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次杀入大满贯决赛,穆雷(微博)的啦啦队来了两位重量级爵爷,一位是老牌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另一位是曼联(微博)主帅弗格森。弗格森是这样为穆雷鼓劲的:“苏格兰创造了这个世界,不过今天我们却给美网带来了大风。”狂风没有影响穆雷晋级决赛,他将以逸待劳,比决赛对手多休息一天。这或许是他首次征服大满贯的最好机会,没有之一!身为“四巨头”之一,25岁的穆雷最为命运多舛,他战胜过恐惧也逾越了偏见,这一次,他期待着征服。
他 体验过命悬一线
虽然不像德约科维奇那样在南联盟的战火中长大,但穆雷也曾体会到命悬一线的恐惧。
穆雷永远也不会忘记1996年3月13日,那一天,他和哥哥杰米一起在学校里读书,突然间,一阵枪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一个叫汉密尔顿的男子疯狂枪杀了1名老师和16名学生,9岁的穆雷躲在校长办公室的桌子底下,才逃过了这场劫难。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邓布兰校园大屠杀”,也是穆雷心中最不愿触碰的“雷区”。他说:“当我知道凶手是汉密尔顿时,我彻底崩溃了!我的朋友和同学都倒在了他的枪口之下,而我和他曾经还坐在同一辆车上,这太可怕了!”在成长过程中,穆雷很少提起这段可怕的往事,他只是更加珍惜家人和朋友。而他在网球场上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恐惧,变得越来越坚强。
他 逾越了偏见和质疑
英国人从没像现在这样齐心协力地支持穆雷,那是因为,他在一个月前的伦敦奥运会上赢得了男单金牌和混双银牌。绝大多数的偏见和质疑,都随之烟消云散。
弗格森和康纳利都与穆雷一样是苏格兰人,他们毫无保留地支持他。但在伦敦奥运会前,许多英格兰人并不喜欢穆雷,甚至讨厌他。梁子是在2006年世界杯时结下的,当时穆雷说了句“我支持除了英格兰之外的所有球队”,这令他的个人网站被表达愤怒、指责的邮件淹没。
2008年,穆雷退出英国对阵阿根廷的戴维斯杯,连哥哥杰米都站出来质疑他的爱国心:“这几乎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我看不出他的伤势有什么问题。很明显,他觉得去马赛为个人奋战,比代表国家队参加戴维斯杯更加重要。”这也令穆雷在英国舆论中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过去几年,穆雷很彷徨,他说:“胜利时,我是‘伟大的英国希望’,而一旦落败,我被打回原形,就成了‘苏格兰人’。我刚进入网坛的时候,人们赞美我是亨曼之后一缕多么新鲜的空气,然后就有一些事不对劲了,于是我改变了自己在公众场合的态度,同样的人们又说,我是多么无聊和无趣。虽然人们怎么看待我并不重要,但我更乐意被公正、不带有色眼镜、宽容地看待。”伦敦奥运会后,这些不和谐音销声匿迹了,穆雷正处于最舒适的舆论环境之中。
他 期待改写自己的历史
昨天凌晨的美网男单半决赛,穆雷以3比1击败伯蒂奇,率先晋级决赛。这场球,被穆雷称为“我打过的最困难的场地条件”,大风天使得球员无法考虑发出ACE球,只是想着能发进去就行。穆雷的帽子被吹掉,塑料袋满天飞;穆雷的休息椅被吹进场内,球包也打翻……
他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可以在上周日凌晨完赛,而德约科维奇和费雷尔的半决赛因为下雨不得不推迟一天,这意味着穆雷将多赢得一天休息时间。穆雷将面临他的第2个美网决赛,2008年他屈居亚军,这也将是他的第5个大满贯决赛,此前4次他全部铩羽而归。这一次,穆雷拥有很多有利的因素,除了以逸待劳进决赛,还有纳达尔因伤没来美网,费德勒意外被伯蒂奇淘汰,毫无疑问,穆雷很有机会改写历史。
他说:“我从没有在一年中闯入过两项大满贯决赛,很显然这对我是一个好的信号。”在温网决赛中,穆雷在输给费德勒后曾经泪流满面。明天,穆雷将超越纳达尔成为世界排名第三,不过这根本不会令他动心,因为他曾经到过世界第二。“能够获得一项大满贯冠军将是我最后想完成的事,这对我意味着很多。你可以看到,在温布尔顿的时候,大满贯冠军对我有多重要的意义。在决赛中输球很难受,我希望这次可以是一个不同的故事。”
》相关链接
奥运金牌是他的跳板
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从小一起长大,小德很看好穆雷的前景:“对安迪来说,赢得伦敦奥运会金牌是非常棒的事情,我想他会以此作为跳板,赢得大满贯冠军。当你闯入大满贯决赛时,很多时候不仅是在考验你的球技,同样还有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相信赢得奥运金牌,已经让安迪获得了这种力量。”
之前曾传说德约科维奇要结婚,穆雷会当伴郎,但后来证实那只是一个小报的玩笑,小德实话实说:“我真的很喜欢安迪,但很遗憾我无法成为他的朋友。你怎么可能与一个要在场上相互厮杀的人成为最好的朋友呢?这就是我的真实感受,我知道罗杰、拉法、安迪和我一样,都很欣赏彼此,也相互尊重。但常识告诉我,在竞争关系之下,我们不可能成为好朋友,时常聚在一起。”
“当我们都退役后,可以一起到酒吧相聚一番。手里拿着啤酒,一起回忆职业生涯里的点点滴滴,那将是十分美好的事情。但现在大家以职业为重,暂时保持距离为妙。我认为我们在日后可以成为好朋友,但现在难以和安迪建立亲密友谊的原因也很复杂,因为我把他视作大满贯赛场的威胁。”也许,在美网决赛中,小德就将和穆雷再次隔网相对。
本版撰文 记者 张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