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杂志10月号:中国公开赛 我们看什么?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14日13:47 新浪体育 |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体育图片 新浪体育讯 中国公开赛:我们看什么? Newcomer in the Fifth Grand Slams 文/吕博图/陈功 第五大满贯,是今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宣传中给我们最深的印象,一时间人们也多拿四大公开赛和中国网球公开赛相提并论。其实,第五大满贯的含义绝对不是指第五大公开赛的意思,它是组织者打造中国网球狂欢的一个噱头,它是国人对于开展这项运动的一种心理期待,它是我们腻味于足球篮球之后,需要认真寻找的一种新的快乐体验。 中国公开赛元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种种新鲜感,它的味道,没有办法像泡了百年的老酒般的四大公开赛那样醇厚。四大公开赛的产生是网球运动在英国、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成熟的标志。最初的四项比赛无论在规模上、组织上,还是精彩程度上,都无法与今天的四大公开赛相提并论,但它们却堪称所有网球比赛的鼻祖。在网球人的心目中,四大公开赛中沉淀下来的荣誉,永远是后来者追求的目标。 尽管我们的结论会使一些企图寻找异国快感的人感到遗憾,但我们仍然要说,从历史上看,目前的世界已经没有按四大公开赛的模子再打造一项类似赛事的可能了,原因很简单:有硬件、有球星的前提下,百余年的历史沉淀和蕴涵在亿万民众心目中的独特网球文化,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克隆得了的。因此,“第五大满贯”作为仅次于四大公开赛集团的第二梯队的名称,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频繁使用。2000年之前,国际网球联合会举办的“大满贯杯”赛、美国迈阿密大师赛,都曾经或正在以“第五大满贯”的名称存在过。近年来,以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为首的若干高级别比赛,也开始纷纷觊觎“第五大满贯”的称谓。我们不应否认未来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第五大满贯”的扩编运动。一些综合了男女子项目、青少年和常青组项目的高级别赛事,也将在“第五大满贯”的旗帜下自成体系。假如我们不能亲自去温布顿或者法拉盛的话,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睁大眼睛:中国公开赛,我们看什么? 硬件 对于老资格的网球玩家来说,他首先审视的就是一个比赛的硬件,硬件是启动观众的元动力,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硬件我们暂且撇开场地、环境等基本要素。 有资格成为“第五大满贯”集团军一分子的赛事,必须具备以下硬件:1)赛事举办地必须拥有或者能够吸引到数量庞大的成熟的网球爱好者;2)赛事组织者无论是利用奖金也好、档期也好、人情关系也好,必须能够常年邀请到足够的一线明星到场献艺;3)每年球星们都必须以精彩的表现让球迷充分享受到网球的乐趣。 美国迈阿密大师赛,之所以能够在1985年创办之后,短短的20年间就得到“第五大满贯”殊荣,就是因为它在最短的时间里拥有了上述三种硬件。 首先,迈阿密当地的气候温暖,一年中可供打网球的时间很长,这里的球迷数量占到了美国数千万网球人口中的相当部分。每年赛事举办期间,迈阿密还能吸引到美国东部和其他国家的大量观众,社会关注程度自不必说。另外,由于许多国际网球明星也在此定居、训练,使当地的网球氛围相当浓郁,网球爱好者的欣赏水平普遍很高。 其次,迈阿密大师赛的总监是ATP的第三任总裁、也是在历史上被称为“职网8骑士”之一的布彻先生。他在过去的40年里,一直都是年轻球员的偶像。凭借德高望重的号召力,布彻先生拥有足够的把握让世界顶级的球员来到自己的赛事。另外,迈阿密大师赛一般会安排在每年的3月举行,这段时间恰好是球员逐渐进入状态的时期,而且附近又没有大满贯赛事来争夺注意力。虽然稍早举行的印第安大师赛也是在美国举行,但考虑到旅途成本,能够让球员一次性地在一个国家参加两站大级别赛事,还是颇为诱人的。 第三,年初的澳大利亚公开赛,往往是那些慢热型球星的伤心地。而到了3月,几乎所有顶级球星都可以找到比较不错的状态,在赛事中有上佳表现也就不足为奇怪了。在20届男单冠军名单中,阿加西夺冠6次(2001-2003是三连冠)、桑普拉斯夺冠3次、伦德尔夺冠2次、韦兰德、张德培、考瑞尔、穆斯特、里奥斯、克拉吉塞克和罗迪克各夺冠1次,光是这些响当当的大牌明星就拿到了20座冠军奖杯里的18个。迈阿密大师赛不仅是大腕的聚会,也是大腕全力一争高下的赛事。 偶像的脸 急着用迈阿密的标准来要求初生的中国公开赛明显不合适宜,尽管这已经比四大公开赛的要求降了一个档次。但我们看到大批年轻观众用观看周杰伦演唱会心态冲向赛场时,仍然感觉到某种不安。 在中国公开赛的正选赛还未正式展开的时候,赛场周围就已经出现了大批球迷的身影。不管是为了单纯享受高水平的网球比赛也好,为了一睹心仪已久的超级明星的风采也好,人们都聚集到了球场上了,球迷追逐明星的场面也随之越来越多。从球员休息室到中心球场的大门还不足数十米,但等候在这段路上的球迷却要以百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明星没完成比赛、没离开球场,你就能看到球迷们的身影。然而,也就是在这番繁华的背后,却掩藏着一些隐患。 不得不承认首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前阶段观众主体是为了欣赏球星而来的,一旦心仪的球星被淘汰出局,他们对赛事本身也就没有了兴趣。随着莫亚、费雷罗、顿特、舒特勒等人的提前出局,再加上非周末,中网的看台上便人影稀疏了。另外,在赛事还没有正式展开的时候,中国球迷的疯狂就让组织者吃惊不小。9月11日,就在费雷罗和萨芬第一次进中心球场练球的时候,球迷也像潮水一般涌了进去,现场的情况控制起来相当困难。为了防止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组织者不得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格外加强了对明星球员的保卫工作。每次球员出现在公共区域的时候,身边总要有数名彪形大汉环绕,最敏感的球员休息区附近还要加派保安手拉手围成人墙护送。就在这些保护工作不断深入加强的时候,球迷对明星的渴望反而越来越强烈。随着一些球星的离去,随着保安人员越来越密不透风的阻拦,许多球迷满心的期待慢慢的变成了失落。 其实,即便是在四大公开赛期间,能够获得球星签名与合影机会的球迷也为数不多,大多数人是要带着失望离开赛场的。球星是赛场里的演员,他们的任务是来为观众提供精彩比赛的,只要他们能完成这个任务,也就无可厚非了。大多数球迷将获得明星签字与合影作为来中国公开赛的惟一目的,甚至有人根本就不知道对面那个球星是谁,也蜂拥着去索要签名,这样自然会遭至失落。赛场外人声鼎沸,赛场内某些时候的比赛却观众寥寥,在明星持续受到“粉丝”追逐的时候,对网球比赛本身感兴趣的球迷却不多见。其实,对于热爱网球的观众来说,尤兹尼、赫巴蒂、卢彦勋等人演出的精彩程度也同样可观。 人人都是VIP 网球不像足球,拿着票挤进人潮汹涌的体育场,没有安全问题,就算是组织上的成功了,作为一项“讲究的运动”,我们理所应当地要求组织者在服务上提供更多的形式感,更多的人性化,我们在享受视觉愉悦和学习网球礼仪的同时,更需要服务上的愉悦,新生的中网在这里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纰漏,尽管它无损于整个赛事的可看性。 对于花费13000元购买VIP黄金套票的观众,乃至花费上十万、二十万元购买包厢的观众而言,他们在享受视觉快感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抱怨并没有享受到作为VIP服务上的尊容,比如停车,他们被大盖帽驱赶得在光彩体育中心附近的小区里到处乱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时候他们需要的体贴引导却并没有出现,整个赛事期间都不得不为停车而痛苦。空间问题是大多数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原谅组织者的局促,在这样的比赛,我们应该更多地要求有序,和礼貌。 对于组织者来说,开赛头两天的大雨也许有点头疼,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份适时而来的考卷,当这个比赛被冠以“中国”两字,它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比如“国家大剧院”就必须在设计上要考虑接受N级地震。雨对于网球赛则是某种必然,温布顿就被大雨淋了上百年,在那里,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视觉享受。而中网在诞生的第一年就接受雨的洗礼,似乎有点痛苦和混乱,观众被临时告知球票的处理方式,在等待的时间里,他们忍受了不必要的焦急和愤怒,而临时改期的比赛也没有被及时告知,很多观众还在等待一个明天才会上场的萨芬。在这里,观众和组织者似乎缺乏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在比赛的初期,记者们也体验过寻找他们工作地点的艰辛。 志愿者们也在中网接受了考验,不可否认,志愿者用辛勤的工作保障着赛事的顺利进行,也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丧失了和球星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我们看到在赛事的后期,有的人松动了,有的人离开了,也有的人忘却了自己工作人员的身份,开始有如一般球迷那样追逐明星。 在下雨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因为没有风景可看而显得有点无聊,值得回忆的只有在雨刚停的时候,工作人员和着音乐的节奏,像跳舞一般在擦场地,这是印象最深的细节之美,还有比分牌“7比2”这样的快乐幽默。也许要求所有的观众都能得到VIP的满足是一种奢望,但我们确实需要更多掏钱之后的满足感。 演技 萨芬、费雷罗、莫亚、纳尔班迪安、舒特勒、斯里查潘、顿特、萨拉波娃、库兹涅索娃、小威廉姆斯,这些在国际网坛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今年都悉数来到中网,为中国的爱好者献艺。作为一项级别并不很高的新赛事,中国网球公开赛在邀请大腕参赛的环节上已经表现得相当优异了。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玩“假唱”的?要想真正将球员的利益与赛事的利益结合上,让球员发挥出上佳的表现,满足当地观众的需求,我们还要有很多工作要做。 作为职业球员,他们的追求的东西无疑会集中在积分、奖金和出场费上,赛事的组织者也会竭尽全力为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而努力。比如,中国网球公开赛在赛前成功地将男子比赛的总奖金提升到了50万美元,女子比赛的总奖金更高,为58.5万美元,获胜的球员因此在比赛中取得的积分也就更多了,对自己世界排名的影响也就大得多了。至于出场费的问题,这在全球都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虽然除了赛事组织者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邀请大牌明星究竟花了多少钱,但根据普遍行情,这个数目绝不会小于赛事的总奖金额。这样看,中国网球公开赛已经提供了让球星完美发挥的主要动力,但情况却未必如此。莫亚首轮即被资格赛选手淘汰,费雷罗、顿特和舒特勒也没有坚持到第三轮,就在这些大腕接二连三地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职业球员另外的需求。 按照ATP新的积分排名规则,顶级球员(指有资格参加四大公开赛和大师系列赛正选赛的人)的积分由三部分组成:四大公开赛比赛中获得的积分、9站大师系列赛中获得的积分、其余5站成绩最好的赛事中获得的积分,另外如果球员有资格在年终进入大师杯赛的话,还要再加上在该项赛事中获得的积分。中国公开赛所处的时间,恰好在四大公开赛完全结束之后,大师系列赛也仅剩马德里和巴黎两站,明星球员们经过将近一个赛季的征战后,在四大公开赛和其他5项赛事中挣取积分的工作基本可以告一段落。比如莫亚,他本赛季除了参加四大公开赛和大师系列赛之外,在来北京之前已经在印度、墨西哥拿到两个冠军,又在悉尼和布宜诺斯艾利斯闯入决赛,另外他在今年大师系列赛中的表现也很出色,在罗马大师赛上还拿下了冠军。目前,莫亚世界第四的位置相当稳固,而且中国公开赛之后还有两站大师赛可以供表现,因此小级别比赛的积分对他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而且,紧接着中网的是对任何一个西班牙人来说都更重要的戴维斯杯比赛,所以我们在北京见到的是一个求胜欲望微乎其微的莫亚。这样看来,赛事提供的积分,未见得能匹配上明星追求个人排名的需要。 当荣誉、职业道德和物质利益三者协调统一的时候,也就是球星专注比赛的程度最高的时候。比如,萨芬自本赛季打进法网第四轮之后,便在连续参加的7站比赛中(包括奥运会)表现奇差,共有4次首轮即遭淘汰(包括温网、美网和加拿大大师赛)、2次止步第二轮,只是在辛辛那提打进了1/4决赛。无论是在四大公开赛还是在大师系列赛上,萨芬都没有获得足够的积分,小级别赛事里的状态就更糟了。因此能在北京夺冠,对萨芬世界排名的提升将有极大作用。在加上多名种子选手的提前出局,萨芬拥有的实力已经让他背负上捍卫荣誉的任务。获胜,将是对自信、排名和奖金的综合促进,球员因此便没有理由不坚持到最后。 所以,要想充分利用好球星的资源,就必须考虑赛事档期和球员个人利益的关系。只要协调得当,不仅能欣赏到大牌明星的上佳表演,还能事半功倍。 我们还要看中国 无论我们怎样研究球星的心理,怎样筹措资金吸引大牌,要想打造中国自己的网球盛事,还必须依靠本土球星的鼎立支持。在中央球场ITF郑洁对李娜的那场ITF决战中,观众的狂热就是一个明证,虽然,这个比赛的奖金只有2.5万美元。 迈阿密大师赛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本土球星的全力表现。阿加西、桑普拉斯、张德培、考瑞尔美网四杰的不断夺冠,让处于赛事发育期的迈阿密超九赛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虽然赛事邀请球员的时间往往都很早,但变化莫测的职网随时都有可能让球员爽约。像2003年上海POLO公开赛的头号种子小威廉姆斯,虽然早早就答应来沪参赛,但谁也没料到她的家人会在美网之前遭遇不幸,小威的所有参赛行程也就此取消。所以,对赛事举办国来说,本土明星球员的捧场才是根本保障。 今年中国公开赛女子的比赛,因为有了奥运会金牌双打孙甜甜和李婷、法网女单16强郑洁的全力出战,使我们从一开始就感到心里踏实了许多。当然,目前活跃在在国际赛场上的中国球员还只有四名国家队的姑娘,和实力不俗的李娜,其他球员,尤其是男子球员要想赢得国人的票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国球员卢昊在首轮过关之后有幸和萨芬在第二轮直接对话。从场面上看,中国球员在运动能力上就先输给了对手。国家队前主教练王福章是参加本届中网的中国男子球员的教练,他对卢昊的这场比赛的评价是:“对手从发球开始,就让我们很难对付。力量大、速度快的发球,让我们的球员起拍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去主动限制对手了。很简单的比较,萨芬可以轻松地在二发打出185公里/小时的速度,但我们也只能偶尔在第一发球的时候达到这个速度,而且当我们拼到这个速度之后,发球成功率又相当低了。” 不过,本届中国公开赛上,来自中国台北的球员卢彦勋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在第二轮对阵阿根廷人纳尔班迪安的比赛中,卢彦勋打得积极主动,先以“抢七”拿下第一盘。之后,纳尔班迪安的状态被强迫出来后,扳回第二盘,并在决胜盘里拿到了5-1的领先。当所有人都认为卢彦勋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他却顽强地咬住了对手,连下三局,将第三盘的居分改写为5-4。最后虽然纳尔班迪安以6-4赢得了胜利,但在卢彦勋身上焕发出的有如当年张德培的那种中国人的顽强精神却赢得了在场观众的掌声。由此,我们不应当怀疑中国男子球员没有可能赶超上世界一流球星的水准,中国网球公开赛在未来也同样可能获得来自本土男球员的强大支持。 即使莫亚、费雷罗的长相再俊朗,我们仍然有寻找东方面孔的归属感,这是中国网球快感的顶点,也将是中国网球公开赛最好的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