路的全民大讨论。

  而在闭幕式当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也对此发表了意见,认为运动员在场上就应该力争金牌,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不应该相对立,试图对这场论战做个总结。

  和率先反驳杨明观点的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一样,体育官员们屡次混淆了概念,其实“讽刺中国金牌第一论”并不是反对运动员争夺金牌,对于运动员个体来说,争金牌是天经地义。但对于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而言,将纳税人的钱耗费在极少部分的体育特种兵身上,而绝大多数的国民在现行的体育制度下受益甚少,这才是争论的关键,这才是中国体育的弊病所在。

  如段世杰所言,我国每年在群众体育上所投入的费用,远远超过竞技体育,但不知体育总局有没有算过另一笔账:专业运动员毕竟是极少数,怎么与庞大的非专业体育人口相比?而目前所投入到群众体育的最大一笔支出是靠体育彩票,但这基本属于“来自于民用之于民”,摊到每个国人身上简直微乎其微。在生活中,所能见到的体育投入,最实在的还是简单的运动路径,各地兴建的大型体育场馆,更多的属于应景之物和政绩工程,与普通人并无太多关系。

  奥运会、亚运会上金牌数的风光无限,与越来越差的学生体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可以想见,只有当大部分的国人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自喜欢的体育运动中,我们的体育强国梦才能接近真实一些。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