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日报:中国男网只会窝里横?

  ■ 孙嘉晖

  0比5!一盘未得!年轻的中国男网再次饮恨国际赛场。为什么鲜有亮相机会的中国“小草”们,总是用这种孱弱的表现来摧毁球迷从“中国金花”那里建立的信心?

  这是个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在内的很多人都在苦苦寻找答案。

  且让我们听一听当局者和旁观者的声音,分析一下当今中国男网的现状。

  与澳大利亚队交锋,世界排名第278位的中国“一哥”张择对撼前世界第一、“野兔”休伊特,在2比6、1比6脆败两盘后,第3盘将比赛拖入抢七局,最终4比7落败。

  赛后,张择表示,面对前世界第一、两次大满贯得主休伊特,“开始太紧张了,后两盘收获不小”,和托米奇、休伊特交手之后,“感觉和他们技术上差距并不大”。

  中国小将有如此反应,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上来“紧张”,然后“感觉自己还行”,最后得出“差距不大”的结论。这听起来合理实则荒谬的推论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了实力不济的“遮羞布”。

  而中国队领队曾少眩则表示:“对我们而言,澳大利亚是支强队,但我们有能力证明自己一直在进步。”

  不论从比赛过程,还是从最终比分;不管是心理还是比赛能力,我们似乎都未能见到中国小将的进步在哪里。来听听休伊特的见解,他认为张择后两盘发挥不错,“他还需要加强发球,如果他前两盘就打出很好的发球,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对于中国男网的现状,“金花一姐”李娜(微博)也有话说,去年年底她和吴迪前往德国特训一个月,今年年初两人又搭档参加了霍普曼杯混合团体赛。对于吴迪的印象,娜姐认为他“太懒”。

  而一位外籍网球教练和记者聊天时也很疑惑,李喆(微博)、张择这样的球员身体条件都这么好,这几年怎么没打出来呢?是不是和中国网球培养政策有关?

  说到这里,中国男网的症结所在已经渐渐清晰,一直在国内小型比赛中“混着”,眼界不够开阔,见到大牌球员心发慌,偏离职业球员的成长路线,这是他们目前身处困境的关键。

  1983年9月8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对于中国男网小将的培养,是不是同样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呢?这些值得体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思考。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戴维斯杯/联合会杯专题 

更多关于 网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