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成大学城观赛主力 普及体育知识感受精神洗礼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22:46  人民网

  人民网广州11月22日电(记者 季芳) 大学城广州大学体育馆内,亚运击剑比赛正在进行。场上,新加坡与韩国选手缠斗得难解难分,看台上,两个学生观众的对话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新加坡选手落后这么多还在拼,真顽强”,“没想到,击剑比赛有这么多‘门道’”。

  记者一问得知,两人都是广州大学的学生,亚运会的击剑比赛放在了自己的学校里,两人就借机来亲身感受一下。“这是我第一次到现场看击剑,太好看了。”其中一位说起比赛时满脸兴奋。“比赛不能只看输赢的,过程更精采。你看,新加坡选手还在寻找反击的机会。”另一个是体育学院的学生,说起比赛来显得更有门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看完了整场比赛。其实,这几天看比赛已是她们俩、还有身边很多同学的“必修课”。

  而在广州大学城的各个亚运赛场,大学生都是观赛的“主力人群”。大学城内共进行亚运会18个项目的比赛,学子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观看各种赛事,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一次普及,更可感受到体育精神的洗礼。

  在赛场观看比赛,看到的不是简单的输赢。看到选手们历经挫折却不言放弃,听到国歌在耳畔响起,这些大学生观众对体育的理解和感悟在悄然生长,因距离的拉近而变得更为真切。亚运赛事对大学生群体的“辐射效应”,因为赛事场馆的精心安排而愈发凸显。

  青少年时期培养起对体育的喜爱,会对人的一生带来积极影响。亚运赛事走进大学城,着力放大了体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也是一次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集中播撒。

  比赛场馆放在高校校园,曾是北京奥运会的尝试。对此,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赞扬说,这样的设计将使场馆的赛后利用更加多元化,“这些场馆可以给学生使用,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而言,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财富。”

  对莘莘学子来说,大学城里的诸多赛事,使亚运会近在身边。当亚运告别广州,这份对体育的了解与感悟,已留在他们心中。

  

相关专题:2010年广州亚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